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机叶片雷电接闪器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行业风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水平轴风电叶片雷电接闪器系统的结构型式及其设计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种包含金属叶尖、金属尾缘与柱状接闪器一体化的叶片接闪器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对叶片雷击电流的有效接闪。
技术介绍
风电叶片雷击损伤问题是风电叶片设计、制造、运行中所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风电机组运行在野外环境下,现代风力机叶片尺寸越来越长,叶片塔架也越来越高。叶片遭受雷击破坏的概率也越来越大。现有大型风力机组虽然都设计有防雷系统,但叶片雷击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开展新型有效的叶片防雷系统及部件研究与设计,是伴随着叶片大型化发展,而始终关注的问题。针对现有雷击案例的调研,雷击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生雷击时,雷电在叶片的雷击点并没有击中在接闪器上,而是击中在叶片的其它位置,从而使得雷电流不是有效地通过接闪器系统导入地下,而是击穿了叶片结构,造成叶片损坏。此外,在风电叶片上安装接闪器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叶片性能造成影响。叶片性能主要包括气动性能与结构性能,气动性能主要与叶片外形结构有关,而结构性能方面则要考虑在叶片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机叶片雷电接闪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S1.根据所配套的目标叶片型号及结构尺寸,建立雷电接闪系统的初始模型,所述雷电接闪系统的初始模型包括金属接闪器、下引线以及金属连接件,其中,所述金属接闪器至少包括金属叶尖、金属尾缘段和所述若干个圆柱接闪器,并且所述金属叶尖、金属尾缘段和所述若干个圆柱接闪器构造为一整体部件,所述若干个圆柱接闪器间隔布置在所述金属尾缘段的内侧安装段上,当所述雷电接闪器系统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金属叶尖布置在叶片的尖端,所述金属尾缘段形成为叶片叶尖部分的叶片尾缘,所述圆柱接闪器的两个端面与叶片表面平齐并处于裸露状态,所述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机叶片雷电接闪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S1.根据所配套的目标叶片型号及结构尺寸,建立雷电接闪系统的初始模型,所述雷电接闪系统的初始模型包括金属接闪器、下引线以及金属连接件,其中,所述金属接闪器至少包括金属叶尖、金属尾缘段和所述若干个圆柱接闪器,并且所述金属叶尖、金属尾缘段和所述若干个圆柱接闪器构造为一整体部件,所述若干个圆柱接闪器间隔布置在所述金属尾缘段的内侧安装段上,当所述雷电接闪器系统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金属叶尖布置在叶片的尖端,所述金属尾缘段形成为叶片叶尖部分的叶片尾缘,所述圆柱接闪器的两个端面与叶片表面平齐并处于裸露状态,所述下引线及金属连接件布置在叶片的空腔中;SS2.根据导电性能需求,对所述雷电接闪系统各部位的尺寸进行初步预估;SS3.根据步骤SS2初步预估所确定的雷电接闪系统各部位尺寸,结合所要配套的目标叶片结构参数,建立包含雷电接闪系统及叶片其它结构的完整叶片有限元结构数值模型;SS4.根据叶片厂商所提供的目标叶片极限载荷,对步骤SS3所建立的叶片有限元结构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所述雷电接闪系统各部件的强度应力分布,同时计算所述金属接闪器与叶片其它部位连接结构的强度分布,以及计算由于安装了该金属接闪器,受其影响,叶片其他部位的强度分布情况;SS5.据步骤SS3所建立的叶片有限元结构模型,计算安装了所述雷电接闪系统后,叶片的固有频率与响应振型;SS6.利用步骤SS3所建立的叶片有限元结构模型,根据叶片厂商所提供的目标叶片的疲劳载荷,计算所述金属接闪器以及接闪器与叶片其他部分相连接部位的疲劳应力情况,并与所选用的金属材料疲劳性能参数相对照,计算出接闪器以及连接部位的疲劳损伤情况,以及计算安装了接闪器后,叶片其他部位受其影响后的疲劳应力分布情况以及疲劳损伤分布情况;SS7.根据对极限载荷下接闪器及叶片的强度分析、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可重,赵晓路,李苏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