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263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7:26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三压缩机,第三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四换热器,第二三通阀,第五换热器,保温水箱,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三阀和第四阀,第五阀和第六阀,第一连接支路,第七阀和第八阀。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进行热回收。

An efficient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air compressor

According to an efficient air compressor heat recovery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 first compressor, a first heat exchanger, second compressor, second heat exchangers, third compressor, third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a fourth heat exchanger, the two or three valve, fifth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preservation water tank, the first drying the second tower and drying tower, the first and second valves, third valves and fourth valves, fifth valves and sixth valve, the first connecting branch, seventh and eighth valves.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n efficient air compressor heat recovery system can effectively heat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圧缩热,目前使用外部冷却系统进行冷却,通过冷却塔,直接散热排放到大气中,这不但是浪费能源,更会加速温室效应,有部分用户也对压缩热进行了初步利用,只是把离心压缩机的冷却水中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这部分水中热量少,且热水品味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进行热回收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具有第一热流体通道和第一冷流体通道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二热流体通道和第二冷流体通道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三压缩机,所述第三压缩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三热流体通道和第三冷流体通道的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四热流体通道和第四冷流体通道的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四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五热流体通道和第五冷流体通道的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下端相连;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下端之间;第三阀和第四阀,所述第三阀和所述第四阀设串联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第五阀和第六阀,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上端之间;第一连接支路,所述第一连接支路的第一端设在所述第三阀和所述第四阀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路的第二端设在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之间;第七阀和第八阀,所述第七阀和所述第八阀串联且与串联的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相并联,气体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七阀和所述第八阀之间。有利地,所述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具有第六热流体通道和第六冷流体通道的第六换热器、具有第七热流体通道和第七冷流体通道的第七换热器和第三三通阀,所述第六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七热流体通道进口端与所述第六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七热流体通道出口端与所述第六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七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五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七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设在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五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之间。有利地,所述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九阀和第十阀,所述第九阀和第十阀串联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六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第十一阀和第十二阀,所述第十一阀和所述第十二阀串联且与串联的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相并联;第二连接支路,所述第二连接支路的第一端设在所述第九阀和第十阀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支路的第二端设在所述第十一阀和所述第十二阀之间。有利地,所述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过滤器,所述进气过滤器设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气端。有利地,所述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调节阀,所述进气调节阀设在所述进气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气端之间。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01,第一换热器102,第二压缩机103,第二换热器104,第三压缩机105,第三换热器106,第一三通阀107,第四换热器108,第二三通阀109,第五换热器110,保温水箱111,第一干燥塔117,第二干燥塔118,第一阀119,第二阀120,第三阀121,第四阀122,第五阀123,第六阀124,第一连接支路,第七阀125和第八阀126。具体地说,第一换热器102具有第一热流体通道和第一冷流体通道,第一压缩机101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压缩机103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二换热器104具有第二热流体通道和第二冷流体通道,第二压缩机103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三压缩机105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三换热器106具有第三热流体通道和第三冷流体通道,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一三通阀107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一三通阀107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第四换热器108具有第四热流体通道和第四冷流体通道,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四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二三通阀109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三通阀109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第五换热器110具有第五热流体通道和第五冷流体通道,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三压缩机105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保温水箱111与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117的下端和第二干燥塔118的下端相连;第一阀119和第二阀120串联在第一干燥塔117的下端与第二干燥塔118的下端之间。第三阀121和第四阀122设串联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三压缩机105的出气端。第五阀123和第六阀124串联在第一干燥塔117的上端与第二干燥塔118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路的第一端设在第三阀121和第四阀12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具有第一热流体通道和第一冷流体通道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二热流体通道和第二冷流体通道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三压缩机,所述第三压缩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三热流体通道和第三冷流体通道的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四热流体通道和第四冷流体通道的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四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五热流体通道和第五冷流体通道的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下端相连;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下端之间;第三阀和第四阀,所述第三阀和所述第四阀设串联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第五阀和第六阀,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上端之间;第一连接支路,所述第一连接支路的第一端设在所述第三阀和所述第四阀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路的第二端设在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之间;第七阀和第八阀,所述第七阀和所述第八阀串联且与串联的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相并联,气体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七阀和所述第八阀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具有第一热流体通道和第一冷流体通道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二热流体通道和第二冷流体通道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三压缩机,所述第三压缩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三热流体通道和第三冷流体通道的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四热流体通道和第四冷流体通道的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四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城市自来水连接;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热流体的出口端相连;具有第五热流体通道和第五冷流体通道的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四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第五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下端相连;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下端之间;第三阀和第四阀,所述第三阀和所述第四阀设串联在所述第五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气端;第五阀和第六阀,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六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干燥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科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