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825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泡装置,所述除泡装置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连接轴连接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承载板上设有与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加热板上设有与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加热板的表面,第一转轴与加热板平行,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承载板水平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除泡装置通过所述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后便可以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通过所述加热板对工件进行加热,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使得工件产生一离心力,通过所述离心力来对工件进行加压,从而实现高温高压除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除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行业加工生产中,多个产品贴合后在贴合处会产生气泡,因此,通常需要采用贴合及贴合后的除气泡制程。其中,贴合后的除气泡制程常用在半导体、显示器、触摸屏等电子制程中,在将产品进行固态或者液态贴合后,为克服贴合后产生的气泡,需要对贴合后的产品进行除气泡处理。目前,较常用的贴合后的除气泡方法是将贴合后的产品放进除泡机中,除泡机通过加热及通入气体使腔体的压力增加的方法使贴合后的产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除泡。这种方法由于每次放产品进去、出来都需要升压、降压的过程,产品切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泡装置,不需要进行升压、降压操作便可以进行除泡,结构简单、效率较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除泡装置,所述除泡装置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真空管用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除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连接轴、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真空管和加热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真空管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在转动时带动所述承载板水平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加热板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表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泡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丰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