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93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包括:分线模块,包括扇形载线台、测线固定组件和搓板;扇形载线台上开设有多个呈扇状分布的线槽,且线槽的个数不小于网线的芯线个数;搓板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平行移动;测线固定组件上对应每个线槽分别设置有插针,且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垂直移动,以使插针分别插入对应线槽内的芯线内;测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芯线连接并存储有端口与芯线的对应关系,电源用于依次向插针供电以通过不同端口的通断情况确定芯线的线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减少了识别误差,且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效率高。

An automatic line divi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ble line automatic device, including: dividing module, including Taiwan, fan load line line fixing assembly and a load line on the washboard; the fa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an-shaped distribution trough, and the number of slots is not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cable core wire; the washboard in the first the drive assembly driven by the relative sector load line parallel movement; line fixing component corresponding to each slo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in, and can drive components in second driven by the relative sector load line vertical movement, so that the pins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groove of the core wire line; line module, including controller and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port controller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e wire connection and storage port and core wire, power supply for power supply in order to pin through different ports of on-off state to determine the core wire line sequence. The line dividing automatic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identification error,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线加工领域中,网线连接水晶头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将不同颜色的芯线分离出来并按照所要求的线序连接在水晶头上。目前国内制作水晶头接线主要为人工操作,总体存在效率低下、出错率较高、报废率较高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网线与水晶头连接自动化装置采用图像传感器识别芯线,部分芯线总体为白色,仅存在一条较粗的直线标为其他颜色以示区别,且在机械装置自动化分离芯线时,芯线存在翻转现象,这两者都加大了图像传感器准确识别芯线的难度,增大了排序出错率,进而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网线分线出错率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该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线分线出错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包括:分线模块,包括扇形载线台、测线固定组件和搓板;所述扇形载线台上开设有多个呈扇状分布的线槽,且所述线槽的个数不小于所述网线的芯线个数;所述搓板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扇形载线台平行移动;所述测线固定组件上对应每个所述线槽分别设置有插针,且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扇形载线台垂直移动,以使所述插针分别插入对应所述线槽内的芯线内;测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所述芯线连接并存储有所述端口与所述芯线的对应关系,所述电源用于依次向所述插针供电以通过不同所述端口的通断情况确定所述芯线的线序。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不同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线连接。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预设的所述芯线连接。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包括至少九个所述线槽,一个所述线槽内设置有接地线,所述电源的一端与所述接地线连接,另一端能够分别与所述芯线连接。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分线模块还包括用于固定网线的网线固定组件。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网线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扇形载线台的圆心处,且开设有用于所述网线穿过的通孔。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分线模块还包括支架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扇形载线台两侧的立柱。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测线固定组件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针对应设置的接线孔,用于所述插针与所述电源的连接。优选地,上述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中,所述搓板的锯齿形凹槽呈间断分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包括分线模块和测线模块。其中,分线模块包括扇形载线台、测线固定组件和搓板;扇形载线台上开设有多个线槽,且呈扇状分布,线槽的个数不小于网线的芯线个数;搓板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平行移动,从而将网线刨皮并将暴露出的芯线分离,且压向线槽;测线固定组件上对应每个线槽分别设置有插针,且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垂直移动,以使插针分别插入对应线槽内的芯线内;测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芯线连接并存储有端口与芯线的对应关系,电源用于分别向插针供电以通过不同端口的通断情况确定芯线的线序。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时,将网线放置于扇形载线台与搓板之间,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搓板相对扇形载线台水平移动,通过搓板反复搓动网线,将网线刨皮并将暴露出的芯线分离,且压向线槽,使得芯线分别卡在不同的线槽中。而后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测线固定组件下移,使得插针插进芯线内,进而在插针与电源接通时芯线与电源接通。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芯线连接且存储有端口与芯线的对应关系,因而通过电源分别向各个插针供电,根据控制器端口的通断情况,由于各端口对应的芯线是确定的,从而能够确定与之连通的得电的插针对应线槽内的芯线,也就是将线槽内的芯线线序确定。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利用线路的简单通断原理来识别线序,在排除芯线脱离线槽的情况下,能够十分精准的识别芯线的线序并分离出各芯线,大大减少了识别误差。且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效率高,功能可拓展。同时,线槽的扇形分布,使得双绞线更容易被分离出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线模块的后视图;图3为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测线模块的原理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支架组件1,刀架组件2,测线固定组件3,扇形载线台4,网线固定组件5,搓板6。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以降低网线分线出错率、提高生产效率。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线模块的后视图;图3为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测线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包括分线模块和测线模块。其中,分线模块包括扇形载线台4、测线固定组件3和搓板6。扇形载线台4上开设有多个线槽,且呈扇状分布。优选的,多个线槽呈扇状且等角度分布,从而便于搓板6将芯线分离至各个线槽中。线槽的个数不小于网线的芯线个数,一般的,网线的芯线为八根,则线槽的个数不小于八个,从而能够将不同的芯线分别分离至不同的线槽中。搓板6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4平行移动,从而将网线刨皮并将暴露出的芯线分离,且压向线槽。根据需要可以将扇形载线台4固定,以与搓板6配合。优选的,搓板6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4垂直移动,从而在将网线置于扇形载线台4上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搓板6下移以将其压紧于搓板6与扇形载线台4之间,而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搓板6相对扇形载线台4水平移动,也即左右搓动网线,以将芯线分离。具体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驱动部件。测线固定组件3上对应每个线槽分别设置有插针,且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4垂直移动,以使插针分别插入对应线槽内的芯线内。也就是插针固定于测线固定组件3上,进而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扇形载线台4上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插针分别插入对应线槽内的芯线内也就是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测线固定组件3相对扇形载线台4下移以使插针插入对应的线槽,从而在线槽内有被分离出的芯线时,则插入芯线内。具体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驱动部件。测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芯线连接并存储有端口与芯线的对应关系,电源用于分别向插针供电以通过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模块,包括扇形载线台、测线固定组件和搓板;所述扇形载线台上开设有多个呈扇状分布的线槽,且所述线槽的个数不小于所述网线的芯线个数;所述搓板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扇形载线台平行移动;所述测线固定组件上对应每个所述线槽分别设置有插针,且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扇形载线台垂直移动,以使所述插针分别插入对应所述线槽内的芯线内;测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所述芯线连接并存储有所述端口与所述芯线的对应关系,所述电源用于依次向所述插针供电以通过不同所述端口的通断情况确定所述芯线的线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模块,包括扇形载线台、测线固定组件和搓板;所述扇形载线台上开设有多个呈扇状分布的线槽,且所述线槽的个数不小于所述网线的芯线个数;所述搓板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扇形载线台平行移动;所述测线固定组件上对应每个所述线槽分别设置有插针,且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扇形载线台垂直移动,以使所述插针分别插入对应所述线槽内的芯线内;测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所述芯线连接并存储有所述端口与所述芯线的对应关系,所述电源用于依次向所述插针供电以通过不同所述端口的通断情况确定所述芯线的线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不同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分线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预设的所述芯线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兆勤敖航冠黄志滨王炜婷廖锡博李伟昌陈凯帆谭玲秀吴昊宇庞方丹高鸿鑫黎嘉鸿李光萍孙石盈钟丽英李华鑫张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