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88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身,现浇墙身和预应力钢筋锚固端,预制墙身位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上方,在预制墙身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之间以及相邻的预制墙身之间均设有现浇墙身,预制墙身内设有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和预应力筋孔道,在该预应力筋孔道内设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一端固定在预应力钢筋锚固端内,另一端穿过各个预制墙身和现浇墙身,现浇墙身内设有加密水平筋和竖向受力筋,竖向受力筋由现浇墙身上下两端相邻的竖向分布筋延伸至现浇墙身内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延性和耐久性,整体性好,由于预应力的作用,PC剪力墙板连接面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可以以此来传递剪力。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ost tensioned partial prestressed PC shear wall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t tensioned partially prestressed PC shear wall connec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precast wall, cast-in-place wall and prestressed anchor end, prefabricated wall in prestressed anchorage above, between the precast wall and prestressed anchor and the adjacent prefabricated wall is now pouring wall body with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reinforcement, vertical reinforcement and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channel prefabricated wa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in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channel, prestressed reinforced prestressed anchor end fixed at one end,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wall and cast-in-place prefabricated wall, cast-in-place wall is arranged in the encryption level bars and vertical stress bar, vertical stress bar is composed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of cast-in-place wall extending adjacen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to the cast-in-situ wall bod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rigidity, the ductility and the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integrity is good. Because of the action of the prestressing force, there is certain fri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surfaces of the PC shear wall panels, so that the shear force can be transmit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适用于工业化建筑的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中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的连接通常选用机械连接,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但在该连接节点接缝处纵向钢筋接头百分率达100%,常规绑扎搭接连接长度较长,且在现场实际施工操作中往往出现焊接质量不过关,灌浆不密实,同时由于墙筋接头数量多,易造成安全隐患。导入后张法部分预应力纵筋,可使PC剪力墙板纵筋沿竖向部分连续贯通,连接节点处现场浇筑湿法连接,墙身竖向受力钢筋在该区域采用钢筋锚固板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以减少绑扎长度,较好的保证了关键连接节点的安全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且对PC剪力墙板进行预应力张拉,使整个墙板内部为受压状态,有效地规避了混凝土受拉强度低的缺点;由于预应力的作用,PC剪力墙板结合面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还可以以此来传递剪力,受力更加合理,安全可靠,有效地提高了耐久性,而且易于施工。因为是预制墙体,墙身竖向钢筋直径可选用8,配筋率为0.25%,避免了因为施工立模方面的需要,《抗规》中直径为10的要求,经济性较好。从历史背景看,“PC建筑”是预制混凝土(Precast-Concrete)和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Concrete)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包含诸多领域内容。可以说,预制是为了实现工业化,预应力则可以总体上提高耐久性。本技术引入后张法预应力概念,契合了PC设计概念,具体受力操作安全可靠,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力操作安全可靠的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其包括预制墙身,现浇墙身和预应力钢筋锚固端,所述预制墙身位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上方,在预制墙身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之间以及相邻的预制墙身之间均设有所述现浇墙身,所述预制墙身内设有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和预应力筋孔道,在该预应力筋孔道内设有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一端固定在预应力钢筋锚固端内,另一端穿过各个预制墙身和现浇墙身,所述现浇墙身内设有加密水平筋和竖向受力筋,所述竖向受力筋由现浇墙身上下两端相邻的竖向分布筋延伸至现浇墙身内构成,所述竖向受力筋采用钢筋锚固板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身底部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内设有30*80*20@200抗剪键。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身上设有门窗洞口。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身内纵向方向设置两根竖向分布筋。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身内纵向方向的两根竖向分布筋采用梅花拉筋进行连接,并且连接形式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钢筋选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中任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替代或配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与目前常用连接方式相比,优点如下:①墙体竖向钢筋沿竖向部分连续贯通,避免了纵向钢筋全部100%接头率。②通过预应力筋产生的压力来部分平衡抵抗地震风载等水平力引起的拉力,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增加了延性,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③由于预应力的作用,PC剪力墙板连接面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可以以此来传递剪力。④关键连接节点现场湿法连接,整体性好,安全可靠,同时墙身竖向受力钢筋在该区域连接采用钢筋锚固板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减少了绑扎长度,施工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预制墙身立面构造示意图。图2是预制墙身剖视图。图3是后张力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示意图。图中:1-预制墙身,2-现浇墙身,3-预应力钢筋锚固端,4-水平分布筋,5-竖向分布筋,6-预应力钢筋,7-加密水平筋,8-竖向受力筋,9-门窗洞口,10-梅花拉筋,11-凹槽,12-钢筋锚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其包括预制墙身1,现浇墙身2和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所述预制墙身1位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上方,在预制墙身1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之间以及相邻的预制墙身1之间均设有所述现浇墙身2,所述预制墙身1内设有水平分布筋4、竖向分布筋5和预应力筋孔道,在该预应力筋孔道内设有预应力钢筋6,所述预应力钢筋6一端固定在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内,另一端穿过各个预制墙身1和现浇墙身2,所述现浇墙身2内设有加密水平筋7和竖向受力筋8,所述竖向受力筋8由现浇墙身2上下两端相邻的竖向分布筋5延伸至现浇墙身2内构成,所述竖向受力筋8采用钢筋锚固板12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本技术中,所述预制墙身1底部设有凹槽11,在该凹槽11内设有30*80*20@200(单位mm)抗剪键。所述预制墙身1上设有门窗洞口9。所述预制墙身1内纵向方向设置两根竖向分布筋5。所述预制墙身1内纵向方向的两根竖向分布筋5采用梅花拉筋10进行连接,并且连接形式间隔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筋6选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中任一种。本技术为在PC剪力墙板中部加设预应力钢筋6和竖向分布筋5一起共同受力。根据受力构造要求在墙体中部沿竖向预埋留设张拉预应力筋孔道,待预制墙身1现场拼接到位后,浇筑墙体水平接缝处节点圈梁,墙身竖向受力筋8在该区域采用钢筋锚固板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以减少绑扎长度。待后浇混凝土达到75%以上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6及在预留孔道中灌填浆料。设预应力钢筋6选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该组合配筋及施工方式,由于预应力的作用,PC剪力墙板连接面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可以以此来传递剪力;墙板可以通过预应力筋产生的压力来部分平衡抵抗地震风载等水平力引起的拉力,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增加了延性,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整体性好。本技术的施工顺序为:预制墙板现场拼装→插入张拉材料(除去孔道内的水分、杂质等)→接缝圈梁连接节点的浇筑养护→与张拉顺序相应的施工(浇筑强度、渗漏检查等)→张拉预应力→灌浆浇筑→组装结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身(1),现浇墙身(2)和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所述预制墙身(1)位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上方,在预制墙身(1)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之间以及相邻的预制墙身(1)之间均设有所述现浇墙身(2),所述预制墙身(1)内设有水平分布筋(4)、竖向分布筋(5)和预应力筋孔道,在该预应力筋孔道内设有预应力钢筋(6),所述预应力钢筋(6)一端固定在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内,另一端穿过各个预制墙身(1)和现浇墙身(2),所述现浇墙身(2)内设有加密水平筋(7)和竖向受力筋(8),所述竖向受力筋(8)由现浇墙身(2)上下两端相邻的竖向分布筋(5)延伸至现浇墙身(2)内构成,所述竖向受力筋(8)采用钢筋锚固板(12)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法部分预应力PC剪力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身(1),现浇墙身(2)和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所述预制墙身(1)位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上方,在预制墙身(1)与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之间以及相邻的预制墙身(1)之间均设有所述现浇墙身(2),所述预制墙身(1)内设有水平分布筋(4)、竖向分布筋(5)和预应力筋孔道,在该预应力筋孔道内设有预应力钢筋(6),所述预应力钢筋(6)一端固定在预应力钢筋锚固端(3)内,另一端穿过各个预制墙身(1)和现浇墙身(2),所述现浇墙身(2)内设有加密水平筋(7)和竖向受力筋(8),所述竖向受力筋(8)由现浇墙身(2)上下两端相邻的竖向分布筋(5)延伸至现浇墙身(2)内构成,所述竖向受力筋(8)采用钢筋锚固板(12)的机械锚固形式搭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善民徐从荣张伟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