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及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19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可以良好地对变冷的库内进行升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51R),所述冷媒回路(51R)包含库内热交换器(5)和库外热交换器(3)。库外热交换器(3)具有:第1库外热交换器(3A)和第2库外热交换器(3B);第1配管路径(L3),其连接第1库外热交换器(3A)与第2库外热交换器(3B),并只允许从第1库外热交换器(3A)流向第2库外热交换器(3B);及,第1减压器(7),其配设于第1配管路径(L3)上;并且,冷媒回路(51R),进一步具备:第2配管路径(L8、L9),其连接库内热交换器(5)与第1库外热交换器(3A);及,旁路路径(BP),其连接第2配管路径(L8、L9)、第1配管路径(L3)中的第1减压器(7)及第2库外热交换器(3B)之间,且配设有开闭阀(61V)与第2减压器(62)。

Operation method of refrigerat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ing device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refrigerating device, which can well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oling chamb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refrigera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refrigerant circuit (51R), and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51R) comprises a storehouse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5) and an outside heat exchanger (3). The library has a heat exchanger (3): first bas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3A) and second bas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3B); first (L3), piping path connecting the first bas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3A) and second bas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3B), and only allowed from th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first base 3A) to the second bas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3B); and first, the regulator (7),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ipe path (L3); and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51R), further comprising: second (L8, L9) piping path, the connection exchanger (5) and first Cunege library the heat exchanger (3A); and a bypass path (BP),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ing path (L8, L9), first (L3) first piping path regulator in (7) and 2 base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3B), and is equipped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valve (61V) and regulator (second 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冻装置及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冻装置及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选择性地执行冷却运转与升温运转的冷冻装置与此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已知的冷冻车,其装载有一种冷冻装置,所述冷冻装置不仅能够对库内进行冷却还可以进行升温。此冷冻车由于能够以最佳温度运输库内所收纳的货物(生鲜品等),而不受室外空气温度影响,因此,可以用于例如向便利店等店铺配送商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38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将专利文献1所述的具备冷冻装置的冷冻车用于向便利店等店铺进行配送时,在日本的酷暑这样的外部空气为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预想会发生以下的配送效率下降的情况。配送作业中,在配送中心,向冷冻车的预先冷却的库内,装入已载有货物(生鲜品等)的托盘(Tray),并以适温状态配送至店铺。然后,将货物交付至店铺后,将空的托盘带回配送中心。此时,库内是以变冷的状态直接返回,当打开库门以便装入下一批货物时,流入库内的高温高湿的外部空气接触到变冷的托盘,托盘上可能会产生结露。托盘上一旦产生结露,就会给货物的装入带来麻烦,导致配送效率下降。因此,期望能够在返回至配送中心的途中,预先对在店铺配货时利用冷却运转而被冷却后的库内进行升温运转,使其在返回时达到不会产生结露的程度的温度,这样,即便外部空气为高温高湿,也不会因托盘上的结露而导致配送效率下降。也就是说,期望装载在冷冻车上的冷冻装置,可以对充分变冷后的库内进行迅速升温。然而,专利文献1所述的冷冻装置,一旦从冷却运转模式切换至升温运转模式,利用库内热交换器冷却并冷凝后的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将会流入作为过冷热交换器而发挥作用的第1库外热交换器内。这里,像酷暑期的午后这样的室外空气温度显著较高的情况下,至少第1库外热交换器由于外部空气而被加热,温度比平时高很多。因此,流入至第1库外热交换器内的液态冷媒容易沸腾而气化,可能无法充分通过往下游的第2库外热交换器去的膨胀阀。如果冷媒无法通过膨胀阀,可以预想在冷媒回路中循环的冷媒的量减少,而进入负压运转状态,导致升温能力下降。也就是说,可能无法进行良好的升温,并导致上述的配送效率下降。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及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所述冷冻装置可以良好地对变冷的库内进行升温。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构造、顺序。1)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含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所述冷冻装置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对配设有前述库内热交换器的库室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与对前述库室进行升温的升温运转,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库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外热交换器和第2库外热交换器;第1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并只允许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流向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及,第1减压器,其配设于前述第1配管路径上;并且,所述冷媒回路具备:第2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及,旁路路径,其连接前述第2配管路径、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减压器及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之间,且配设有开闭阀与第2减压器。2)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第1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流动的冷媒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减压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及,控制部,其基于利用前述第1温度传感器测定的第1温度、及利用前述第2温度传感器测定的第2温度,来控制前述开闭阀的开闭动作。3)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含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所述冷冻装置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对配设有前述库内热交换器的库室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与对前述库室进行升温的升温运转,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库内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内热交换器及第2库内热交换器;前述库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外热交换器和第2库外热交换器;第1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并只允许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流向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及,第1减压器,其配设于前述第1配管路径上;并且,所述冷媒回路具备:第2配管路径,其一端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另一端侧在分支部处分支并连接前述第1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内热交换器;及,旁路路径,其连接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的的前述分支部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之间、及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减压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之间,且配设有开闭阀与第2减压器。4)如3)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第1温度传感器和第2温度传感器,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测定在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分支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所述第2温度传感器测定在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2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分支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第3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减压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及,控制部,其基于分别利用前述第1~第3温度传感器测定的第1~第3温度,来控制前述开闭阀的开闭动作。5)如3)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具备:第1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的前述分支部与前述第1库内热交换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减压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及,控制部,其基于分别利用前述第1温度传感器和第2温度传感器测定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来控制前述开闭阀的开闭动作。6)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前述库外热交换器具备翅片,所述翅片跨越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而连接。7)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在前述第2减压器流通的冷媒的量比在前述第1减压器流通的冷媒的量更多。8)一种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使如2)或5)所述的冷冻装置运转,所述运转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1判定步骤,其在执行前述升温运转的过程中,判定从前述第1温度减去前述第2温度后的值是否低于正特定值且经过特定经过时间;开阀步骤,其在前述第1判定步骤中,当判定为已经过时,使前述开闭阀为开状态;第2判定步骤,其在前述开阀步骤后,判定从前述第1温度减去前述第2温度后的值是否为前述特定值以上;及,闭阀步骤,其在前述第2判定步骤中,当判定为前述特定值以上时,使前述开闭阀为闭状态。9)一种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使如4)所述的冷冻装置运转,所述运转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1判定步骤,其在执行前述升温运转的过程中,判定从前述第1温度减去前述第3温度后的值、及从前述第2温度减去前述第3温度后的值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低于正特定值且经过特定的经过时间;开阀步骤,其在前述第1判定步骤中,当判定为已经过时,使前述开闭阀为开状态;第2判定步骤,其在前述开阀步骤后,判定从前述第1温度减去前述第3温度后的值、及从前述第2温度减去前述第3温度后的值这两者是否为前述特定值以上;及,闭阀步骤,其在前述第2判定步骤中,当判定为前述特定值以上时,使前述开闭阀为闭状态。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即可以良好地对变冷的库内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冻装置及冷冻装置的运转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含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所述冷冻装置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对配设有前述库内热交换器的库室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与对前述库室进行升温的升温运转,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库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外热交换器和第2库外热交换器;第1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并只允许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流向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及,第1减压器,其配设于前述第1配管路径上;并且,所述冷媒回路具备:第2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及,旁路路径,其连接前述第2配管路径、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减压器及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之间,且配设有开闭阀与第2减压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2 JP 2016-0857321.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含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所述冷冻装置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对配设有前述库内热交换器的库室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与对前述库室进行升温的升温运转,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库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外热交换器和第2库外热交换器;第1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并只允许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流向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及,第1减压器,其配设于前述第1配管路径上;并且,所述冷媒回路具备:第2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及,旁路路径,其连接前述第2配管路径、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减压器及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之间,且配设有开闭阀与第2减压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第1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流动的冷媒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在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1减压器之间流动的冷媒的温度;及,控制部,其基于利用前述第1温度传感器测定的第1温度、及利用前述第2温度传感器测定的第2温度,来控制前述开闭阀的开闭动作。3.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含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所述冷冻装置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对配设有前述库内热交换器的库室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与对前述库室进行升温的升温运转,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库内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内热交换器和第2库内热交换器;前述库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库外热交换器和第2库外热交换器;第1配管路径,其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并只允许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流向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及,第1减压器,其配设于前述第1配管路径上;并且,所述冷媒回路具备:第2配管路径,其一端连接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另一端侧在分支部处分支并连接前述第1库内热交换器与前述第2库内热交换器;及,旁路路径,其连接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的前述分支部与前述第1库外热交换器之间、及前述第1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减压器与前述第2库外热交换器之间,且配设有开闭阀与第2减压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第1温度传感器和第2温度传感器,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测定在前述第2配管路径中的前述第1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野博之增野谦
申请(专利权)人:东普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