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456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并且沿多个轨迹熔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以形成多个接合部。形成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于第一板件上。配置可挠性包膜配置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上,并延伸至第二板件的下表面。填入高压介质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使这些接合部之外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受压力作用而相对远离,并形成多个管道。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与可挠性包膜随第一板件受压力作用而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制作良率与较为简易的制作流程,且能有效保护太阳能集热器的外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腔结构、集热器及集热器的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投入发展的重点。以太阳能的应用为例,其主要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或热能。常见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例如太阳能集热器(solarthermalcollector),其能吸收太阳光的辐射能(solarradiationenergy),并将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后加以应用或收集。举例来说,太阳能集热器可利用自辐射能转换所得的热能来对吸热介质(例如水或其他适用的流体)进行加热,。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种类繁多,有一部分的太阳能集热器是以吸收板(absorbingplate)吸收太阳光的辐射能。吸收板为涂布有太阳能选择性涂层(solarselectivecoating)的板件,通过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来吸收太阳光的辐射能,并将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后传递至熔接于吸收板的另一表面上的集热管道(heatcollectingchannel),进而对集热管道中的吸热介质进行加热。然而,从上述说明可得知,太阳能选择性涂层将太阳光的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后,热能须经由吸收板的熔接接面(weldingjunctions)与集热管道的管壁后才能传递至集热管道内的吸热介质。换言之,热能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传递至吸热介质的传递路径较长,容易造成热能散失。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相关技术提出在两个板件上分别形成沟槽,并使其中一个板件上的沟槽与另一个板件上的沟槽相对准后再对两个板件进行熔接。据此,这两个板件上的沟槽会对应形成集热管道,其中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涂布在其中一个板件的外表面上。换言之,板件即可视为集热管道,同时太阳能选择性涂层设置于集热管道的外壁。因此,在太阳能选择性涂层将太阳光的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后,热能仅需经由集热管道的管壁便能传递至集热管道内的吸热介质。因此,热能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传递至吸热介质的传递路径得以缩短,使得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获得显著地提升。然而,在熔接形成有沟槽的这两个板件时如有对位失准的情况产生,势必会影响到太阳能集热器的质量。为求精准对位形成有沟槽的这两个板件,势必会花费更多的工时与成本。另一方面,在太阳能集热器制作完成后,且自生产端运送至客户端时,如未加以包覆太阳能集热器的外表面,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极可能因碰撞或摩擦而损伤,进而影响到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具有较高的制作良率与较为简易的制作流程,且能有效保护太阳能集热器的外表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相叠合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并且沿多个轨迹熔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以使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在这些轨迹上相互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形成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配置可挠性包膜配置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并沿着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的侧表面延伸至第二板件的下表面。填入高压介质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使这些接合部之外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受压力作用而相对远离,并形成被这些接合部分隔的多个管道。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与可挠性包膜随第一板件受压力作用而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形成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之后,配置保护层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填入高压介质之前,形成穿破位于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的可挠性包膜的第一开孔(firstopening)与穿破第二板件的第二开孔(secondopening),其中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相互连通,以通过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填入高压介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填入高压介质之前,将熔接后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以及可挠性包膜置入模具,并通过模具形成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以在填入高压介质之后,使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藉由模具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包括上模仁、一下模仁以及位于下模仁的灌注头。在压合熔接后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以及可挠性包膜于上模仁与下模仁之间时,灌注头撑破位于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的可挠性包膜与第二板件,以分别形成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在灌注头撑破位于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的可挠性包膜与第二板件,以分别形成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之后,通过灌注头的喷嘴填入高压介质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太阳能选择性涂层、可挠性包膜以及多个管道。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相叠合,且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在多个轨迹上相互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太阳能选择性涂层配置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可挠性包膜配置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并沿着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的侧表面延伸至第二板件的下表面。这些管道是藉由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填入高压介质,而使这些接合部之外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受压力作用而相对远离所形成。这些管道被这些接合部分隔。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与可挠性包膜随第一板件受压力作用而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保护层(protectivelayer)。保护层配置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可挠性包膜与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于第二板件上的可挠性包膜具有第一开孔,且第二板件具有与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是藉由将熔接后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以及可挠性包膜置入模具所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完全重叠。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腔结构,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可挠性包膜以及多个管道。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相叠合,且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在多个轨迹上相互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可挠性包膜配置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并沿着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侧表面延伸至第二板件的下表面。这些管道是藉由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填入高压介质,而使这些接合部之外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受压力作用而相对远离所形成。这些管道被这些接合部分隔。可挠性包膜随第一板件受压力作用而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腔结构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配置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可挠性包膜与第一板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于第二板件上的可挠性包膜具有第一开孔,且第二板件具有与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是藉由将熔接后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以及可挠性包膜置入模具所形成。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相叠合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沿轨迹熔接之后,才藉由高压介质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形成管道。因此,在熔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时并无需精准对位,且可避免在熔接板件之后产生管道对位失误的状况。据此,本专利技术的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具有较高的制作良率与较为简易的制作流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空腔结构或太阳能集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腔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相叠合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并且沿多个轨迹熔接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以使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在所述多个轨迹上相互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形成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配置可挠性包膜于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并沿着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所述第板件及所述第二板件的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以及填入高压介质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以使所述多个接合部之外的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受压力作用而相对远离,并形成被所述多个接合部分隔的多个管道,其中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与所述可挠性包膜随所述第一板件受压力作用而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相叠合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并且沿多个轨迹熔接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以使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在所述多个轨迹上相互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形成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配置可挠性包膜于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并沿着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所述第板件及所述第二板件的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以及填入高压介质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以使所述多个接合部之外的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受压力作用而相对远离,并形成被所述多个接合部分隔的多个管道,其中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与所述可挠性包膜随所述第一板件受压力作用而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形成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之后,配置保护层于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上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填入所述高压介质之前,形成穿破位于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的所述可挠性包膜的第一开孔与穿破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开孔,其中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相互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填入所述高压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填入所述高压介质之前,将熔接后的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以及所述可挠性包膜置入模具,并通过所述模具形成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以在填入所述高压介质之后,使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藉由所述模具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仁、下模仁以及位于所述下模仁的灌注头,在压合所述熔接后的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所述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以及所述可挠性包膜于所述上模仁与所述下模仁之间时,所述灌注头撑破位于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的所述可挠性包膜与所述第二板件,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灌注头撑破位于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的所述可挠性包膜与所述第二板件,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之后,通过所述灌注头的喷嘴填入所述高压介质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7.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岫麟陈瑜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齐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