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687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适于组装一发光元件。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枢接件及一第二枢接件。第一枢接件包含一本体、一盖体,连接本体与盖体一侧的一第一枢轴部及另一侧的一置线槽。第二枢接件可分离地枢接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包含一基座,基座具有与第一枢轴部不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枢轴部及一插接口,其中插接口供发光元件插接且相对第二枢轴部的另一侧设置。借此使导线夹持于置线槽与耦接发光元件的操作更加便利且更能够确保电气传输的可靠性。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bidirectional clamp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bidirectional clamping structure, which is suitable for assembling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h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pivot piece and a second pivot piece. The first pivot piece comprises a body and a cover body, a first pivot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the cover body and a slot on the other side. The second pivot piece can be pivoted to the first pivot piece. The second pivot piece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vot part and an inserting interface which are a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first pivot part, and the inserting interface is provided for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o be inserted and opposite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pivot part. Thus,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ductor clamping on the slot and the coupl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连接软性发光元件(如LED灯条/灯带)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硅胶防水密封件,将发光二极管(LED)组装在带状的软性线路板(FPC)上,因此LED使用寿命长达8至10万小时,符合绿色环保,且密封件可以随意剪裁、也可以任意延长而发光且已逐渐应用在各种场合的照明中。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软性灯带/灯条(LEDStrip/Bar)的连接方式大多为手工焊锡,在焊锡后进行涂胶以将灯带密封。在手工焊锡的操作中,会遇到许多不方便的问题,例如要先将密封件的硅胶移除,才能进行焊锡的作业,不仅耗费安装工时,而且会因为焊锡不稳定导致连接质量不可靠。因此上述的连接器因为密封性较差,且承载的电流较低,故不适用于有密封要求的环境中。此外,由于焊锡的连接方式不便维修,因此会耗费使用者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使导线夹持于置线槽与耦接发光元件的操作更加便利且更能够确保电气传输可靠性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防水效能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适于组装一发光元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枢接件,包含一本体、一盖体,连接该本体与该盖体一侧的一第一枢轴部及形成于该本体与该盖体另一侧的一置线槽,其中该置线槽与该第一枢轴部相对设置;以及一第二枢接件,可分离地枢接该第一枢接件,该第二枢接件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与该第一枢轴部不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枢轴部及一插接口,其中该插接口供该发光元件插接且相对该第二枢轴部的另一侧设置。优选地,该第二枢轴部还包含二枢轴及套设于各该枢轴的二轴孔,各该枢轴分别凸设于该本体的两侧,各该轴孔则开设于该基座的二侧。优选地,该基座还包含二支架,各该轴孔形成于各该支架,各该支架端部还设有尺寸小于该轴孔孔径的一卡制部。优选地,该盖体还具有一卡勾部及一第一扣部,该本体则具有与该卡勾部卡合的一凸块及与该第一扣部扣合的一第一凸柱。优选地,该本体侧壁还具有一第二扣部,该基座则具有与该第二扣部扣合的一第二凸柱。优选地,该本体端面还环设有一第一防水凸肋,该盖体相对该第一防水凸肋则环设有一第一凹槽。优选地,该基座还包含一平板及邻设于该平板一侧的一腔体,该腔体内设有一收容腔,该插接口形成于该腔体一侧并与该收容腔连通。优选地,该腔体端缘还环设有一第二防水凸肋,该本体相对该第二防水凸肋则环设有一第二凹槽。优选地,该置线槽包含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第一弧形槽及设置于该盖体的一第二弧形槽,该第一弧形槽槽面设有多个防水凸纹,该第二弧形槽槽面则设有相对该些防水凸纹的多个凹痕。优选地,上述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还包含一栓塞,该栓塞插接于该插接口。优选地,上述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还包含容置于该置线槽的一导线及夹持该导线的一导电端子,该盖体则包含压制该导线的一抵压柱。优选地,该导电端子具有至少一包覆部及凸伸的一穿刺部,该至少一包覆部包覆该导线,该穿刺部则刺破该发光元件,以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枢轴部将导线夹持于第一枢接件的置线槽中,再利用第二枢轴部将第一枢接件盖合插接于第二枢接件的发光元件,使导线的电力能够传递到发光元件的软性电路板,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论是组装、更换或维修发光元件,连接器组件的操作十分便利、便捷,以节省用户安装、维修的时间及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器组件的卡勾部、第一扣部及第二扣部等结构的设计,使导线与发光元件间的连接可靠度提升,更能够确保电气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彼此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枢接件以第一枢轴部为轴心展开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7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8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组装一栓塞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0发光元件;20软性电路板;30驱动单元;40发光二极管;100连接器组件;110第一枢接件;120本体;122凸块;124第一凸柱;126第一斜面;128第二扣部;130枢轴;132穿孔;140栓塞;150盖体;152卡勾部;154第一扣部;156抵压柱;158第一凹槽;160第一防水凸肋;162第二防水凸肋;164第二凹槽;170第一枢轴部;180置线槽;182第一弧形槽;184第二弧形槽;190防水凸纹;192凹痕;200第二枢接件;210基座;212第二凸柱;214第二斜面;220第二枢轴部;230轴孔;240支架;242卡制部;250平板;260插接口;270腔体;280收容腔;300导线;302芯线;310导电端子;320包覆部;330穿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100,适于组装一发光元件10。在此所述的双向较佳是指左右两相对应的侧边,均设有夹持结构。以本实施例而言,一侧较佳为夹持导线300,另一侧则为夹持发光元件10,使两者电性耦接。如图2所示的发光元件10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LED)20及多个驱动单元30,各发光二极管20及各驱动单元30分别电性耦合于软性电路板(FPC)40上,发光元件10的其余空间则填塞例如硅胶等物质,以构成可任意剪裁、弯曲及组装的LED灯条、LED灯带或相关产品。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第一枢接件110及一第二枢接件200。第一枢接件110包含一本体120、一盖体150,连接本体120与盖体150一侧的一第一枢轴部170及形成于本体120与盖体150另一侧的一置线槽180,其中置线槽180与第一枢轴部170相对设置。第二枢接件200可分离地枢接第一枢接件110,第二枢接件200包含一基座210。基座210具有与第一枢轴部170不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枢轴部220及一插接口260,其中插接口260供发光元件10插接且相对第二枢轴部220的另一侧设置。在此所述的不对称设置较佳是指,在二维平面中,第一枢轴部170与第二枢轴部220两点不位在同一水平线上,亦即第一枢轴部170与第二枢轴部220的连线为一倾斜线。此外,第一枢接件110至第一枢轴部170的长度与第二枢接件200至第二枢轴部220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第二枢轴部220还包含二枢轴130及套设于各枢轴130的二轴孔230,各枢轴130分别凸设于本体120的两侧,各轴孔230则开设于基座210的二侧。在如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210一侧还包含二支架240,各轴孔230形成于各支架240,各支架240端部还设有尺寸小于轴孔230孔径的一卡制部242,使本体120的枢轴130套接于轴孔230后,受卡制部242的限制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适于组装一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枢接件,包含一本体、一盖体,连接该本体与该盖体一侧的一第一枢轴部及形成于该本体与该盖体另一侧的一置线槽,其中该置线槽与该第一枢轴部相对设置;以及 一第二枢接件,可分离地枢接该第一枢接件,该第二枢接件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与该第一枢轴部不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枢轴部及一插接口,其中该插接口供该发光元件插接且相对该第二枢轴部的另一侧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适于组装一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枢接件,包含一本体、一盖体,连接该本体与该盖体一侧的一第一枢轴部及形成于该本体与该盖体另一侧的一置线槽,其中该置线槽与该第一枢轴部相对设置;以及一第二枢接件,可分离地枢接该第一枢接件,该第二枢接件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与该第一枢轴部不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枢轴部及一插接口,其中该插接口供该发光元件插接且相对该第二枢轴部的另一侧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轴部还包含二枢轴及套设于各该枢轴的二轴孔,各该枢轴分别凸设于该本体的两侧,各该轴孔则开设于该基座的二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含二支架,各该轴孔形成于各该支架,各该支架端部还设有尺寸小于该轴孔孔径的一卡制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还具有一卡勾部及一第一扣部,该本体则具有与该卡勾部卡合的一凸块及与该第一扣部扣合的一第一凸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侧壁还具有一第二扣部,该基座则具有与该第二扣部扣合的一第二凸柱。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胡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亮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安费诺正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