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0009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包括上盖板、底盖板、中间培养层和盖子,底盖板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中间培养层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中间培养层设有低于侧壁的竖直贯通孔,中间培养层的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上盖板设有与贯通孔相匹配的颈口;底盖板与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中间培养层为若干个,由下至上贯通孔相对地依次气密连接,上盖板与最顶层的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颈口与贯通孔相对应;盖子与颈口螺纹连接,盖子的顶面设有开口,开口处复合有疏水膜。该多层细胞培养装置操作方便、培养面积更加可控,从而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一次性收获大量细胞,具有开创性和极高的市场前景。

A multilayer cell cultur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cell cul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op plate, bottom plate,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bottom plate cover culture, is box shaped top opening, middle layer culture is box shaped top opening, the middle lay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vertical train side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middle layer of culture the bottom surface is super hydrophilic surface treatment; upper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to match wit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neck; the bottom cover plate and the middle layer of culture airtight connection, middle layer into a plurality of culture, from the bottom through hole are relatively tight connection, on the top of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middle layer in vitro airtight connection, through hole and neck corresponding; cover with a neck screw connection, the to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mposite hydrophobic membrane. The multilayer cell culture device is easy to operate, the cultivation area is more controllable, so as to simplify the proces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lve the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 one-time harvest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pioneering and high market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近十几年来,由于生物制品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通过生物化学技术从动物组织获取生物制品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动物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来表达特定的蛋白、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及病毒疫苗制品已成为目前最普遍的技术。大规模的细胞培养已经成为了趋势。而在大规格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如生产效率不高、过程易污染而造成重在损失、细胞收获量不大等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细胞培养器皿和装置单位体积提供细胞生长的表面积小,细胞生长密度低,单次培养收获细胞数量少,而反复多次培养需花费大量材料、人工及时间,无法在同一细胞培养装置中同时培养多批或多株细胞;2)常规细胞培养皿、板和瓶难以培养半贴壁或难贴壁细胞,适合于诸如神经细胞类的难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包括上盖板、底盖板、中间培养层和盖子,底盖板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中间培养层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中间培养层设有低于侧壁的竖直贯通孔,中间培养层的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上盖板设有与贯通孔相匹配的颈口;底盖板与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中间培养层为若干个,由下至上贯通孔相对地依次气密连接,上盖板与最顶层的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颈口与贯通孔相对应;盖子与颈口螺纹连接,盖子的顶面设有开口,开口处复合有疏水膜。进一步地,底盖板的内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进一步地,底盖板侧壁顶缘沿水平向外延伸出一第一环缘,第一环缘向底盖板外侧壁延伸出若干第一斜肋。进一步地,底盖板的上侧壁顶缘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环形槽,中间培养层的顶面在与第一环形槽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肋,底盖板与最底层的中间培养层通过第一环形肋与第一环形槽的匹配而气密连接。进一步地,中间培养层的上侧壁顶缘设有开口朝上的设有第二环形槽,相邻的中间培养层通过第一环形肋与第二环形槽的相匹配而气密连接。进一步地,中间培养层侧壁顶缘沿水平向外延伸出一第二环缘,第二环缘向中间培养层外侧壁延伸出若干第二斜肋。进一步地,上盖板竖直向上延伸出围板。进一步地,上盖板顶面向围板延伸出第三斜肋。进一步地,上盖板顶面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肋。进一步地,围板与加强肋相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多层细胞培养装置配有可以通过改变中间培养层的数量,而可选择性地提高培养面积。可一次性培养大规模细胞,从而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一次性收获大量细胞。2、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级别的细胞培养,提升我国生物制品/制药和临床细胞治疗的过程集成技术和装备水平,具有开创性和极高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1、上盖板;11、颈口;111、限位缘;12、围板;13、第三斜肋;14、加强肋;2、底盖板;21、第一环缘;22、第一斜肋;23、第一环形槽;3、中间培养层;31、贯通孔;32、第二环缘;33、第二环形槽;34、第二斜肋;4、盖子;5、疏水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殊说明,所记载的“顶”、“底”、“上”、“下”等具有方位指示的词都应该理解为对附图的方位指示。所记载的“第一”、“第二”等理解为对相似部件的以示区别,而不应该理解为主次或从属关系。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板1、底盖板2、中间培养层3和盖子4,底盖板2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中间培养层3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如图2所示,中间培养层3设有低于侧壁的竖直贯通孔31,中间培养层3的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上盖板1上设有与贯通孔31相匹配的颈口11;底盖板2与中间培养层3气密连接,中间培养层3为若干个,由下至上贯通孔31相对地依次气密连接,上盖板1与最顶层的中间培养层3气密连接,颈口11与贯通孔31相对应;盖子4与颈口11螺纹连接,盖子4的顶面设有开口,开口处复合有疏水膜5。该多层培养装置由底盖板2、中间培养层3和上盖板1依次气密连接,形成各中间培养层3的培养环境相似、可大规模地培养细胞的培养装置。因中间培养层3的底面为经过超亲水处理的塑料面,所以,较大地提高了对半贴壁或难贴壁细胞培养的适用性。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超亲水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等离子处理。该多层培养装置中,中间培养层3的形状优选为矩形,贯通孔31优选为两个,分布矩形的两个相邻的角上;该多层培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1)打开盖子4,向颈口11灌入培养液,培养液沿着贯通孔31流入各中间培养层3;2)盖上盖子4,侧翻该多层培养装置;3)等培养液沿贯通孔31均匀地分布至各层后,再将该多层培养装置侧翻贯通孔31离开液面再翻转该多层培养装置至颈口朝上。该多层培养装置培养液的均匀简单,各中间培养层3的环境相近,适合于大规模培养。该多层培养装置可以进一步地,底盖板2的内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以提高底盖板2的亲水能力。为了方便如翻转、转移等操作,该多层培养装置可以进一步地,底盖板2侧壁顶缘沿水平向外延伸出一第一环缘21,第一环缘21向底盖板2外侧壁延伸出若干第一斜肋22。第一环缘21方便握持,而第一斜肋22可以加强第一环缘21的强度,防止第一环缘21受力脱落。该多层培养装置中,底盖板2、中间培养层3和上盖板1之间的气密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密封胶封等。如底盖板2的上侧壁顶缘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环形槽23,中间培养层3的顶面在第一环形槽23的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环形肋,底盖板2与最底层的中间培养层3通过第一环形肋与第一环形槽23的匹配而气密连接。中间培养层3的上侧壁顶缘设有开口朝上的设有第二环形槽33,相邻的中间培养层3通过第一环形肋与第二环形槽33的相匹配而气密连接。该多层培养装置,为了方便握持中间培养层3,中间培养层3侧壁顶缘沿水平向外延伸出一第二环缘32,第二环缘32向中间培养层3外侧壁延伸出若干第二斜肋34。第二环缘32方便握持,而第一斜肋22可以加强第二环缘32的强度,防止第二环缘32受力脱落。该多层培养装置,为了方便握持上盖板1,上盖板1竖直向上延伸出围板12。而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上盖板1的强度,上盖板1顶面向围板12延伸出第三斜肋13。再进一步地提高上盖板1的强度,上盖板1顶面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肋14。更进一步地,围板12与加强肋14相连接。该多层培养装置的盖子4与上盖板1的颈口11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螺接,而疏水膜5通过嵌合或粘接的方式复合于开口处。为了方便控制螺接的深度,颈品外壁设有限位缘11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底盖板、中间培养层和盖子,所述底盖板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所述中间培养层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所述中间培养层设有低于侧壁的竖直贯通孔,所述中间培养层的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所述上盖板设有与贯通孔相匹配的颈口;所述底盖板与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所述中间培养层为若干个,由下至上贯通孔相对地依次气密连接,所述上盖板与最顶层的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颈口与贯通孔相对应;所述盖子与所述颈口螺纹连接,所述盖子的顶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复合有疏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底盖板、中间培养层和盖子,所述底盖板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所述中间培养层呈顶面开口的盒体状,所述中间培养层设有低于侧壁的竖直贯通孔,所述中间培养层的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所述上盖板设有与贯通孔相匹配的颈口;所述底盖板与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所述中间培养层为若干个,由下至上贯通孔相对地依次气密连接,所述上盖板与最顶层的中间培养层气密连接,颈口与贯通孔相对应;所述盖子与所述颈口螺纹连接,所述盖子的顶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复合有疏水膜。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的内底面为超亲水处理面。3.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侧壁顶缘沿水平向外延伸出一第一环缘,所述第一环缘向底盖板外侧壁延伸出若干第一斜肋。4.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多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的上侧壁顶缘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环形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想元李慧伦李晓林王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