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及包含该离心压缩机的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170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包含该离心压缩机的制冷设备。该离心压缩机包括转子(30)和套设在转子(30)上的轴承组件,转子(30)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向承力面配合的推力面,至少一个推力面上设置有蓄油槽(31),蓄油槽(31)与轴承组件的轴向承力面上的供油通道相连通;蓄油槽(31)的外边缘设置有从蓄油槽(31)延伸至推力面外周缘的卸油槽(32)。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压缩机,能够为离心压缩机提供应急油液,从而避免离心压缩机由于油液过少而出现烧瓦现象,提高离心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压缩机及包含该离心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包含该离心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直联变频离心压缩机中,由于取消齿轮增速结构,所有轴向力、径向力全作用于电机前后两轴承,轴承所承受负荷相对于带齿轮增速结构的轴承负荷大得多。因此,轴承的供油、润滑显得更加重要。常规离心压缩机的滑动轴承采用周向供油或轴向供油方式,通过中间主供油槽向两端供油,对于带推力结构的轴承,润滑油经过径向部分后进入推力结构,对推力面形成降温和润滑作用。在压缩机的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例如压缩机因掉电而突然停止时,润滑油液就无法进入轴承,为轴承提供润滑作用。此时,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润滑油量过小,难以维持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动压润滑所需的压力和油量,因而油膜形成的动压力下降,达不到设计点要求。由于油膜动压不够,轴瓦和轴承之间摩擦作用力会增大,使轴瓦温度过高而出现烧瓦现象,最终导致轴承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包含该离心压缩机的制冷设备,能够为离心压缩机提供应急油液,从而避免离心压缩机由于油液过少而出现烧瓦现象,提高离心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心压缩机及包含该离心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转子(30)和套设在所述转子(30)上的轴承组件,所述转子(30)包括与所述轴承组件的轴向承力面配合的推力面,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径向承力面以承受所述转子(30)的径向负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推力面上设置有蓄油槽(31),所述蓄油槽(31)与所述轴承组件的轴向承力面上的供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蓄油槽(31)的外边缘设置有从所述蓄油槽(31)延伸至所述推力面外周缘的卸油槽(32);所述蓄油槽(31)沿所述转子(30)的径向外延方向深度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转子(30)和套设在所述转子(30)上的轴承组件,所述转子(30)包括与所述轴承组件的轴向承力面配合的推力面,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径向承力面以承受所述转子(30)的径向负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推力面上设置有蓄油槽(31),所述蓄油槽(31)与所述轴承组件的轴向承力面上的供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蓄油槽(31)的外边缘设置有从所述蓄油槽(31)延伸至所述推力面外周缘的卸油槽(32);所述蓄油槽(31)沿所述转子(30)的径向外延方向深度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槽(31)的底部为内凹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槽(32)为V型槽或者U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槽(31)有多个,并在所述推力面上沿所述转子(30)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前轴承(10)和后轴承(20),所述后轴承(20)的第一端外设置有推力盘(33),所述推力盘(33)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子(30)上,所述推力面包括转子推力面(34)和推力盘推力面(35),所述前轴承(10)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子推力面(34)之间,所述后轴承(20)的轴向承力面与所述推力盘推力面(35)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10)包括前轴承轴瓦(11)和前轴承轴瓦定位件(12),所述前轴承轴瓦(11)的外周壁设置有前轴承并联供油分配槽(111),所述前轴承轴瓦(11)还包括前轴承径向供油通道(112)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轴承径向供油通道(112)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海张治平钟瑞兴蒋楠谢蓉蒋彩云傅鹏闫秀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