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及自动对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158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及自动对中系统,包括:纵向驱动源、纵向移动机构、纵向导向机构、纵向护管拖链、横向驱动源、横向移动机构、横向导向机构及光电检测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纵向驱动源连接,位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一侧,用于沿纵向导纵向移动;所述纵向护管拖链与所述横向护管拖链一段分别固定在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机构用于沿所述横向导横向移动;所述光电检测机构,用于在焊接前,校对相邻的两条钢轨间的平直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结构,通过量化指标,使焊接精度提高,不仅减少了因人工误差导致的报废及安全事故问题,还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及自动对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轨对中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
技术介绍
铁路高速化是当今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对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闪光对焊在中国各铁路局焊轨基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钢轨焊接设备,工作频率高,精度要求高.焊接过程包括送轨、夹轨、人工对中、自动焊接、推瘤、松轨。其中,对中在焊接过程中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钢轨外观和质量,铁标要求工作边错边量必须在±0.3mm以内,超出范围的此焊接接头报废必须锯掉重新焊接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现阶段通常通过成熟工人用手来进行判断,这样铁轨平行精度不稳定,不同工作经验的的判断能力不一样,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并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固定式闪光焊中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不同经验的工人技术水平不同所造成的钢轨平行度误差导致的报废及安全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包括:纵向驱动源、纵向移动机构、纵向导向机构、纵向护管拖链、横向驱动源、横向移动机构、横向导向机构及光电检测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源,位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一侧,用于沿纵向导向机构纵向移动;所述纵向护管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横向导向机构上端,用于沿所述横向导向机构横向移动;所述光电检测机构固定连接于横向移动机构,用于在焊接前,校对相邻的两条钢轨间的平直度;所述横向护管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导向机构,位于横向导向机构上端、横向移动机构一侧。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光电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框架,所述检测框架由依次连接成倒凹型的三个条板组成;上侧条板的上端面贴合固定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感测器及第二感测器,所述第一感测器用于检测前方钢轨与第一感测器的上下间距,所述第二感测器用于检测后方钢轨与第二感测器的上下间距;左侧条板的右端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三感测器及第四感测器,所述第三感测器用于检测前方钢轨与第三感测器的左右间距,所述第四感测器用于检测后方钢轨与第四感测器的左右间距;右侧条板的左端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五感测器及第六感测器,所述第五感测器用于检测前方钢轨与第五感测器的左右间距,所述第六感测器用于检测后方钢轨与第六感测器的左右间距。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一移动块、第一连接板、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丝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源,用于在纵向驱动源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一移动块适配丝杆设置有螺纹孔,并经由所述螺纹孔套设于所述丝杆外缘,用于在丝杆转动时,沿丝杆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两侧;所述纵向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纵向驱动源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分别适配于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一机构加强筋,用于消除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及横向移动机构移动时产生的抖动。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机构加强筋包括:筋板及若干个筋条,所述筋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纵向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及横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所述中间连接部同时垂直于所述纵向连接部及横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分别适配于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外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防尘板及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及第二防尘板的第一端端面皆与第一连接板上端面相平齐,第二端端面皆与第二连接板下端面相平齐;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端连接有第一防尘罩,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连接有第二防尘罩,所述第一防尘罩在第二防尘罩被压缩时展开,在第二防尘罩被展开时压缩。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块、第三连接板、第五滑块、第六滑块、第七滑块及第八滑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与横向驱动源连接,经由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第五滑块及第六滑块,并经由所述第三连接板、横向连接部连接第七滑块及第八滑块,用于带动第三连接板、第五滑块、第六滑块、第七滑块及第八滑块横向移动;所述横向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基板、第三滑轨及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及第四滑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端面两侧,所述第三滑轨用于为第五滑块及第七滑块的横向移动导向,所述第四滑轨用于为第六滑块及第八滑块的横向移动导向。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横向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三防尘板、第四防尘板及第三防尘罩,所述第三防尘板及第四防尘板对称设置,且皆位于所述横向连接部与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光电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下端面端口处,所述第二基板在背离光电检测机构一端上端面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第三防尘罩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用于在横向移动机构朝向固定板移动时被压缩,在横向移动机构背离固定板移动时被展开。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筋条设置有九条,分别为第一筋条、第二筋条、第三筋条、第四筋条、第五筋条、第六筋条、第七筋条、第八筋条及第九筋条;所述第一筋条、第二筋条及第三筋条构成直角三角形,垂直于所述纵向连接部,所述第三筋条作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述第四筋条、第五筋条、第六筋条、第七筋条及第八筋条构成两个直角梯形,垂直于所述中间连接部及横向连接部,所述第四筋条及第五筋条作为两个直角梯形共用的侧边,第六筋条连接于第四筋条及第五筋条第一端,第七筋条连接于第四筋条及第五筋条中部,第八筋条连接于第四筋条及第五筋条第二端;所述第九筋条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三筋条及横向连接部之间。上述任意一项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纵向驱动源为伺服电机,横向驱动源为气缸。所述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的自动对中系统,其中,所述自动对中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及变频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控制发送控制信号至纵向驱动源及横向驱动源,以驱动纵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而横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所述触摸屏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纵向驱动源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纵向驱动源、纵向移动机构、纵向导向机构、纵向护管拖链、横向驱动源、横向移动机构、横向导向机构及光电检测机构;使得在进行钢轨焊接之前,可首先经由横向驱动源驱动横向移动机构沿横向导向机构移动,而后经由纵向驱动源驱动纵向移动机构沿纵向导向机构移动,直至光电检测机构处于可检测两相邻钢轨间平直度的位置,最后由光电检测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及自动对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驱动源、纵向移动机构、纵向导向机构、纵向护管拖链、横向驱动源、横向移动机构、横向导向机构及光电检测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源,位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一侧,用于沿纵向导向机构纵向移动;所述纵向护管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横向导向机构上端,用于沿所述横向导向机构横向移动;所述光电检测机构固定连接于横向移动机构,用于在焊接前,校对相邻的两条钢轨间的平直度;所述横向护管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导向机构,位于横向导向机构上端、横向移动机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驱动源、纵向移动机构、纵向导向机构、纵向护管拖链、横向驱动源、横向移动机构、横向导向机构及光电检测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源,位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一侧,用于沿纵向导向机构纵向移动;所述纵向护管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横向导向机构上端,用于沿所述横向导向机构横向移动;所述光电检测机构固定连接于横向移动机构,用于在焊接前,校对相邻的两条钢轨间的平直度;所述横向护管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导向机构,位于横向导向机构上端、横向移动机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框架,所述检测框架由依次连接成倒凹型的三个条板组成;上侧条板的上端面贴合固定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感测器及第二感测器,所述第一感测器用于检测前方钢轨与第一感测器的上下间距,所述第二感测器用于检测后方钢轨与第二感测器的上下间距;左侧条板的右端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三感测器及第四感测器,所述第三感测器用于检测前方钢轨与第三感测器的左右间距,所述第四感测器用于检测后方钢轨与第四感测器的左右间距;右侧条板的左端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五感测器及第六感测器,所述第五感测器用于检测前方钢轨与第五感测器的左右间距,所述第六感测器用于检测后方钢轨与第六感测器的左右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一移动块、第一连接板、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丝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源,用于在纵向驱动源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一移动块适配丝杆设置有螺纹孔,并经由所述螺纹孔套设于所述丝杆外缘,用于在丝杆转动时,沿丝杆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两侧;所述纵向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纵向驱动源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分别适配于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一机构加强筋,用于消除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及横向移动机构移动时产生的抖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固定式闪光焊对中系统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加强筋包括:筋板及若干个筋条,所述筋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纵向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及横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所述中间连接部同时垂直于所述纵向连接部及横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杰华黄富强马晓阳罗宪明何川黄潇马萍黄秋松刘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启世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