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仕平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21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缠绕机压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向轴相匹配的推板导向孔;第二导向轴一端从上至下穿过推板导向孔后与推板的顶部相固定连接;轴承孔内插设固定有轴承;凸轴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推板驱动机构一端与推板的顶部相铰接;推板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横梁的靠近立柱一侧相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通过推板驱动机构驱动推板,使推板沿第二导向轴的方向升降;实现对货物压顶,横梁无需升降运动,而且横梁的受力不再集中在末端,降低横梁所受的弯曲应力,使横梁的横截面可以做得更细,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降低整机的重心,使缠绕机使用更稳定,简化立柱内部结构,使维修更方便。

The winding machine with a cop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pping technology winding machine,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winding machine with a coping mechanism, the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of the guide hole push is matched with second guide shaft; second guide shaft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the push plate and push plate guide hole after the to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hole; the interpolation is fixed with a bearing; the convex shaft inserted and fixed on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a push plate driving mechanism is hinged with the top end of the push plate; one side near the column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sh plate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When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the push plat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push plate, the lifting direction of the push plate along the second guide shaft; to realize the goods / beam without lifting movement, and the loading of the beam is no longer focused on the end, reduce the bending stress of beam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beam can be made with more details, not only cost savings, but also reduce the gravity of the machine, the winding machine more stable, simplify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olumn, make maintenance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
本技术涉及缠绕机压顶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
技术介绍
货物在转移运输过程中需要在其外围用薄膜缠绕,通过薄膜缠绕保护货物不松散掉落。在货物上缠绕薄膜需要缠绕机,薄膜缠绕机缠绕均匀,而且对货物包裹质量好。在货物缠膜前,需要把货物堆叠在缠绕机的转盘上,然后通过控制压顶机构调节压顶板的高度,使压顶板压在货物的顶部,防止在缠膜时,货物与转盘打滑。但现今的压顶机构通过调节整个压顶横梁的高度,进行调节;一般压顶的部分设置在横梁的末端位置,所以压顶时,力矩较大,横梁的强度要求大,所以横梁一般重量较大,需要驱动横梁的驱动设备需要较大的功率,增加了整机成本;而驱动结构一般安装在立柱的内部,使得立柱的内部结构变得复杂,维修极为麻烦。故有必要对现有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它包括有立柱、横梁、转盘、第二导向轴、推板、压板和推板驱动机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缠绕模架;所述立柱的顶部与横梁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向轴相匹配的推板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轴一端从上至下穿过推板导向孔后与推板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插设固定有轴承;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凸轴;所述凸轴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所述压板设置在转盘的正上方;所述推板驱动机构一端与推板的顶部相铰接;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横梁的靠近立柱一侧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导向板、第一导向轴、连接块和连杆;所述气缸和导向板均固定在横梁的底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推板导向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与第一导向轴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另一端穿过推板导向孔后与连接块相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连接块相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推板的顶部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底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轴的横截面为“工”字形状、“T”字形状、矩形状、梯形状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向轴相匹配的推板导向孔;第二导向轴一端从上至下穿过推板导向孔后与推板的顶部相固定连接;轴承孔内插设固定有轴承;凸轴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压板设置在转盘的正上方;推板驱动机构一端与推板的顶部相铰接;推板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横梁的靠近立柱一侧相固定连接。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推板驱动机构驱动推板,使推板沿第二导向轴的方向升降;实现对货物压顶,横梁无需升降运动,而且横梁的受力不再集中在末端,降低横梁所受的弯曲应力,使横梁的横截面可以做得更细,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降低整机的重心,使缠绕机使用更稳定,简化立柱内部结构,使维修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板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缠绕模架;3、气缸;4、横梁;401、推板导向孔;5、导向板;501、导向孔;6、第一导向轴;7、转盘;8、第二导向轴;9、连接块;10、连杆;11、推板;12、轴承;13、压板;1301、凸轴;14、压力传感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它包括有立柱1、横梁4、转盘7、第二导向轴8、推板11、压板13和推板驱动机构;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缠绕模架2;缠绕模架2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在立柱1上做升降运动,实现对产品的缠膜;所述立柱1的顶部与横梁4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横梁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向轴8相匹配的推板导向孔401;所述第二导向轴8一端从上至下穿过推板导向孔401后与推板11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推板11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插设固定有轴承12;所述压板13的顶部设置有凸轴1301;所述凸轴1301插入固定在轴承12的内圈中;所述压板13设置在转盘7的正上方;所述推板驱动机构一端与推板1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横梁4的靠近立柱1一侧相固定连接;通过推板驱动机构驱动推板11,使推板11沿第二导向轴8的方向升降;实现对货物压顶,横梁4无需升降运动,而且横梁4的受力不再集中在末端,降低横梁4所受的弯曲应力,使横梁4的横截面可以做得更细,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降低整机的重心,使缠绕机使用更稳定,简化立柱1内部结构,使维修更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3、导向板5、第一导向轴6、连接块9和连杆10;所述气缸3和导向板5均固定在横梁4的底部;所述导向板5上设置有推板导向孔401;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端与第一导向轴6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6另一端穿过推板导向孔401后与连接块9相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0一端与连接块9相铰接;连杆10另一端与推板11的顶部相铰接;通过气缸3驱动,使第一导向轴6沿推板导向孔401直线运动,连杆10与连接块9之间的铰接点做直线运动的同时,连杆10绕连杆10与连接块9之间的铰接点摆动,最终实现推动推板11升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板13的底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片14;压力传感片14跟电控板连接,在调试的时,设定一个压力值;工作时,当压力传感片14检测到压板13压在产品上的压力等于压力值时,推板驱动机构停止运动,防止压板13过大时,压坏货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导向轴8的横截面为“工”字形状、“T”字形状、矩形状、梯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气缸驱动,使第一导向轴沿推板导向孔直线运动,连杆与连接块之间的铰接点做直线运动的同时,连杆绕连杆与连接块之间的铰接点摆动,当压力传感片检测到压板压在产品上的压力等于压力值时,气缸停止运动;实现对货物压顶,横梁无需升降运动,而且横梁的受力不再集中在末端,降低横梁所受的弯曲应力,使横梁的横截面可以做得更细,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降低整机的重心,使缠绕机使用更稳定,简化立柱内部结构,使维修更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它包括有立柱(1);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缠绕模架(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横梁(4)、转盘(7)、第二导向轴(8)、推板(11)、压板(13)和推板驱动机构;所述立柱(1)的顶部与横梁(4)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横梁(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向轴(8)相匹配的推板导向孔(401);所述第二导向轴(8)一端从上至下穿过推板导向孔(401)后与推板(11)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推板(11)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插设固定有轴承(12);所述压板(13)的顶部设置有凸轴(1301);所述凸轴(1301)插入固定在轴承(12)的内圈中;所述压板(13)设置在转盘(7)的正上方;所述推板驱动机构一端与推板(1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横梁(4)的靠近立柱(1)一侧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压顶机构的缠绕机,它包括有立柱(1);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缠绕模架(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横梁(4)、转盘(7)、第二导向轴(8)、推板(11)、压板(13)和推板驱动机构;所述立柱(1)的顶部与横梁(4)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横梁(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向轴(8)相匹配的推板导向孔(401);所述第二导向轴(8)一端从上至下穿过推板导向孔(401)后与推板(11)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推板(11)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插设固定有轴承(12);所述压板(13)的顶部设置有凸轴(1301);所述凸轴(1301)插入固定在轴承(12)的内圈中;所述压板(13)设置在转盘(7)的正上方;所述推板驱动机构一端与推板(1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横梁(4)的靠近立柱(1)一侧相固定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仕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