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拉索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83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9:33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包含闩锁机构和把手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闩锁机构包括带有第一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一双臂曲柄。把手机构包括带有第二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二双臂曲柄。把手机构还包括具有第三枢轴线的车门把手杆,以及连接车门把手杆和第二双臂曲柄的机械连杆机构。

Double cable door latch release mechanism

A door latch release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ars includes latch mechanisms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handset configurations. The latch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double crank with a first pivot axis and two mounting points. The handset is composed of second arms with second pivot axes and two mounting points. The mobile phone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third pivot axis of the door handle, door handle a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rank arms second mechanical lin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拉索车门闩锁释放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双拉索车门闩锁释放机构。
技术介绍
在碰撞事故期间,人们期望防止机动车辆车门无意地打开。侧碰撞事故可以导致机动车辆车门解锁,车门闩锁不再与相关联的撞销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包含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有第一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一双臂曲柄的闩锁机构;以及把手机构,该把手机构包括:带有第二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二双臂曲柄,具有第三枢轴线的车门把手杆,以及连接车门把手杆和第二双臂曲柄的机械连杆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包括闩锁机构和把手机构二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双臂曲柄的安装点在这样的双臂曲柄的枢轴线的相对侧,并且安装点与枢轴线大体上等距间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机械连杆机构包含可与第二双臂曲柄滑动接合的把手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枢轴线与第三枢轴线大体上垂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车门闩锁释放机构还包含:第一拉索,该第一拉索在第一端部与第一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一个相连接,并且在第二端部与第二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一个相连接;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拉索上的第一拉索套;第二拉索,该第二拉索与第一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二个相连接,并且与第二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二个相连接;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拉索上的第二拉索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拉索的端部分别通过枢轴关节连接到双臂曲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包含:连接到闩锁机构的第一双臂曲柄,并且第一双臂曲柄具有第一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以及连接到把手机构的第二双臂曲柄,并且第二双臂曲柄具有第二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双臂曲柄的安装点在这样的双臂曲柄的枢轴线的相对侧,并且安装点与枢轴线大体上等距间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把手机构还包括车门把手杆和连接车门把手杆与第二双臂曲柄的机械连杆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把手机构还包括被可枢转地安装以围绕第三枢轴线旋转的车门把手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机械连杆机构包含可与第二双臂曲柄滑动接合的把手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枢轴线与第三枢轴线大体上垂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车门闩锁释放机构还包括:第一拉索,该第一拉索在第一端部与第一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一个相连接,并且在第二端部与第二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一个相连接;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拉索上的第一拉索套;第二拉索,该第二拉与第一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二个相连接,并且与第二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二个相连接;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拉索上的第二拉索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拉索的端部分别通过枢轴关节连接到双臂曲柄。附图说明图1是示例的车辆车门的内部透视图;图2是示例的现有技术的车门的单个拉索闩锁释放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闩锁机构在箭头3的方向上的解锁状态的视图;图4是图3中的闩锁机构在锁定状态的视图;图5是图2中闩锁释放机构在示例车门中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闩锁机构在箭头6的方向上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的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拉索偏移;图8是图7中的闩锁机构在箭头8的方向上的示意图;图9是示例的双拉索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在用实现表示的锁定状态和在用虚线表示的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示例的双拉索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在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拉索偏移;图11是当系统受到碰撞时随时间而变化的闩锁臂移动与双臂曲柄移动的对比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简介公开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具有连接到闩锁机构和车门把手机构中的一个的双臂曲柄,该双臂曲柄具有一个枢轴线和布置在该双臂曲柄上的两个安装点。在车辆碰撞事故的情况下,所期望的是保持车门闩锁与撞销接合。车门闩锁布置在车门中。撞销固定到车门侧柱。闩锁与撞销之间的接合防止车门打开。侧碰撞事故可以导致闩锁移动到不再与撞销接合的解锁位置。这样解锁的一个原因被认为是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具有布置在内侧车门把手与闩锁机构之间的拉索导致的。当车门受到撞击并且变形到拉索被拉伸或拉紧的程度时,对闩锁机构的影响如同是拉动车门把手来打开车门那样。闩锁机构的闩锁与相关联的撞销脱离,允许车门转动打开。用在乘用车上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包含闩锁机构和把手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闩锁机构包括具有第一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一双臂曲柄。把手机构包括具有第二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二双臂曲柄。把手机构还包括具有第三枢轴线的车门把手,以及连接车门把手杆与第二双臂曲柄的机械连杆机构。相关的方位和方向(例如,上面,下面,底部,背面,前面,后面,外侧,内侧,内部,外部,侧面,左,右,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是对本说明书的阐述而不是限制,是为了方便读者至少想象出一个所描述结构实施例。这些示例方位是以驾驶座中面对仪表盘的乘员的视角。示例系统元件如图1所示,车门闩锁释放机构110布置在车门114中。所述实施例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110是现有技术,但是稍后如下讨论的示例的改进型实施例被组装车门包围时能具有相同的外观。现有技术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110在图2-8中示出。闩锁机构112布置在车辆车门114中,并包括闩锁116。如图3所示,在解锁或打开位置,闩锁116处在相对于撞销118的接收位置,允许撞销118在机构112中的定位槽119中移进和移出。撞销118固定到车门侧柱120。如图4所示,闩锁116布置为在锁定或关闭位置与撞销118交叉,保持撞销118在定位槽119内部以及车门114处在关闭位置。在闩锁116处在关闭位置的情况下,车门114保持在关闭位置。闩锁116围绕闩锁枢轴线117枢转,在其锁定或关闭位置与打开或解锁位置之间移动。车门闩锁释放机构110还包括设置在车门114中的车门把手机构122。把手机构122用于通过闩锁机构112手动地并远程地将闩锁116移动到其释放位置。车门把手机构122包括车辆乘员容易接近的并设置在车门114内部或内侧的释放把手杆或者车门把手杆124。车门把手杆124围绕由车门把手铰链销128限定的车门把手枢轴线126枢转,车门把手铰链销128穿过把手杆124中的孔,以及车门114与固定在车门114上的安装部件中的一个上的相关联的孔(未示出)。闩锁机构112包括限定了闩锁致动枢轴线136的闩锁致动轴135。闩锁致动杆138枢转地安装在轴135上以围绕轴线136枢转。当杆138枢转时,使闩锁116以众所周知的方式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示例的闩锁机构在本领域是公知的,并可以在大多机动车辆中找到。拉索总成140被设置在闩锁机构112和车门把手机构122之间。拉索总成140包括拉索142,拉索142具有在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配件144和在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配件146。示例的拉索套148可滑动地设置在拉索142上,并与车门114固定。第一端部配件144与车门把手杆124上的第一安装点150连接。第二端部配件146与闩锁机构致动杆138上的第二安装点152连接。图5和6显示了关闭的车门114以及在锁定状态的机构110和112。图7和8显示了关闭的且由侧碰撞导致变形的车门114以及在释放/解锁状态的机构110和112。图9显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拉索车门闩锁释放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所述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包含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有第一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一双臂曲柄的闩锁机构;以及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带有第二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二双臂曲柄,具有第三枢轴线的车门把手杆,以及连接所述车门把手杆和所述第二双臂曲柄的机械连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4 US 15/098,8291.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所述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包含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有第一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一双臂曲柄的闩锁机构;以及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带有第二枢轴线和两个安装点的第二双臂曲柄,具有第三枢轴线的车门把手杆,以及连接所述车门把手杆和所述第二双臂曲柄的机械连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中,所述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包括所述闩锁机构和所述把手机构二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中,每个所述双臂曲柄的所述安装点在这样的双臂曲柄的所述枢轴线的相对侧,并且所述安装点与所述枢轴线大体上等距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中,所述机械连杆机构包含可与所述第二双臂曲柄滑动接合的所述把手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枢轴线与所述第三枢轴线大体上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还包含:第一拉索,所述第一拉索在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双臂曲柄上的所述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一个相连接,并且在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双臂曲柄上的所述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一个相连接;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拉索上的第一拉索套;第二拉索,所述第二拉索与所述第一双臂曲柄上的所述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二个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双臂曲柄上的所述两个安装点中的第二个相连接;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拉索上的第二拉索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闩锁释放机构,其中,所述拉索的所述端部分别通过枢轴关节连接到所述双臂曲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万钧穆罕默德·拉赫曼丹尼尔·卡尔·比朱恩马修·B·马科夫斯基穆沙拉特·吉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