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601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1:00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括三相桥臂、桥臂电抗器、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其中,所述的三相桥臂上分别各自级联有复数个桥臂电抗器和复数个子模块系统,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内设置有磁芯、前级桥式电路、储能电容、后级桥式电路、发射线圈及绕有线圈的骨架,桥式电路内的二极管都各自反向并联有开关管。子模块系统可以和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电池包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换器高度模块化,可采用堆叠方式布局,减小了占地面积。高度模块化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可以随时对问题模块进行更换,极大的提高了整个换电站的寿命,多子模块的串联降低了单个子模块的电压等级,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技术,特别涉及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技术,具体的是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技术介绍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能源和环保两大难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发展电动汽车。但如何给电动汽车充电,是让它“跑得更远”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现有技术中,充电方式主要有:插充和换充。但是像城市环卫、公交等我国电动汽车的先行者,考虑到时间问题,采用插入充电桩的方式充电不现实。解决大型电动车辆的供电问题,较好的方法是建设换电站,即利用给汽车更换电池的方法代替漫长的充电过程。然而限制大型换电站建设的一些关键因素如:资金投入大,占地面积大,换电不方便,换电站地点偏僻,城市中心无闲置空间建设换电站,换电时间较长,换电效率低等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所述的这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建设换电站更换电池代替充电导致资金投入大、占地面积大、换电不方便、换电时间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括三相桥臂、复数个桥臂电抗器、复数个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桥臂上分别各自级联有复数个桥臂电抗器和复数个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内设置有子模块磁芯、第一桥式电路、储能电容、第二桥式电路、第一线圈和第一线圈骨架,所述的子模块磁芯上设置有第一线圈骨架,所述的第一线圈环绕在第一线圈骨架上,第一线圈的两端与第二桥式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二桥式电路内设有四个开关管,所述的四个开关管分别各自和第二桥式电路内的四个二极管反向并联,所述的储能电容与第二桥式电路并联,第二桥式电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括三相桥臂、复数个桥臂电抗器、复数个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桥臂上分别各自级联有复数个桥臂电抗器和复数个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子模块系统内设置有子模块磁芯、第一桥式电路、储能电容、第二桥式电路、第一线圈和第一线圈骨架,所述的子模块磁芯上设置有第一线圈骨架,所述的第一线圈环绕在第一线圈骨架上,第一线圈的两端与第二桥式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二桥式电路内设有四个开关管,所述的四个开关管分别各自和第二桥式电路内的四个二极管反向并联,所述的储能电容与第二桥式电路并联,第二桥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桥式电路,所述的第一桥式电路内设有四个开关管,所述的四个开关管分别和第一桥式电路内的四个二极管反向并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换电站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峰王刚王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瑞伯德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