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187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至少两组储存罐,每组储存罐上均连通有输送泵,输送泵与储存罐之间设置有输入管且两者通过输入管连通,而且每个输送泵上还连通有输出管,该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还包括辅助上料管,辅助上料管上设置有支管,辅助上料管通过支管与输入管连通,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支管与输入管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和输送泵之间,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达到了上料装置其中一个泵损坏后不容易影响生产效率的目的。

Feeding device for concrete additi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of concrete additiv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t least two groups of storage tanks, each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a pump, an input tube and the input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ump and a storage tank, and each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pipe. Concrete additive feeding device also comprises an auxiliary feeding pipe, auxiliary feed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branch pipe, auxiliary feeding tube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branch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the inpu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alve, pipe and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put at the first valve and pump,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second, reached on the feeding device of a pump after the damage is not likely to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混凝土时,将各种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其中混凝土中需要加入少量的呈液体的辅料,这些液体通常存放在添加剂上料装置的储液罐中,通常出液管中的液体经管路通过泵将辅料泵送至添加处。而在使用过程中,在其中一个泵损坏后需要对泵进行检修或者更换,这样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其中一个泵损坏后不容易影响生产效率的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储存罐,每组储存罐上均连通有输送泵,输送泵与储存罐之间设置有输入管且两者通过输入管连通,而且每个输送泵上还连通有输出管,该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还包括辅助上料管,辅助上料管上设置有支管,辅助上料管通过支管与输入管连通,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支管与输入管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和输送泵之间,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料时,其中一个储存罐管损坏时,可以经由辅助上料管将原料通过相邻的输送泵进行输送,这样在临时情况下,无需输送泵检修或者更换后再开始工作,不容易影响生产的效率。较佳的,辅助上料管上连通有排液口,排液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输送不同储存罐中的原料时,可以通过排液口排空辅助上料管中的液体,不容易使的上料的配比出现太大的误差。较佳的,辅助上料管向排液口一侧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辅助上料管中的液体排出。较佳的,辅助上料管上还设置有冲洗口,冲洗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冲洗口中可以通入冲洗液,对辅助上料管进行冲洗,使得辅助上料管中不容易有原料残料。较佳的,输出管的底端连通有换液管,换液管处设置有第五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输入的液体时,方便输出管中原液体的排出。较佳的,输送泵、输入管和输出管外均包裹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管道进行保温,使得管道内的原料不容易结冻。较佳的,保温层进行包括时保温层的边缘相互层叠,层叠处的外侧设置有压持板,压持板通过螺栓与保温层的边缘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对接处的密封性较好,使得保温效果更好。较佳的,压持板呈圆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持板对层叠处的压持更加的紧密,进步提高保温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料装置其中一个泵损坏后不容易影响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道包裹保温层后的剖视图。图中,1、储存罐;11、一号罐;12、二号罐;13、三号罐;2、辅助上料管;21、冲洗口;22、第四阀门;23、拍液口;24、第三阀门;3、输入管;31、第一阀门;4、输出管;5、支管;51、第二阀门;6、换液管;61、第五阀门;7、输送泵;8、保温层;9、压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储存罐1,图示中一三组为例,可以分别为一号罐11、二号罐12和三号罐13,每个储存罐1上均通过输入管3连通有输送泵7,每个输送泵7上还连通有输出管4,通过输出管4将原料输入置搅拌机中。在储存罐1的侧方设置有辅助上料管2,辅助上料管2上连通有支管5,通过支管5分别和一号罐11、二号罐12和三号罐13的输入管3连通,在输入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支管5与输入管3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31和输送泵7之间,支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1。作为优选,辅助上料管2上连通有排液口,排液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24。辅助上料管2向排液口一侧倾斜设置。辅助上料管2上还设置有冲洗口21,冲洗口21处设置有第四阀门22。输出管4的底端连通有换液管6,换液管6处设置有第五阀门61。在其中一个输送泵7出现问题时,已一号罐11的输送泵7出现为题为例,就可使用二号罐12的输送泵7(或三号罐13的输送泵7)进行输送一号罐11中的原料,具体的步骤可以如下,等二号罐12的原料输入完毕,关闭二号罐12的第一阀门31,可以通过第五阀门61先排空输出管4,之后打开一号罐11上的第一阀门31,关闭三号罐13的第一阀门31,打开支管5上的第二阀门51,即可通过二号罐12的输送泵7进行输送。当然,在输送泵7、输入管3和输出管4外均包裹有保温层8。结合图2,保温层8进行包括时保温层8的边缘相互层叠,层叠处的外侧设置有压持板9,压持板9通过螺栓与保温层8的边缘固接,压持板9的截面可以呈圆弧形。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储存罐(1),每组储存罐(1)上均连通有输送泵(7),输送泵(7)与储存罐(1)之间设置有输入管(3)且两者通过输入管(3)连通,而且每个输送泵(7)上还连通有输出管(4),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还包括辅助上料管(2),辅助上料管(2)上设置有支管(5),辅助上料管(2)通过支管(5)与输入管(3)连通,输入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支管(5)与输入管(3)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31)和输送泵(7)之间,支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储存罐(1),每组储存罐(1)上均连通有输送泵(7),输送泵(7)与储存罐(1)之间设置有输入管(3)且两者通过输入管(3)连通,而且每个输送泵(7)上还连通有输出管(4),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还包括辅助上料管(2),辅助上料管(2)上设置有支管(5),辅助上料管(2)通过支管(5)与输入管(3)连通,输入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支管(5)与输入管(3)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31)和输送泵(7)之间,支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上料管(2)上连通有排液口,排液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添加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