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专用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专用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主要是由双向斜插钢筋与上、下层钢筋网形成空间受力桁架,中间夹以一定厚度的EPS板(聚苯乙烯泡沫板)或X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作为保温芯层,然后内、外侧分别浇注混凝土形成。传统的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一般为三层平板结构,这种结构自重较大,增加了结构主体的荷载及其在地震下的作用力,不利于结构的抗震设计,而且在高层风荷载和吊装过程中动荷载作用下,自身易产生裂缝,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重小、刚度大、保温效果好、耐久性强,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下不易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的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专用模具及其制作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包括保温芯板、位于所述保温芯板两侧的钢筋网以及浇注在所述钢筋网上的混凝土层,所述保温芯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长的保温芯板肋,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保温芯板肋交错的且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包括保温芯板、位于所述保温芯板两侧的钢筋网以及浇注在所述钢筋网上的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长的保温芯板肋,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保温芯板肋交错的且相互配合的混凝土肋,相邻的保温芯板肋之间穿插有与所述钢筋网连接的抗剪连接件,相邻的保温芯板肋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和/或相邻混凝土肋之间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有预应力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包括保温芯板、位于所述保温芯板两侧的钢筋网以及浇注在所述钢筋网上的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长的保温芯板肋,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保温芯板肋交错的且相互配合的混凝土肋,相邻的保温芯板肋之间穿插有与所述钢筋网连接的抗剪连接件,相邻的保温芯板肋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和/或相邻混凝土肋之间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有预应力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固结在所述混凝土肋的形心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板肋和混凝土肋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波浪形,所述保温芯板由XPS、EPS或聚苯颗粒砂浆保温材料制成,所述混凝土层的外部四周设置有企口,所述抗剪连接件与保温芯板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4.一种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预制预应力保温外墙板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和张拉设备,其中:所述模板本体包括底模板、两个侧模板和两个端模板,两个侧模板分别与所述底模板的两个长边连接,两个端模板分别与所述底模板的两个短边以及两个侧模板连接,所述端模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预应力筋的通孔;所述张拉设备包括位于所述模板本体一端的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筋的固定部分和位于所述模板本体另一端的用于张拉所述预应力筋的预应力张拉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嵌固在两个侧模板之间,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预应力筋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为第一侧墩台,所述第一侧墩台与预应力筋之间采用锚具固定,所述预应力张拉部分包括第二侧墩台,所述第二侧墩台上设置有可沿所述预应力筋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钢梁和用于移动所述钢梁的驱动张拉装置,所述第二侧墩台和钢梁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筋的锚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墩台为中部设有开口槽的梯形支架,所述钢梁和驱动张拉装置设置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开口槽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用于所述钢梁移动的轨道,所述开口槽内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季可凡,罗建良,刘锦伟,曲冰,邱灿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