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阻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020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阻车系统,包括减速带(1)和多个阻车桩(3),所述阻车桩(3)下端与减速带(1)连接,并可沿减速带(1)纵向移动,所述减速带(1)上设有导轨(2),阻车桩(3)下端设有与置于导轨(2)内并与导轨(2)配合的突出部,导轨(2)上设有多个可将阻车桩(3)固定在特定位置的槽孔(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车系统,容易移动、加装方便。

A car block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 stop system, including deceleration zone (1) and a plurality of vehicle resistance pile (3), the car stop pile (3)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deceleration zone (1) is connected, and the deceleration zone (1)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deceleration zone (1)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2), car stop pile (3)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and is positioned in the guide rail (2) and (2) and the guide rail lug, guide rail (2)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car stop pile (3) fixed on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slot (5). The car stop of the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is easy to move,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设施
,特别是一种容易移动、加装方便的阻车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路权,防止机动车驶入和占用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步行街等出入口常设置阻车桩。现有的阻车桩设置为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权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阻车桩为固定于路面的阻车桩,多以大圆柱体或笨重圆石球等形式出现。这种形式的阻车桩具有占用空间大以及无法灵活移动等缺陷,不仅容易降低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而且不利于有限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2)尽管具有升降功能的阻车桩已经开始投入到市场应用,但是这种类型的阻车桩在布设过程中需将桩基打入地下,对于新建道路设置较为适用,可在道路建设施工的同时进行布设。但是对于已有道路需后期布设阻车桩的情况而言,布设这种类型的阻车桩则需较大的工程量,并且容易对路基路面造成严重破坏。(3)现有阻车桩的设计在安全方面没有严格的规范,诸多阻车桩尚未设置有效的反光标志和警示装置,容易对夜间行车构成安全隐患。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移动困难、加装不便,而且警示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车系统,容易移动、加装方便。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阻车系统,包括减速带1和多个阻车桩3,所述阻车桩3下端与减速带1连接,并可沿减速带1纵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减速带1上设有导轨2,阻车桩3下端设有与置于导轨2内并与导轨2配合的突出部,导轨2上设有多个可将阻车桩3固定在特定位置的槽孔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容易移动、加装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减速带上设置可移动的阻车桩,提升交通安全与资源优化,基于白天和夜晚对于道路通行与停车位需求不同,有利于交通管理的灵活性及对停车位的调控,夜间反光标志提醒机动车减速慢行,减小交通冲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阻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减速带、2导轨、3阻车桩、4预警灯、5槽孔、6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阻车系统,包括减速带1和多个阻车桩3,所述阻车桩3下端与减速带1连接,并可沿减速带1纵向移动。所述减速带1上设有导轨2,阻车桩3下端设有与置于导轨2内并与导轨2配合的突出部,导轨2上设有多个可将阻车桩3固定在特定位置的槽孔5。作为改进,所述减速带1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减速带1固定在地面的安装孔6。减速带1为橡胶材料,橡胶减速带由黄、黑相间的减速带单位构成。可方便利用安装孔6用膨胀螺栓固定需要阻挡车辆进入的任何路口的地面上。阻车桩3可按需要沿导轨2移动,直到突出部与槽孔5配合,将阻车桩3位置固定。通常,减速带1两端各有固定阻车桩3的槽孔5,供允许车辆通过时将阻车桩3置于道路两侧。减速带1中间位置分散设置有多个槽孔5,供不允许车辆通过时将阻车桩3分布在减速带1纵向多个位置。通常减速带1中间位置的槽孔5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以足够阻挡机动车辆通行为准。本专利技术的阻车系统可以方便、灵活地安装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而且阻车桩也可以方便地移动,便于根据通行需要灵活控制道路的通行与阻隔。以充分利用道路通行能力或停车位。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阻车桩3上设有警示装置4。优选地,所述警示装置4为红黄相间的颜色涂装或预警灯。作为更进一步改进,当警示装置4为预警灯时,减速带1下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预警灯电连接。机动车进入时,传感器受到压力,阻车桩上的预警灯闪烁。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阻车桩3为两个,减速带1上靠近两端各设一导轨2,两阻车桩3下端分别置于一导轨2内。当两个阻车桩3都固定在减速带1中部时,阻挡车辆通行。当两个阻车桩3分别固定在减速带1两端时,允许车辆通行。从而便于分时控制道路通行。例如基于白天和夜晚对于道路通行与停车位需求不同,有利于交通管理的灵活性及对停车位的调控。阻车桩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Eva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阻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带(1)和多个阻车桩(3),所述阻车桩(3)下端与减速带(1)连接,并可沿减速带(1)纵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带(1)和多个阻车桩(3),所述阻车桩(3)下端与减速带(1)连接,并可沿减速带(1)纵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1)上设有导轨(2),阻车桩(3)下端设有与置于导轨(2)内并与导轨(2)配合的突出部,导轨(2)上设有多个可将阻车桩(3)固定在特定位置的槽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1)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减速带(1)固定在地面的安装孔(6)。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社军谈圣聂庆慧于世军刘路张鹏鹏黄佳宇武佳祺王小锁赵彬彬闫朝亮刘棒棒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