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530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包括机体、中控机构、微型发电机构和飞行机构,微型发电机构包括扇叶、转轴、弹簧和第一发电组件,机体的下方设有第二发电组件,第一发电组件和第二发电组件均包括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包括移动线圈、两块电磁铁、整流器和蓄电池,播种机构包括储料箱、驱动组件、搅拌组件和出料管,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桨叶,搅拌组件包括蜗杆和搅拌桨,储料箱的内部设有开关机构。该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中,通过微型发电机构,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通过机体与第二发电组件的配合,实现了无人机发电,通过播种机构,增加了无人机的功能,提升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An intelligen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seed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seeding intelligent UAV, including control mechanism, micro organism,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flight mechanism, micro power gener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an blade, a rotating shaft, the spring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ponent, the body is arranged under second power components, the first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wer module includes power generation unit the power unit comprises a moving coil, and two electromagnets, rectifier and battery, the s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material storage box, a driving component, a stirring component and the discharge pipe, the drive assembly includes a second drive shaft,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blade assembly includes a worm and a stirring impeller, storag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switch mechanism. The intelligent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sowing drones, through the micro genera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UAV endurance, with the body and the second power components, the UAV power, through seeding mechanism, increased drone function, enhance the practicality of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通常大部分无人机仅用来进行拍摄工作,功能比较单一,浪费了很大的资源,而且无人机的续航问题也是一个问题,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包括机体、中控机构、微型发电机构和飞行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机体上,所述微型发电机构设置在机体的外周,所述飞行机构设置在机体的两侧,所述微型发电机构和飞行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微型发电机构包括扇叶、转轴、弹簧和第一发电组件,所述扇叶位于机体的外部且均匀设置在转轴的外周,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机体的内部且通过弹簧与机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机体的下方设有第二发电组件,所述第一发电组件和第二发电组件均包括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移动线圈、两块电磁铁、整流器和蓄电池,所述移动线圈位于两块电磁铁之间,两块电磁铁的极性相反,所述移动线圈在移动的过程中切割电磁铁的磁感线,所述移动线圈通过整流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机体的下方设有连接线,所述机体通过连接线与第二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连接;需要发电时,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一桨叶旋转,无人机带着连接线起飞,由于高空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当无人机飞到一定高度时,飞行机构不再工作,此时,无人机类似风筝一样通过连接线依靠风力浮在空中,无人机依靠机体周身的微型发电机构进行风力发电,供给自身,提高了续航能力,同时,连接线下端和第二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连接,连接线会带动移动线圈一上一下的移动,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经过整流器后输入蓄电池。并且,无人机根据红外线测距仪检测离地面的高度,使无人机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所述机体的下方还设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储料箱、驱动组件、搅拌组件和出料管,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机体的下方且驱动搅拌组件在储料箱的内部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轴、第一齿轮和若干第二桨叶,所述第二桨叶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轴的外周,所述第二驱动轴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蜗杆和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储料箱的内部且均匀设置在蜗杆的外周,所述蜗杆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的一侧且与第一齿轮匹配;所述出料管设置在储料箱的下方,所述储料箱的内部还设有开关机构。当需要进行播种时,启动无人机,由于风力,若干的第二桨叶会开始旋转,第二桨叶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与第二驱动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也会随之转动,因为第一齿轮和蜗杆一端匹配,故蜗杆开始转动,带动蜗杆另一端的搅拌桨转动,这样就对储料箱里的种子进行了均匀搅拌。此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连杆转动,因为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杆与密封盖传动连接,故第三连杆通过限位套管实现了水平移动,带动密封盖进行开关。作为优选,所述开关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驱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密封盖,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三驱动轴与第一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三驱动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杆与密封盖传动连接,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储料箱和出料管的连接处。作为优选,为了使密封盖水平移动,所述第三连杆的外周套设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固定在储料箱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飞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和若干第一桨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与各第一桨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桨叶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一驱动轴的外周。作为优选,为了控制飞行高度,所述机体的下方还设有红外线测距仪。作为优选,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显示界面、控制按键、状态指示灯和PLC,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状态指示灯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能够远程遥控,所述机体的内部还设有天线,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观察方便,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作为优选,为了能够手动控制,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燃烧,所述机体的阻燃等级为V-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中,通过微型发电机构,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通过机体与第二发电组件的配合,实现了无人机发电,通过播种机构,增加了无人机的使用功能,这些都提升了无人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的飞行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的机体与第二发电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的播种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的开关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体,2.中控机构,3.微型发电机构,4.飞行机构,5.第一电机,6.第一驱动轴,7.第一桨叶,8.红外线测距仪,9.播种机构,10.连接线,11.移动线圈,12.电磁铁,13.整流器,14.蓄电池,15.第二桨叶,16.第一齿轮,17.第二驱动轴,18.蜗杆,19.出料管,20.储料箱,21.搅拌桨,22.第二电机,23.第三驱动轴,24.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第三连杆,27.限位套管,28.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包括机体1、中控机构2、微型发电机构3和飞行机构4,所述中控机构2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设置在机体1的外周,所述飞行机构4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和飞行机构4均与中控机构2电连接;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包括扇叶、转轴、弹簧和第一发电组件,所述扇叶位于机体1的外部且均匀设置在转轴的外周,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且通过弹簧与机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有第二发电组件,所述第一发电组件和第二发电组件均包括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移动线圈11、两块电磁铁12、整流器13和蓄电池14,所述移动线圈11位于两块电磁铁12之间,两块电磁铁12的极性相反,所述移动线圈11在移动的过程中切割电磁铁12的磁感线,所述移动线圈11通过整流器13与蓄电池14电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有连接线10,所述机体1通过连接线10与第二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11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11连接;需要发电时,第一电机5启动,带动第一桨叶7旋转,无人机带着连接线10起飞,由于高空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当无人机飞到一定高度时,飞行机构4不再工作,此时,无人机类似风筝一样通过连接线10依靠风力浮在空中,无人机依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中控机构(2)、微型发电机构(3)和飞行机构(4),所述中控机构(2)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设置在机体(1)的外周,所述飞行机构(4)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和飞行机构(4)均与中控机构(2)电连接;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包括扇叶、转轴、弹簧和第一发电组件,所述扇叶位于机体(1)的外部且均匀设置在转轴的外周,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且通过弹簧与机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有第二发电组件,所述第一发电组件和第二发电组件均包括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移动线圈(11)、两块电磁铁(12)、整流器(13)和蓄电池(14),所述移动线圈(11)位于两块电磁铁(12)之间,两块电磁铁(12)的极性相反,所述移动线圈(11)在移动的过程中切割电磁铁(12)的磁感线,所述移动线圈(11)通过整流器(13)与蓄电池(14)电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有连接线(10),所述机体(1)通过连接线(10)与第二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11)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11)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还设有播种机构(9),所述播种机构(9)包括储料箱(20)、驱动组件、搅拌组件和出料管(19),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机体(1)的下方且驱动搅拌组件在储料箱(20)的内部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轴(17)、第一齿轮(16)和若干第二桨叶(15),所述第二桨叶(15)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轴(17)的外周,所述第二驱动轴(17)与第一齿轮(16)同轴设置;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蜗杆(18)和若干搅拌桨(21),所述搅拌桨(21)位于储料箱(20)的内部且均匀设置在蜗杆(18)的外周,所述蜗杆(18)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16)的一侧且与第一齿轮(16)匹配;所述出料管(19)设置在储料箱(20)的下方,所述储料箱(20)的内部还设有开关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且能够播种的智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中控机构(2)、微型发电机构(3)和飞行机构(4),所述中控机构(2)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设置在机体(1)的外周,所述飞行机构(4)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和飞行机构(4)均与中控机构(2)电连接;所述微型发电机构(3)包括扇叶、转轴、弹簧和第一发电组件,所述扇叶位于机体(1)的外部且均匀设置在转轴的外周,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且通过弹簧与机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有第二发电组件,所述第一发电组件和第二发电组件均包括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移动线圈(11)、两块电磁铁(12)、整流器(13)和蓄电池(14),所述移动线圈(11)位于两块电磁铁(12)之间,两块电磁铁(12)的极性相反,所述移动线圈(11)在移动的过程中切割电磁铁(12)的磁感线,所述移动线圈(11)通过整流器(13)与蓄电池(14)电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有连接线(10),所述机体(1)通过连接线(10)与第二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11)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发电组件的移动线圈(11)连接;所述机体(1)的下方还设有播种机构(9),所述播种机构(9)包括储料箱(20)、驱动组件、搅拌组件和出料管(19),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机体(1)的下方且驱动搅拌组件在储料箱(20)的内部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轴(17)、第一齿轮(16)和若干第二桨叶(15),所述第二桨叶(15)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轴(17)的外周,所述第二驱动轴(17)与第一齿轮(16)同轴设置;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蜗杆(18)和若干搅拌桨(21),所述搅拌桨(21)位于储料箱(20)的内部且均匀设置在蜗杆(18)的外周,所述蜗杆(18)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16)的一侧且与第一齿轮(16)匹配;所述出料管(19)设置在储料箱(20)的下方,所述储料箱(20)的内部还设有开关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雷凌广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