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亚专利>正文

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35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其由喷管构件和操纵构件组成。安装在潜水船上的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不但能改变潜水船在水中的运动方向,而且其比船舵反应灵敏和快捷;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取代船舵,船的重量减轻,阻力减小,不但提高了机动性,还可多载燃料,增大航程;其上一个方向盘身兼两职,既能使潜水船向左或向右转向,又能使潜水船向上或向下转向,职能转换迅速、可靠。

Vectoring nozzle for a jet engine in a submersible ship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ctoring nozzle for a jet engine in a submersible ship, which consists of a nozzle component and a control member. The vector nozzle is installed in the ship's diving jet engine can not only change the dive boat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water, and the ratio of the rudder is sensitive and fas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replace the rudder, the ship's weight, reduced resistance, not only improve the mobility, but also multi carrier fuel, increasing the range; the one wheel with two hats can make diving boat to the left or right turn, and can make the ship turning upward or downward, rapid and reliabl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尤其是安装有喷气发动机的潜水船在水面上或潜入水中航行时可快速改变运动方向、结构简单、造价低的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
技术介绍
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技术专利技术后,战斗机的敏捷性和可操作性显著提高;战斗机的垂直舵减小,相应地空气阻力减小、重量减轻、装载的燃料增加、航程增大。人们想到,将矢量喷管移植到潜水船上,潜水船的机动性也能大大提高;潜水船的舵可以取消,水的阻力也会减小,重量也能减轻,装载的燃料也能增加,航程也能相应增大。这个想法是有科学根据的,但需要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矢量喷管才能移植到潜水船上。其一,战斗机在空中飞行,空气阻力较小,因而速度很大。矢量喷管须反应敏捷,才不会发生飞行事故,才能作出各种规避动作以自保,才能及时改变飞行方向抢占有利攻击位置。为了让矢量喷管反应敏捷,其一般为自动控制,结构也复杂。潜水船在水面上或水中航行,水的阻力大,速度远小于战斗机。其无须翻滚,无须做眼镜蛇机动动作,其对矢量喷管的反应敏捷性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潜水船上的矢量喷管无须追求自动控制。如果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由喷管构件和操纵构件组成;喷管构件由安装在船体(1)上的喷管(15)和矢量喷管(21)组成;喷管(15)的喷管前锥段(15a)的后端面与缺前、后部分球壳的大球壳(15b)的前端面固紧连接,所述喷管前锥段(15a)的轴线通过所述大球壳(15b)的球心;矢量喷管(21)的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前端面与缺前、后部分球壳的小球壳(21b)的后端面固紧连接,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轴线通过所述小球壳(21b)的球心;小球壳(21b)的球心与大球壳(15b)的球心重合,所述小球壳(21b)的外径等于所述大球壳(15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船装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管由喷管构件和操纵构件组成;喷管构件由安装在船体(1)上的喷管(15)和矢量喷管(21)组成;喷管(15)的喷管前锥段(15a)的后端面与缺前、后部分球壳的大球壳(15b)的前端面固紧连接,所述喷管前锥段(15a)的轴线通过所述大球壳(15b)的球心;矢量喷管(21)的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前端面与缺前、后部分球壳的小球壳(21b)的后端面固紧连接,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轴线通过所述小球壳(21b)的球心;小球壳(21b)的球心与大球壳(15b)的球心重合,所述小球壳(21b)的外径等于所述大球壳(15b)的内径,所述小球壳(21b)的外球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大球壳(15b)的内球面活动接触且强化密封;大球壳(15b)沿径向的后端面与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外表面不接触,而有一小的夹角,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因而可沿径向小角度偏转;操纵构件由方向盘(55)、方向盘轴(43)、方向盘齿轮(44)、左右转向齿条(41)、上下转向齿条(42)、齿条座(45)、齿条弹簧(46)、套筒(49)、套筒座(52)、台板(48)、滑轮(38)、滑轮架(39)、拉绳组成;接近矢量喷管(21)上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喷口的船体(1)上安装有四个滑轮(38),这四个滑轮(38)分别位于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轴线的正左边、正右边、正上方、正下方,所述滑轮(38)与滑轮架(39)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架(39)与相应位置的船体(1)的内表面固紧连接;水平台板(48)临近驾驶员座椅且位于该驾驶员座椅的前方,其与相应位置的船体(1)固紧连接,其上的中部有圆角矩形台板限位孔(54),所述台板限位孔(54)竖直贯穿该台板(48);四个长方体形齿条座(45)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台板(48)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中一对所述齿条座(45)的轴线重合,另一对所述齿条座(45)的轴线也重合,这两对共轴齿条座(45)前后并列分居于台板限位孔(54)的前后,且其轴线与船体(1)的轴线垂直;齿条座(45)内有长方体形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齿条座(45)轴线的长度大于其垂直该轴线的长度,所述空腔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两端开放的齿条座方孔(47)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空腔或所述齿条座方孔(47)的轴线与所述齿条座(45)的轴线重合或平行;细长长方体形左右转向齿条(41)位于一对共轴齿条座(45)上的齿条座方孔(47)中且其两端都向外伸出,其横断面与所述齿条座方孔(47)的横断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其轴线与这对共轴齿条座(45)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位于齿条座(45)空腔中的齿条弹簧(46)套在左右转向齿条(41)上,所述齿条弹簧(46)的一端与所述齿条座(45)空腔的里端面或外端面固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左右转向齿条(41)固紧连接,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这一对共轴齿条座(45)上的两个齿条弹簧(46)分别对所述左右转向齿条(41)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述齿条弹簧(46)采用这种压缩安装方式比伸长安装方式可减小所述齿条座(45)的体积,因而为优选;左右转向齿条(41)两端之一的正外侧有一个滑轮(38),所述滑轮(38)与滑轮架(39)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架(39)与相应位置的船体(1)固紧连接;左右转向齿条(41)与矢量喷管(21)上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用两条拉绳连接,所述连接有两个方案可选择:两条拉绳连接左右转向齿条(41)与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第一个方案是这样的,一条拉绳分别跨过左右转向齿条(41)左端正外侧的滑轮(38)和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右侧的滑轮(38),其前端与所述左右转向齿条(41)的左端固紧连接,其后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右侧外表面固紧连接,所述拉绳处于张紧状态;另一条拉绳分别跨过左右转向齿条(41)右端正外侧的滑轮(38)和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左侧的滑轮(38),其前端与所述左右转向齿条(41)的右端固紧连接,其后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左侧外表面固紧连接,所述拉绳处于张紧状态;当左右转向齿条(41)向右移动时,矢量喷管后锥段(21a)摆向右侧,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喷射的燃气产生的推力的力矩使船体(1)向右转弯;当左右转向齿条(41)向左移动时,矢量喷管后锥段(21a)摆向左侧,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喷射的燃气产生的推力的力矩使船体(1)向左转弯;该方案,两拉绳中途交叉,这是其缺点,但如果该方案的操作产生的转向效果与人们的其他类似操作产生的转向效果相同,习惯成自然,该方案仍值得采用;两条拉绳连接左右转向齿条(41)与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第二个方案是这样的,一条拉绳分别跨过左右转向齿条(41)左端正外侧的滑轮(38)和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左侧的滑轮(38),其前端与所述左右转向齿条(41)的左端固紧连接,其后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左侧外表面固紧连接,所述拉绳处于张紧状态;另一条拉绳分别跨过左右转向齿条(41)右端正外侧的滑轮(38)和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右侧的滑轮(38),其前端与所述左右转向齿条(41)的右端固紧连接,其后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的右侧外表面固紧连接,所述拉绳处于张紧状态;当左右转向齿条(41)向右移动时,矢量喷管后锥段(21a)摆向左侧,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喷射的燃气产生的推力的力矩使船体(1)向左转弯;当左右转向齿条(41)向左移动时,矢量喷管后锥段(21a)摆向右侧,所述矢量喷管后锥段(21a)喷射的燃气产生的推力的力矩使船体(1)向右转弯;该方案,两拉绳中途不交叉,这是其优点,但如果该方案的操作产生的转向效果与人们的其他类似操作产生的转向效果不相同,习惯容易导致错误,该方案不宜采用;细长长方体形上下转向齿条(42)位于另一对共轴齿条座(45)的齿条座方孔(47)中且其两端都向外伸出,其横断面与所述齿条座方孔(47)的横断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其轴线与这对共轴齿条座(45)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位于齿条座(45)空腔中的齿条弹簧(46)套在上下转向齿条(42)上,所述齿条弹簧(46)的一端与所述齿条座(45)空腔的里端面或外端面固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上下转向齿条(42)固紧连接,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这一对共轴齿条座(45)上的两个齿条弹簧(46)分别对所述上下转向齿条(42)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述齿条弹簧(46)采用这种压缩安装方式比伸长安装方式可减小所述齿条座(45)的体积,因而为优选;上下转向齿条(42)两端之一的正外侧有一个滑轮(38),所述滑轮(38)与滑轮架(39)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架(39)与相应位置的船体(1)固紧连接;上下转向齿条(42)与矢量喷管(21)上矢量喷管后锥段(21a)用两条拉绳连接,所述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