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郎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110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2:54
一种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制作代餐食物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08~0.012份、β‑葡聚糖18~22份、微藻蛋白14~18份、维生素0.01~0.05份、矿物质0.010~0.020份、麦芽糖醇36~42份、植物油8~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代餐食物可作为有效的食品替代产品,在补充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等的前提下,对肥胖患者减肥具有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Substitute foo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bstitute foo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belongs to the food field. Making meal food raw materials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capsiate 0.008 ~ 0.012, 18 ~ 22 beta glucan, microalgae protein 14 - 18, 0.01 - 0.05, vitamin mineral 0.010 ~ 0.020, maltitol 36 ~ 42, 8 ~ 13 vegetable oil a. The fo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substitute for food, and has the positive effect and effect on reducing weight of the obese patients under the premise of supplementing the necessary nutrient elements of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超重的人群逐年增加,全球正面临肥胖危机。目前中国超重人口约2亿,肥胖人群约1.2亿。大多数人关注肥胖只是因为肥胖会变得不好看,但现在医学专家却提出,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是需要治疗的。膳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是减重的基础治疗,2016美国内分泌学会推荐使用代餐棒进行热量控制。代餐棒是一种方便于日常食用的营养均衡产品。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代餐类产品主要是营养素类和果蔬纤维类。其具有食用方便,可产生饱腹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餐。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代餐棒的功能相对较简单,而且产品的口感以及剂型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代餐食品,其有利于对肥胖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从而对肥胖患者减肥有积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代餐食品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制作代餐食品。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代餐食品,制作代餐食物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08~0.012份、β-葡聚糖18~22份、微藻蛋白14~18份、维生素0.01~0.05份、矿物质0.010~0.020份、麦芽糖醇36~42份、植物油8~13份。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10~0.011份、β-葡聚糖19~21份、微藻蛋白16~18份、维生素0.02~0.04份、矿物质0.15~0.23份、麦芽糖醇38~41份、植物油11~12份。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1份、β-葡聚糖20份、微藻蛋白15份、维生素0.015份、矿物质0.296份、麦芽糖醇40份、植物油13份。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原料还包括调味剂、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调味剂包括柠檬粉、草莓粉、咖啡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增稠剂包括瓜尔胶和/或阿拉伯胶。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植物油中含有ω-3脂肪酸。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植物油为亚麻籽油、橄榄油。在较佳的一个示例中,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物质包括铁、钙、镁、锌。一种制备前述代餐食品的方法,方法包括:将原料中的各组分进行预处理得到粗料;对粗料进行粉碎、筛选得到细料;按照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例将细料混合。辣椒素酯(Capsiate)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8H26O4,分子量为306.18。辣椒素酯的植物来源有茄科植物甜椒。微藻蛋白是存在于微藻(microalage)中的蛋白。微藻存在众多的种类,例如,小球藻、扁藻、褐指藻、螺旋藻、鱼腥藻等等。微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可作为单细胞蛋白(SCP)的一个重要来源。微藻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须氨基酸,但是微藻蛋白一般缺少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和甲硫氨酸。β-葡聚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其可租在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够增加消化道内的有益菌。其次,其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糖及提高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代餐食品采用多种天然的成分,通过合理配比各成分,从而获得一种具有高效的代餐食物。其中,辣椒素酯、β-葡聚糖能够促进能量消耗及代谢,抑制体内脂肪累积。微藻蛋白、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油,则可作为营养补充剂,在替代食物从而减少进食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多种营养元素,避免由于进食不足而导致各种营养元素的缺失。此外,由于代餐食品的种类和成分相对于普通食物而言更单一,且口味也相对单一,因此,通过添加麦芽糖醇以调节和改善代餐食物的甜味,同时避免摄入易于增加血糖风险的糖类,从而提高人们的接受度、减少进食的厌恶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一种代餐食品。其可用于部分替代人们的主餐进食,以便控制饮食,同时确保通过食用代餐食品亦可获得多种人体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元素。制作代餐食物的原料包括辣椒素酯、β-葡聚糖、微藻蛋白、维生素、矿物质、麦芽糖醇、植物油。所述的原料配方为:辣椒素酯0.008~0.012份、β-葡聚糖18~22份、微藻蛋白14~18份、维生素0.01~0.05份、矿物质0.010~0.020份、麦芽糖醇36~42份、植物油8~13份。进一步地,原料的配方为:辣椒素酯0.010~0.011份、β-葡聚糖19~21份、微藻蛋白16~18份、维生素0.02~0.04份、矿物质0.15~0.23份、麦芽糖醇38~41份、植物油11~12份。更进一步地,原料的配方为:辣椒素酯0.01份、β-葡聚糖20份、微藻蛋白15份、维生素0.015份、矿物质0.296份、麦芽糖醇40份、植物油13份。应当理解的是,制作代餐食品的原料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适宜成分,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原料中还包括调味剂、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调味剂可以根据人们的口味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柠檬粉、草莓粉、咖啡粉、食用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调味剂还可以各种混合果蔬,例如,南瓜粉、菠菜粉、山楂粉等等。增稠剂包括瓜尔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两种。食用香精包括绿茶香精、红茶香精等等。此外,代餐食品中还可以添加部分的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菊粉、燕麦纤维等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植物油优选采用含有ω-3脂肪酸的品种,例如亚麻籽油、橄榄油。采用上述的植物油可减少人体血液脂质并增强细胞功能,降低血压。维生素中可以含有维生素A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述矿物质可以包括铁、钙、镁、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代餐食品的方法。方法包括:将原料中的各组分进行预处理得到粗料;对粗料进行粉碎、筛选得到细料;按照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例将细料混合。其中,预处理是检验各组分是否合格,是否存在被污染等情况。通过粉碎、筛选可以获得粒度更均匀和适当的颗粒物,从而便于进行混合。粗料是指对各组分进行初步处理的得到的材料,而不是指其粒径的粗细。进一步地,原料中的各组分具均通过微细化处理。具体而言,各组分被粉碎为粒度为7μm~14μm之间。通过粉碎、细化原料中的各组分,可改善各组分的加工特性、微观结构、流变性以及生理活性。另外,通过粉末化,颗粒表面积和孔隙率得到提升,从而改善表面吸附力、亲和力,进而使得更易吸水、溶解。如前述,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代餐食品为粉末状,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代餐食品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通过将前述的混合的粉末成型为条状、块状等等。其中,形成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将各原料以粉末状的形式用水调和,然后再通过干燥使其失水。通过使各个组分被粉碎至前述的粒度范围。代餐食物更易制造和成型,且也更易于在食用过程中进行分散和溶解,也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其次,细粒度状态的各组分使得获得代餐食品的口感更佳,更利于食用和吞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代餐食品的配方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代餐食品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08~0.012份、β‑葡聚糖18~22份、微藻蛋白14~18份、维生素0.01~0.05份、矿物质0.10~0.30份、麦芽糖醇36~42份、植物油8~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代餐食品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08~0.012份、β-葡聚糖18~22份、微藻蛋白14~18份、维生素0.01~0.05份、矿物质0.10~0.30份、麦芽糖醇36~42份、植物油8~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10~0.011份、β-葡聚糖19~21份、微藻蛋白16~18份、维生素0.02~0.04份、矿物质0.15~0.23份、麦芽糖醇38~41份、植物油11~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辣椒素酯0.01份、β-葡聚糖20份、微藻蛋白15份、维生素0.015份、矿物质0.296份、麦芽糖醇40份、植物油13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红梅林宁
申请(专利权)人:郎红梅林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