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48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带卷。该胶带卷包括层叠设置的胶粘层、基材层和离型层,胶粘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一表面,离型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部分第二表面贴合,且其余部分的第二表面裸露。上述胶带通过自背面卷曲实现了胶粘层与离型层的贴合,从而与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需要将离型层剥离并丢弃的胶带相比,本申请的上述胶带卷在使用时无需使离型膜从胶带中脱离,仅通过将部分离型膜剥离于胶粘层的表面,就能够将胶带的一端应用于待粘结物上,进而实现了胶带的简单剥离和应用。

Tape ree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ape coil. The adhesive tape comprises stacked adhesive layer, a base layer and a release layer, a first surface side surface away from the substrate layer adhesive layer of adhesive tape, from the side away from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substrate layer type second surface adhesive tape, a first surface and a portion of the second surface, and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surface of the exposed second. The tape is realized by self crimping the back adhesive layer and the release layer attached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e need to use tape to release layer and discarded compar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pe roll in use without making a film from the tape out, only by surface separation film stripping in adhesive layer, it can be applied to one end of the tape bonding material, so as to realize the simple application of tape stripping 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带卷
本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带卷。
技术介绍
PI基材(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电器绝缘性、耐辐射性和耐介质性,能在大约-270℃~280℃的范围内长期使用,最高可在400℃的温度下短期使用,PI膜用于胶带、保护膜中可以很好的提高产品性能。聚酰亚胺胶带广泛的用于电池包装、SMT过程和线路板制造等领域,利用聚酰亚胺的优异性能来提升聚酰亚胺胶带的性能。目前,市面上单面PI胶带结构基本包括离型膜(纸)、胶黏剂层及PI基材,在使用时需要将离型膜或者纸剥离丢弃,以使用胶黏剂及PI基材组成的胶带。然而,现有的技术中需要将离型膜(纸)剥离的胶带在使用时离型膜会从胶带中脱离,从而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升高,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胶带在使用时造成的资源浪费、成本升高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胶带卷,包括层叠设置的胶粘层、基材层和离型层,胶粘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一表面,离型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部分第二表面贴合,且其余部分的第二表面裸露。进一步地,胶粘层为丙烯酸胶涂层、硅胶涂层或橡胶涂层。进一步地,胶粘层的厚度为2~100μm。进一步地,基材层为PI基材层。进一步地,基材层的厚度为2~100μm。进一步地,离型层为硅离型层、氟素离型层和非硅离型层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复合层。进一步地,离型层的厚度为1~6μm。进一步地,胶带还包括设置于基材层和离型层之间的油墨涂层。进一步地,油墨涂层为哑光油墨涂层。进一步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10μm。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胶粘层、基材层和离型层的胶带卷,由于胶粘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一表面,离型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部分第二表面贴合,且其余部分的第二表面裸露,即上述胶带卷通过自背面卷曲实现了胶粘层与离型层的贴合,从而与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需要将离型层剥离并丢弃的胶带相比,本申请的上述胶带卷在使用时无需使离型膜从胶带中脱离,仅通过将部分离型膜剥离于胶粘层的表面,就能够将胶带的一端应用于待粘结物上,进而实现了胶带的简单剥离和应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胶带卷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胶带卷的A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胶粘层;110、第一表面;20、基材层;30、离型层;310、第二表面;40、油墨涂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离型膜纸剥离的胶带在使用时离型膜会从胶带中脱离,从而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升高,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胶带卷,如图1和2所示,包括层叠设置的胶粘层10、基材层20和离型层30,胶粘层10的远离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一表面110,离型层30的远离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二表面310,第一表面110与部分第二表面310贴合,且其余部分的第二表面310裸露。本技术的上述胶带卷中由于胶粘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一表面,离型层的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构成胶带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部分第二表面贴合,且其余部分的第二表面裸露,即上述胶带卷通过自背面卷曲实现了胶粘层与离型层的贴合,从而与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需要将离型层剥离并丢弃的胶带相比,本申请的上述胶带卷在使用时无需使离型膜从胶带中脱离,仅通过将部分离型膜剥离于胶粘层的表面,就能够将胶带的一端应用于待粘结物上,进而实现了胶带的简单剥离和应用。在本技术的上述胶带卷中,为了提高胶粘层10的粘附性,优选地,胶粘层10为丙烯酸胶涂层、硅胶涂层或橡胶涂层。并且,上述胶粘层10的优选厚度为2~100μm。将胶粘层10的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能够在保证胶粘层10的粘附性的同时降低胶带卷的厚度,从而也降低了胶粘层10的厚度太大对胶带卷的卷曲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上述优选的胶粘层种类并将其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内,能够使胶粘层10的粘着力达到100~3500gf/25mm。在本技术的上述胶带卷中,为了提高基材层20的支撑作用,优选地,上述基材层20为PI基材层。并且,上述基材层20的优选厚度为2~100μm。将基材层20的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能够在保证基材层20的支撑力的同时降低胶带卷的厚度,从而也降低了基材层20的厚度太大对胶带卷的卷曲性能的影响。在本技术的上述胶带卷中,离型层30的作用在于胶带卷自背面卷曲时胶粘层10可以与离型层30贴合,方便胶带的剥离,起到离型膜纸的作用。为了提高离型层30的离型效果,优选地,上述离型层30为硅离型层、氟素离型层和非硅离型层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复合层,比如硅离型层和氟素离型层层叠形成的复合层。并且,上述离型层30的优选厚度为1~6μm。将离型层30的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能够在保证离型层30的离型效果的同时降低胶带卷的厚度,从而也降低了离型层30的厚度太大对胶带卷的卷曲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上述优选的离型层种类并将其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内,能够使离型层30的离型力达到10~800gf/25mm。在本技术的上述胶带卷中,为了提高胶带外观的美观性,优选地,胶带还包括设置于基材层20和离型层30之间的油墨涂层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油墨涂层40的颜色进行选取。为了提高胶带外观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并消除胶带表面的反光,以起到哑光的效果,更为优选地,油墨涂层40为哑光油墨涂层。并且,上述油墨涂层40的厚度优选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胶带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带卷,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胶粘层(10)、基材层(20)和离型层(30),所述胶粘层(10)的远离所述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构成所述胶带的第一表面(110),所述离型层(30)的远离所述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构成所述胶带的第二表面(310),所述第一表面(110)与部分所述第二表面(310)贴合,且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310)裸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卷,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胶粘层(10)、基材层(20)和离型层(30),所述胶粘层(10)的远离所述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构成所述胶带的第一表面(110),所述离型层(30)的远离所述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构成所述胶带的第二表面(310),所述第一表面(110)与部分所述第二表面(310)贴合,且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310)裸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10)为丙烯酸胶涂层、硅胶涂层或橡胶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10)的厚度为2~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20)为聚酰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雪浪陈庆松夏唯逸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