除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825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泡装置,所述除泡装置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连接轴连接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承载板上设有与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加热板上设有与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加热板的表面,第一转轴与加热板平行,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承载板水平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除泡装置通过所述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后便可以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通过所述加热板对工件进行加热,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使得工件产生一离心力,通过所述离心力来对工件进行加压,从而实现高温高压除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除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行业加工生产中,多个产品贴合后在贴合处会产生气泡,因此,通常需要采用贴合及贴合后的除气泡制程。其中,贴合后的除气泡制程常用在半导体、显示器、触摸屏等电子制程中,在将产品进行固态或者液态贴合后,为克服贴合后产生的气泡,需要对贴合后的产品进行除气泡处理。目前,较常用的贴合后的除气泡方法是将贴合后的产品放进除泡机中,除泡机通过加热及通入气体使腔体的压力增加的方法使贴合后的产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除泡。这种方法由于每次放产品进去、出来都需要升压、降压的过程,产品切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泡装置,不需要进行升压、降压操作便可以进行除泡,结构简单、效率较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除泡装置,所述除泡装置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加热板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表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两个所述连接轴中的一个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承载板与两个所述连接轴中的另一个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所述支撑轴的两端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一转轴垂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第一电机。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除泡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通过所述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后便可以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通过所述加热板对工件进行加热,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使得工件产生一离心力,通过所述离心力来对工件进行加压,从而实现高温高压除泡,提升了除泡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实施例1的除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承载板、加热板及工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除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承载板、加热板及工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承载板、加热板及工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除泡装置包括第一转轴1、连接轴2、第二转轴3、设于第二转轴3上的承载板4、设于承载板4上的真空管5和加热板6,连接轴2连接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3之间,承载板4上设有与真空管5连通的真空通道41,加热板6上设有与真空通道41连通的多个通孔61,真空管5用于与真空泵(图未标)连接后将工件7吸附于加热板6的表面,其中,第一转轴1与加热板6平行,第一转轴1在转动时带动承载板4水平转动。承载板4为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承载板4与加热板6接触的一面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与中空的腔体形成真空通道41,加热板6上设有与透气孔一一对应的通孔6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工件7帖设于加热板6的表面,开启真空泵,通过真空管5、真空通道41和通孔61便可以将工件7吸附于加热板6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转轴3的一端与两个连接轴2中的一个连接、另一端贯穿承载板4与两个连接轴2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二转轴3与第一转轴1平行,两个连接轴2分别与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3垂直即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3、两个连接轴2形成一个长方形框状结构。所述除泡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转轴1连接的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第一转轴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承载板4水平转动。在承载板4水平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垂直于工件7表面的离心力F,该离心力F的大小为:其中,M表示工件7的质量,V表示第一电机8的转速,r表示工件7与第一转轴1之间的距离即连接轴2的长度。在承载板4水平转动的过程中,承载板4还会对工件7产生一个垂直于工件7并指向第一转轴1的支撑力,该支撑力的方向与离心力F的方向相反,通过该支撑力与离心力F的共同作用获得工件7的表面压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机8的转速来获得预定大小的表面压力。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泡装置通过加热板6对工件加热,通过第一转轴1的转动带动承载板4的水平转动来对工件7进行加压,从而实现高温高压除泡,提升了除泡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改进后的实施例,其中,下面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承载板4上还设有用于收容加热板6的收容孔42,收容孔42与真空管5道连通。当加热板6收容于收容孔42中时,加热板6的表面与承载板4的表面平齐。此时,加热板6与承载板4围合形成真空通道41。通过将加热板6嵌设于收容孔42中可以减少整个装置的体积。本实施例中的除泡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转轴1上的支撑轴9,支撑轴9与第一转轴1垂直,支撑轴9与第二转轴3平行即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与第一转轴1垂直,两个连接轴2分别与支撑轴9的两端连接,两个连接轴2分别与支撑轴9、第二转轴3垂直即支撑轴9、第二转轴3、两个连接轴2形成一个长方形框状结构。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第一转轴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承载板4水平转动。为了便于将工件7放置于承载板4上,除泡装置还包括与第二转轴3连接的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8的转动方向垂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承载板4的初始状态为与第一转轴1垂直即呈水平状态,将工件7放置于加热板6上,开启真空泵后通过通孔61将工件7吸附于加热板6上,然后通过第二电机10将承载板4旋转90°,使得承载板4与第一转轴1平行即呈竖直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除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加热板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表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泡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丰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