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绝缘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43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涉及通信信号线路封包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使电缆穿过的过孔;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内外的灌胶孔,解决了现有技术电缆绝缘节密封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操作也简单方便,且在灌装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密封胶外溢的技术效果。

Cable insulation join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components for cable insulation, technology field, relates to a communication signal line packet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formed for accommodating cavity cable joint par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of the cable through; in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glue pouring hole communicated the cavity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joint sealing insulation cable to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does not have the effect of excess sealant technology spillover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绝缘节组件
本技术涉及通信信号线路封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信号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信息量的日益扩大,对通信、信号线路及接头的密封要求也不断提高。安装电缆接头连接终端,也有多种工艺,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具有相当的熟练程度方可操作。电缆进站后的成端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电缆的传输性能及整个系统的通信信号质量。因此,采用合理、可靠的成端方式至关重要。特别是规模普及应用的今天,电缆的成端工艺更迫切需要标准化、规范化。而欲达到此目的,相应的解决方案除了电缆技术人员不断地在工程中总结,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电缆成端的制作方面,形成一套简易且方便并且牢固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并且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差,成本高等弊病,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电缆成端的问题,成为现有技术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绝缘节密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使电缆穿过的过孔;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内外的灌胶孔。进一步地,所述灌胶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外壳轴向方向角度呈40°-5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形成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接头部分包括从左至右顺次连接的电缆绝缘段、去除绝缘层后的金属护套段和去除金属护套的四芯组段;用于将干扰电流引流的第一排流导线通过U型卡与所述金属护套段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流导线的自由端通过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上壳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四芯组段包括若干根内屏蔽四芯组,若干根所述内屏蔽四芯组通过第二排流导线并联,所述第二排流导线与所述内屏蔽四芯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流导线的自由端通过第二接地端子与所述上壳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U型卡与所述金属护套段通过螺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流导线与所述内屏蔽四芯组通过铜丝绑扎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缆绝缘节组件还包括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锁紧的喉箍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端。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包括外壳,在外壳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在外壳的顶部贯穿有灌胶部,其灌胶部内部设置有灌胶孔,且灌胶孔与空腔连通,方便将密封胶灌注,并且为了更好的将电缆接头部分完全的和外部的壳体固定,因此通过这种灌胶孔流通进空腔的简便方式,将密封胶充满到外壳的内部空腔内,使得空腔内的电缆接头部分可以很好的固定,并且整个操作也简单方便,且在灌装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密封胶外溢的现象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俯视图。图标:100-外壳;110-上壳体;120-下壳体;131-灌胶孔;200-空腔;210-电缆绝缘段;220-金属护套段;230-四芯组段;231-内屏蔽四芯组;300-第一排流导线;310-第二排流导线;400-U型卡;500-第一接地端子;510-第二接地端子;600-喉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随着通信信号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信息量的日益扩大,对通信、信号线路及接头的密封要求也不断提高。安装电缆接头连接终端,也有多种工艺,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具有相当的熟练程度方可操作。电缆进站后的成端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电缆的传输性能及整个系统的通信信号质量。因此,采用合理、可靠的成端方式至关重要。特别是规模普及应用的今天,电缆的成端工艺更迫切需要标准化、规范化。而欲达到此目的,相应的解决方案除了电缆技术人员不断地在工程中总结,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电缆成端的制作方面,形成一套简易且方便并且牢固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并且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差,成本高等弊病,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电缆成端的问题,成为现有技术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电缆的应用范围之广,可以应用到:电力系统、信息传输仪表系统。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的俯视图。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包括:外壳100;外壳100内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200,空腔20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使电缆穿过的过孔;在外壳100上设置有连通空腔200内外的灌胶孔1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包括外壳100,在外壳10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200,在外壳100的顶部贯穿有灌胶部,其灌胶部内部有灌胶孔131,且灌胶孔131与空腔200连通,方便将密封胶灌注,并且为了更好的将电缆接头部分完全的和外部的壳体固定,因此通过这种灌胶孔131流通进空腔200的简便方式,将密封胶充满到外壳100的内部空腔200内,使得空腔200内的电缆接头部分可以很好的固定,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绝缘节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内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200),所述空腔(20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使电缆穿过的过孔;在所述外壳(10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200)内外的灌胶孔(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绝缘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内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200),所述空腔(20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使电缆穿过的过孔;在所述外壳(10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200)内外的灌胶孔(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孔(131)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外壳(100)轴向方向角度呈4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所述上壳体(110)与所述下壳体(120)扣合形成容纳电缆接头部分的空腔(2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头部分包括从左至右顺次连接的电缆绝缘段(210)、去除绝缘层后的金属护套段(220)和去除金属护套的四芯组段(230);用于将干扰电流引流的第一排流导线(300)通过U型卡(400)与所述金属护套段(220)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绝缘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