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及采用该混凝土的防开裂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968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包括以下组份:水泥270~290kg,水178~205kg,细骨料528~560kg,粗骨料1200~1350kg,泵送剂3.5~5.6 kg,膨胀剂27~32kg以及粉煤灰101~116k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防开裂的浇筑方法,步骤1:加入冰块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冰块的加入量为35~51Kg/m

Concrete and anti cracking pouring method using the concre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rete,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cement 270~290kg, water 178~205kg, 528~560kg fine aggregate, coarse aggregate 1200~1350kg, pumping agent 3.5~5.6 kg, 27~32kg expansive agent and fly ash 101~116kg.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oncrete anti cracking pouring method adopt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step 1: adding ice cubes to stir concrete, and the ice adding amount is 35~51K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及采用该混凝土的防开裂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以及混凝土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一般是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骨料,加水搅拌而成。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作用,会在混凝土内部释放大量的热量,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远高于外部环境温度,这样就使得混凝土与外界的温差过大,容易造成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开裂,严重影响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1m为大体积混凝土)来说,更加容易因为温差过大而开裂。现有技术中,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在凝固过程中的开裂问题,采用间断浇筑的方法,先浇筑一部分混凝土后,等先浇筑的混凝土凝固成型后,再浇筑下一部分混凝土。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在高度方向上出现层间拼缝,混凝土整体连贯性下降,容易出现混凝土层间滑移;另外,这样的浇筑方法由于需要数次等待混凝土凝固,浇筑周期较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还采用在混凝土内埋设水管(水管内不断通入冷水)的方式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以避免温差过大,虽然对混凝土开裂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水管往往会因为承受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重量而被压毁,然而由于人们不能看见混凝土内部情况,水管被压毁后,继续通入冷水,使得混凝土内部渗水,混凝土被稀释,混凝土甚至出现离析现象,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泥水化热较大,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技术问题;能够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保温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包括以下组份:水泥270~290份,水134~164份,细骨料528~560份,粗骨料1200~1350份,泵送剂3.5~5.6份,膨胀剂27~32份以及粉煤灰101~116份。优选的,所述膨胀剂为ZY膨胀剂。优选的,水泥286份,水188份,细骨料548份,粗骨料1260份,泵送剂4.2份,膨胀剂29份,粉煤灰10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混凝土的防开裂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入冰块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冰块的加入量冰块的加入量为35~51Kg/m3;步骤2: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持续不断的泵送至模腔内,并振捣均匀,直到浇捣完整个模腔。优选的,浇捣完成后在混凝土上表面覆盖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覆盖在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层;所述塑料薄膜层上覆盖有透气性遮盖物。优选的,在对混凝土搅拌前,先对细骨料以及粗骨料进行喷水降温。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覆盖在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层;所述塑料薄膜层上覆盖有透气性遮盖物。优选的,混凝土浇捣高度达到模腔高度的1/3时,形成底层混凝土,在底层混凝土内埋设第一测温器;混凝土浇捣高度大大模腔高度的2/3时,1/3高度到2/3高度之间的混凝土为中层混凝土,在中层混凝土内埋设第二测温器;混凝土浇捣满整个模腔时,2/3高度到混凝土上表面之间的混凝土为上层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内埋设第三测温器;混凝土上表面为表层混凝土,表层混凝土上安装第四测温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利用各测温器对各层混凝土进行测温;当出现相邻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有超过25℃的趋势时,对表层混凝土进行加温或降温处理。优选的,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连续测温15天,其中前7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7天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每天24小时连续测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的配比能够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水泥的保温性能,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别适用于浇筑大体积混凝土。2、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采用ZY膨胀剂,ZY膨胀剂属于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膨胀性结晶水代物—钙矾石,使混凝土早期产生适度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限制条件下,在混凝土中建立预压应力,这一预压应力可以大致抵消混凝土干缩时产生的拉应力,而且在混凝土凝固的中后期仍保持微弱的膨胀势头,以补偿混凝土冷缩,同时钙矾石结晶体不断填充混凝土内部的间隙,改善了混凝土的孔隙结构钢,提高了密实度,达到抗裂防渗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从混凝土配方上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配方,能够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减小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的温差;并且还使得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大大提高,由于保温性能的提高,混凝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混凝土层间温度差异过大引起的开裂。4、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浇筑方法还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上进行了改进:在入模前,即在将混凝土泵送入模腔前,先对混凝土加冰块进行搅拌,冰块的温度较低,能够吸收混凝土的水化热,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而减小混凝土与外界的温差。5、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入模温度较低,在30±5℃左右,与环境温度差异较小,混凝土入模后的前期阶段一个持续放热温度升高的过程,混凝土内的冰块能够吸收混凝土释放的热量,抑制混凝土的升温速度。在入模温度低,温度上升速度被抑制的双重作用下,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减小,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不易开裂。6、混凝土入模后的中后期,混凝土温度开始逐渐下降,由于混凝土自身的保温性能优良,混凝土散热速度慢,混凝土各层的温差减小,混凝土各层的热胀冷缩趋于同步,避免混凝土内部因温差引起的开裂。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1一种混凝土,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包括以下组份:水泥270kg,水134kg,细骨料528kg,粗骨料1200kg,泵送剂3.5kg,膨胀剂27kg以及粉煤灰10kg,所述膨胀剂为AEA膨胀剂。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混凝土浇筑桩筏基础,该基础为长方体结构,长19.7m,宽15.5m,高2.4m,环境平均气温为23℃,较为凉爽,按本专利技术的防开裂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入冰块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冰块的加入量44kg/m3;步骤2: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持续不断的泵送至模腔内,并振捣均匀,直到浇捣完整个模腔。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浇捣高度达到模腔高度的1/3时,形成底层混凝土,在底层混凝土内埋设第一测温器;混凝土浇捣高度大大模腔高度的2/3时,1/3高度到2/3高度之间的混凝土为中层混凝土,在中层混凝土内埋设第二测温器;混凝土浇捣满整个模腔时,2/3高度到混凝土上表面之间的混凝土为上层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内埋设第三测温器;混凝土上表面为表层混凝土,表层混凝土上安装第四测温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利用各测温器对各层混凝土进行测温;当出现相邻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有超过25℃的趋势时,对表层混凝土进行加温或降温处理。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连续测温15天,其中前7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7天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每天24小时连续测温。对浇筑完成后的桩筏基础进行连续测温的监测结果如表1表1单位℃从表1中可得,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测量次数为0时的温度)在40℃以下,混凝土上升到最高温度(测量次数为20次时)所需要的时间接近两天时间,降低了混凝土的升温速度;相邻混凝土层的温差不超过5℃,没有出现温差超过25℃的情况,混凝土温度分布均匀,能够避免热胀冷缩引起的开裂;混凝土各层的温度下降速度慢,根据表1计算得到:表层混凝土从温度66.3℃下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份:水泥270~290份,水134~164份, 细骨料528~560份, 粗骨料1200~1350份 ,泵送剂3.5~5.6 份 ,膨胀剂27~32份以及粉煤灰101~1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份:水泥270~290份,水134~164份,细骨料528~560份,粗骨料1200~1350份,泵送剂3.5~5.6份,膨胀剂27~32份以及粉煤灰101~1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为ZY膨胀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水泥286份,水188份,细骨料548份,粗骨料1260份,泵送剂4.2份,膨胀剂29份,粉煤灰105份。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的防开裂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入冰块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冰块的加入量为35~51Kg/m3;步骤2: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持续不断的泵送至模腔内,并振捣均匀,直到浇捣完整个模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开裂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混凝土搅拌前,先对细骨料以及粗骨料进行喷水降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开裂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荣肖基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渝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