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759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该装置应能根据需要将热交换的两种液体流道进行换相,以清除流道内壁产生的结疤,并能保持换相后装置上两种液体的进出始终点保持不变;还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换向阀以及为两种液体分别配置的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与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左侧接口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左侧接口相连通,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与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右侧接口以及第二流道右侧接口相连通。

Energy saving device for plate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exchanger.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heat exchanger of energy saving device, the device can be two kinds of liquid flow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heat exchange of the commutation, to clear the channel wall of scar, and can keep the commutation device after two kinds of liquid and the beginning point and the end point remained unchanged;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operation conveni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e heat exchanger efficiency energy-saving device, including two groups of the same structure valve and two entrance for two kinds of liqui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nd two export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reversing valve and the first valve first entrance entrance second respectively and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of the first passage of the interface on the left and the second runner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terface on the left, second valve and second valve first entrance entrance channel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second interfa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econd channel interface connected to the r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是一种换热器的增效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种分的精液降温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母液进行热交换的,精液与母液进入换热器的空腔内,在各自的流道内与金属板壁在流动的状态下均匀接触,精液中的硅铝酸钠、硅铝酸钙等随温度条件变化,使其处于不安全状态,容易析出,并粘附在金属板壁表面形成结疤,换热器内腔产生结疤后,不仅降低了精母液的热量交换效率,增加能量消耗,影响正常生产;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要去除结疤通常采用停车碱洗、酸洗甚至拆解清理,工人劳动强度大、费用高,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该装置应能根据需要将热交换的两种液体流道进行换相,以清除流道内壁产生的结疤,并能保持换相后装置上两种液体的进出始终点保持不变;还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换向阀以及为两种液体分别配置的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与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左侧接口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左侧接口相连通,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与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右侧接口以及第二流道右侧接口相连通。所述换向阀包括通过管道首尾相通形成循环通道的阀体、布置在阀体左右两侧的进口和出口以及布置在阀体上下两侧的两个出入口;所述的进口和出口部位均对称且间隔一定距离地设置着上阀座和下阀座,另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且带有双向阀瓣的阀杆,所述的双向阀瓣与上阀座和下阀座相适合,以实现关闭上阀座的同时打开下阀座、或者关闭下阀座的同时打开上阀座的作业。所述双向阀瓣位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所述阀杆的底端可竖直运动地定位在上阀座的中央部位且与所述双向阀瓣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竖直往上伸展至阀体外部后,再与所述的动力机构形成传动链。所述的动力机构为包括油缸的油泵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对热交换的两种液体流道实现有效换相;应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时,可对调换热器中母液与精液的输送路线,利用母液将原精液流道内壁产生的结疤(结垢)清洗掉,有效避免了管道内部结垢增加,显著提高了精、母液热交换效率,节约能源,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容易产生结垢现象的液体热交换装置中;此外,本技术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较为方便,运行成本也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所示的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并且两种液体分别配置了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每种液体均单独配置了入口和出口)。这两组换向阀分别通过管道形成的流道(第一流道18、第二流道19)与板式换热器20接通;具体接法是: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8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左侧接口20-2相连通,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0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左侧接口20-1相连通;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12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右侧接口20-3相连通,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4与第二流道右侧接口20-4相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中,由管道绕制的而成的阀体1首尾相通形成循环通道,第一液体进口3和第二液体出口9分别布置在阀体左侧和右侧,两个出入口(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8和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0)则分别布置在阀体的上侧和下侧。第二换向阀的结构类同:由管道绕制的而成的阀体也首尾相通形成循环通道,第二液体进口11和第一液体出口13分别布置在阀体左侧和右侧,两个出入口(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4)则分别布置在阀体的上侧和下侧。每个换向阀中,所述的进口和出口均对称布置,并且进口部位和出口部位均间隔一定距离地设置着上阀座和下阀座(如第一换向阀进口3中的上阀座5和下阀座2;作为推荐:上阀座5和下阀座2共轴布置),另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且带有双向阀瓣4的阀杆6;所述的双向阀瓣与上阀座和下阀座相适合,并且双向阀瓣位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所述阀杆的底端可竖直运动地定位在上阀座的中央且与所述双向阀瓣固定连接(作为推荐:阀杆与上阀座5共轴布置),因而能够在关闭上阀座的同时打开下阀座、或者在关闭下阀座的同时打开上阀座。所述阀杆竖直往上伸展至阀体外部后,再与所述的动力机构形成传动链;能够有效保持装置的密封程度。所述的动力机构为包括油缸7的油泵系统;其中,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联轴器与阀杆固接(油泵系统为常规装置,图中予以省略)。本技术应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的种分精液降温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种工作状态(图1所示),第一换向阀中:第一液体(母液)进口3部位的阀杆上提(关闭进口3部位的上阀座、打开进口3部位的下阀座),第二液体(种分精液)出口9部位的阀杆下压(关闭出口9部位的下阀座、打开出口9部位的上阀座);而在第二换向阀中:第一液体出口13部位的阀杆上提(关闭出口13部位的上阀座、打开出口13部位的下阀座),第二液体进口11部位的阀杆下压(关闭第二液体进口11部位的下阀座、打开第二液体进口11部位的上阀座);此时,母液的流向依序是:第一液体进口3、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0、第二流道19、板式换热器20、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4、第一液体出口13;种分精液的流向依序是:第二液体进口11、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12、板式换热器20、第一流道18、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8、第二液体出口9。当换热器内腔产生结疤时,本技术就切换至第二种工作状态(图2所示);第一换向阀中的第一液体(母液)进口3部位的阀杆下压,第二液体(种分精液)出口9部位的阀杆上提;第二换向阀中:第一液体出口13部位的阀杆下压,第二液体进口11部位的阀杆上提;此时,母液的流向依序是:第一液体进口3、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8、第一流道18、板式换热器20、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12、第一液体出口13;种分精液的流向依序是:第二液体进口11、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4、板式换热器20、第二流道19、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0、第二液体出口9。图中:箭头A表示母液流向,箭头B表示精液液流向。本技术的动力机构采用油缸后能够快速地推动阀杆,因此能够保证迅速地切换两种物料的流向,从而减少母液与精液的接触时间。本技术中一套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有两台换向阀,分别安装在换热器进出口的两端(中间可以装数台换热器),需要同时进行切换,因此只会改变换热器内部母液与精液的流向,换热器外部母液与精液的流向不受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

【技术保护点】
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换向阀以及为两种液体分别配置的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8)与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0)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左侧接口(20‑2)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左侧接口(20‑1)相连通,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12)与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4)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右侧接口(20‑3)以及第二流道右侧接口(20‑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换向阀以及为两种液体分别配置的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换向阀第一出入口(8)与第一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0)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左侧接口(20-2)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左侧接口(20-1)相连通,第二换向阀第一出入口(12)与第二换向阀第二出入口(14)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右侧接口(20-3)以及第二流道右侧接口(20-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增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包括通过管道首尾相通形成循环通道的阀体(1)、布置在阀体左右两侧的进口和出口以及布置在阀体上下两侧的两个出入口;所述的进口和出口部位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耐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