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13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为:把双层组织、透孔组织结合在一起,表层透孔时里层不透孔,里层透孔时表层不透空,形成一种立体结构面料;同时在面料的表层与里层分别采用功能不同的纤维,形成表面抗紫外、变色、手感舒适,里层具有抗菌、导热、导湿、抗紫外,导湿设计:里层回潮率较小,导湿性好、导热性好、耐磨性好;外层回潮率大,把里层汗液导向外层次,保持里层相对的干爽,避免里层形成湿、热的感觉。具有吸湿、透气、凉爽、抗菌、抗紫外、变色、时尚的功能性面料。

Production process of functional double-layer perforated fabr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functional double hole fabric.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fabrics for double through holes: the double-layer tissue, through hole tissue together, the surface through hole Shili layer through holes, through holes at the surface layer through air, 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fabric; while the fabric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respectively using the fiber function with the formation of surface UV resistant, color, feel comfortable, inside has antibacterial, heat, moisture, anti UV, moisture regain in layer design: small, moisture resistance, 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good wear resistance; the outer layer in the high moisture regain, sweat orientation level. Keep in relatively dry, avoid in formation of wet and heat sensation. Functional fabrics with moisture absorption, breathable, cool, antibacterial, anti ultraviolet, discoloration, fa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为:把双层组织、透孔组织结合在一起,表层透孔时里层不透孔,里层透孔时表层不透空,形成一种立体结构面料;同时在面料的表层与里层分别采用功能性不同的纤维,形成表面抗紫外、变色、手感舒适,里层具有抗菌、导热、导湿、抗紫外、耐磨性好,导湿设计:里层回潮率较小,导湿性好、导热性好,外层回潮率大,有利于把里层汗液导向外层,保持里层相对的干爽,避免里层形成湿、热的感觉。具有吸湿、透气、凉爽、抗紫外、抗菌、变色、时尚的功能性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所述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把双层组织、透孔组织结合在一起,表层透孔时里层不透孔,里层透孔时表层不透空,形成一种立体结构面料;同时在面料的表层与里层分别采用功能性不同的纤维:所述表层:所述表层:经纱:一种光致变色粘胶长丝A,150D/72F;纬纱:一种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彩点丝,其中:光致变色粘胶长丝B为150D/72F。彩点为有色粘胶短纤维,彩点分布为:长度35mm,粗度为30%,间距为:200、300、600、450、250mm;光致变色粘胶长丝A、光致变色粘胶长丝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彩点:清梳联→二道FA311型并条机→FA458型粗纱机;彩点丝:FA507型细纱机→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清梳联:棉条定量为21g/5m,速度为150m/min;二道并条:定量为18.5g/5m,速度为350m/min;粗纱:定量为4.0g/10m,锭速为1100r/min;细纱:锭速为15000r/min,捻系数设计为280;络筒:速度为1200m/min;所述里层:经纱:石墨烯锦纶长丝,150D/72F,其中:纤维的石墨烯含量为0.2-2%;纬纱:石墨烯锦纶长丝与亲水性涤纶长丝并捻丝,亲水性涤纶含量15-50%,其中:石墨烯锦纶长丝纤维的石墨烯含量为0.2-2%;石墨烯锦纶长丝为100D/36F,亲水性涤纶长丝为50D/24F,捻系数为200-350;石墨烯锦纶长丝、亲水性涤纶长丝:先经过GD102型无捻并丝机并丝,再用TZ326型化纤倍捻机进行倍捻;并丝机:速度为为250m/min;倍捻机:锭速为8500r/min,捻系数设计为240。一种根据所述的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整浆选用XZJ300智能型整浆联合机生产,筒子架容量为1680只,最高浆丝速度为250m/min;本织物经纱有石墨烯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两种,他们对浆料的要求不同,两种经纱需要单独整经,整经浆纱完成后,再通过并轴机进行合并;石墨烯锦纶丝的整经:石墨烯锦纶丝一花72根,全幅68花,合计根数为4896根,筒子架的容量为1680只,整成3只经轴,配轴为1632*3;浆丝速度为180m/min,浆料配方为:PAM浆料65%,PVA205MB30%,抗静电剂SN3%,JFC2%;石墨烯锦纶丝的上浆率为8%,回潮率控制在3.5%,使用低温上浆,单浸单压工艺;使用低温上浆工艺,浆槽温度控制在35℃-45℃,浆槽对浆液不再进行加热,浆槽的温度由调浆桶内浆液的温度控制;光致变色粘胶长丝的整经:光致变色粘胶长丝的根数和石墨烯锦纶丝的根数一样,也是4896根,边纱为48根,选用18tex的棉纱作为边纱;光致变色粘胶长丝整成3轴,每轴16根边纱,每边各8根边纱,配轴为1648*3;浆丝速度为45m/min,浆料配方为:变性淀粉70%,PVA205MB浆料30%;上浆率控制在11%,回潮率控制在9%-10%;整经时的这两种丝的张力均控制在23cN;(2)并轴使用KB30并轴机,并轴速度为60m/min,并轴后要用分绞线将石墨烯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分开,方便穿综工取纱;(3)穿筘采用分区穿综,光致变色粘胶长丝穿在前区,使用1-8页综,石墨烯锦纶丝穿在后区,使用9-16页综,地组织穿综顺序为:(1,9,2,10,1,9,3,11,4,12,3,11)*6,(5,13,6,14,5,13,7,15,8,16,7,15)*6,每筘3入;(4)织造:选用GA747剑杆织机织制,织机转速为190r/min;开口时间:开口时间确定为2800;小双层梭口工艺:使用小双层梭口,将石墨烯锦纶丝综框动程调节块,下移两格,使石墨烯锦纶丝综框的动程增加,形成小双层梭口;后梁高度:选用中后梁,后梁高度为95mm,生产时要将后梁下移,增加上层经纱的张力,减少了上层经纱的下沉,对梭口清晰有利;引纬工艺:送剑进剑时为800,接纬剑退剑时间为2800;上机张力:使用中等上机张力,在两侧的张力重锤杆上各配置一只5kg的张力重锤,重锤的位置可以偏机后一些,减小织物的上机张力;送纬剑的夹持力:石墨烯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与短纤纱相比较,都比较光滑,在送纬剑的钳口中容易滑脱,因此生产过程中,要加大送纬剑钳口的夹持力。移动送纬剑钳口下方的海绵,可以改变钳口的夹持力的大小;储纬器弹簧片的夹持力: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都比较光滑,容易在储纱鼓上脱圈,因此生产时要加大储纬器弹簧片的夹持力,尽量避免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的脱圈;引纬张力:由于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容易从送纬剑钳口中滑脱,因此引纬张力要小。纬丝穿过纬纱检测装置时,不要经过压纱杆,减小引纬张力。作为优化:所述织物原料的选择:里层织物经纱选用150D/72F石墨烯锦纶丝,纬纱选用石墨烯锦纶长丝为100D/36F与亲水性涤纶长丝为50D/24F并捻丝,捻系数为200-350;表层织物,经纱选用150D/72F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变色前为粉色,变色后为海蓝色,纬纱长丝选用150D/72F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变色前为白色,变色后为水仙黄,彩点为红色粘胶短纤维,彩点分布为:长度35mm,粗度为30%,间距为:200、300、600、450、250mm。作为优化:所述织物的组织设计:织物组织选用双层透孔组织,表层组织,透孔和平纹织物交替出现;里层组织,同表层组织一样,透孔和平纹交替出现;表层组织透孔时里层组织为平纹,里层组织透孔时表层组织为平纹;表经、里经按1:1排列;纬纱排列为:[(表纬1,表纬2)*6,接结纬],接结纬的颜色要选和表纬、里纬相接近或相同。作为优化:织物的坯布规格,坯布幅宽154cm,坯布经密为640根/10cm,坯布纬密为460根/10cm,上机筘幅160cm,筘号205齿/10cm,边纱48根,全幅总经根数9840根,一花循环数为144根,全幅68花,地组织每筘3入,边组织每筘2入。作为优化:所述织物的成品规格:织物的成品幅宽为144cm,成品经密为684根/10cm,成品纬密为474根/10cm,整理幅缩率为6.5%,整理长缩率为3%,经织缩为6.7%,纬织缩为3.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为:把双层组织、透孔组织结合在一起,表层透孔时里层不透孔,里层透孔时表层不透空,形成一种立体结构面料;同时在面料的表层与里层分别采用功能性不同的纤维,形成表面抗紫外、多彩变色、时尚、吸湿、手感舒适,里层具有抗菌、导热、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把双层组织、透孔组织结合在一起,表层透孔时里层不透孔,里层透孔时表层不透空,形成一种立体结构面料;同时在面料的表层与里层分别采用功能性不同的纤维:所述表层:经纱:一种光致变色粘胶长丝A,150D/72F;纬纱:一种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彩点丝,短纤维间断包覆在长丝上形成彩点,其中:光致变色粘胶长丝B为150D/72F。彩点为有色粘胶短纤维,彩点分布为:长度35mm,粗度为30%,间距为:200、300、600、450、250mm;光致变色粘胶长丝A、光致变色粘胶长丝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彩点:清梳联→二道FA311型并条机→FA458型粗纱机;彩点丝:FA507型细纱机→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清梳联:棉条定量为21g/5m,速度为150m/min;二道并条:定量为18.5g/5m,速度为350m/min;粗纱:定量为4.0g/10m,锭速为1100r/min;细纱:锭速为15000r/min,捻系数设计为280;络筒:速度为1200m/min;所述里层:经纱:石墨烯锦纶长丝,150D/72F,其中:纤维的石墨烯含量为0.2‑2%;纬纱:石墨烯锦纶长丝与亲水性涤纶长丝并捻丝,亲水性涤纶含量15‑50%,其中:石墨烯锦纶长丝纤维的石墨烯含量为0.2‑2%;石墨烯锦纶长丝为100D/36F,亲水性涤纶长丝为50D/24F,捻系数为200‑350;石墨烯锦纶长丝、亲水性涤纶长丝:先经过GD102型无捻并丝机并丝,再用TZ326型化纤倍捻机进行倍捻;并丝机:速度为为250m/min;倍捻机:锭速为8500r/min,捻系数设计为2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把双层组织、透孔组织结合在一起,表层透孔时里层不透孔,里层透孔时表层不透空,形成一种立体结构面料;同时在面料的表层与里层分别采用功能性不同的纤维:所述表层:经纱:一种光致变色粘胶长丝A,150D/72F;纬纱:一种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彩点丝,短纤维间断包覆在长丝上形成彩点,其中:光致变色粘胶长丝B为150D/72F。彩点为有色粘胶短纤维,彩点分布为:长度35mm,粗度为30%,间距为:200、300、600、450、250mm;光致变色粘胶长丝A、光致变色粘胶长丝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彩点:清梳联→二道FA311型并条机→FA458型粗纱机;彩点丝:FA507型细纱机→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清梳联:棉条定量为21g/5m,速度为150m/min;二道并条:定量为18.5g/5m,速度为350m/min;粗纱:定量为4.0g/10m,锭速为1100r/min;细纱:锭速为15000r/min,捻系数设计为280;络筒:速度为1200m/min;所述里层:经纱:石墨烯锦纶长丝,150D/72F,其中:纤维的石墨烯含量为0.2-2%;纬纱:石墨烯锦纶长丝与亲水性涤纶长丝并捻丝,亲水性涤纶含量15-50%,其中:石墨烯锦纶长丝纤维的石墨烯含量为0.2-2%;石墨烯锦纶长丝为100D/36F,亲水性涤纶长丝为50D/24F,捻系数为200-350;石墨烯锦纶长丝、亲水性涤纶长丝:先经过GD102型无捻并丝机并丝,再用TZ326型化纤倍捻机进行倍捻;并丝机:速度为为250m/min;倍捻机:锭速为8500r/min,捻系数设计为240。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双层透孔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浆选用XZJ300型智能型整浆联合机生产,筒子架容量为1680只,最高浆丝速度为250m/min;本织物经纱有石墨烯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两种,他们对浆料的要求不同,两种经纱需要单独整经,整经浆纱完成后,再通过并轴机进行合并;石墨烯锦纶丝的整经:石墨烯锦纶丝一花72根,全幅68花,合计根数为4896根,筒子架的容量为1680只,整成3只经轴,配轴为1632*3;浆丝速度为180m/min,浆料配方为:PAM浆料65%,PVA205MB30%,抗静电剂SN3%,JFC2%;石墨烯锦纶丝的上浆率为8%,回潮率控制在3.5%,使用低温上浆,单浸单压工艺;使用低温上浆工艺,浆槽温度控制在35℃-45℃,浆槽对浆液不再进行加热,浆槽的温度由调浆桶内浆液的温度控制;光致变色粘胶长丝的整经:光致变色粘胶长丝的根数和石墨烯锦纶丝的根数一样,也是4896根,边纱为48根,选用18tex的棉纱作为边纱;光致变色粘胶长丝整成3轴,每轴16根边纱,每边各8根边纱,配轴为1648*3;浆丝速度为45m/min,浆料配方为:变性淀粉70%,PVA205MB浆料30%;上浆率控制在11%,回潮率控制在9%-10%;整经时的这两种丝的张力均控制在23cN;(2)并轴使用KB30并轴机,并轴速度为60m/min,并轴后要用分绞线将石墨烯锦纶丝和光致变色粘胶长丝分开,方便穿综工取纱;(3)穿筘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城瞿建新闫雪冰方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