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231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改变公路隔离护栏位置的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所述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包括车体、S型轨道组件、辅助动力组件、液压电气控制箱。所述车体为双车头车体,车体的前后车轮错位分布,在车轮外侧预留出S型轨道组件安装空间,将S型轨道组件两端安装在车轮外侧的车体下方。本实用采用S型轨道组件托举推送和辅助动力组件推送双动力推送的方式带动隔离护栏移位,使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的作业速度大大提高。车体采用双车头车体和前后轮错位安装的方式,无需掉头即可实现换向行驶,使S型轨道组件两端安装在车轮外侧的车体下方,避免S型轨道组件探出车体,可有效降低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的车身宽度,避免其过多占用道路影响交通。

Highway guardrail intelligent changing position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ad traffic facilities, in particular to a highway guardrail intelligent change vehicle which can quickly change the position of highway isolation guardrail. The intelligent barrier car for the highway guardrail comprises a car body, a S type rail component, an auxiliary power component, and a hydraulic electric control box. The car body is a double front car body,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s of the car body are dislocated, and the installation space of the S type rail assembly is reserved outside the wheel, and both ends of the S type rail assembly are install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r body outside the wheel. The utility uses S type track components and auxiliary power unit lifts push push push mode driven by double power isolation barrier displacemen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guardrail operating speed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body adopts double front body and wheels arranged in dislocation way, realize the reversing driving without a U-turn, the two ends of S type rail assembly i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under the outside of the wheel, to avoid the S type track components out of bod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of intelligent highway guardrail car body width, to avoid the excessive occupation of road traff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公路隔离护栏位置的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汽车拥有量在快速增加,同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心土地价值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市区工作、市郊居住的生活模式。由此形成了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出市区的潮汐交通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功能区的细化,新功能区的增加,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特别是现有的连接新老城区的干道道路,也形成了早晚固定时段的潮汐车流。早晨上班高峰时,便出现了明显的早高峰大量机动车进城,通向市中心的道路拥堵不堪,而另一侧的道路则过于空闲;晚上下班高峰时,情况正好相反,晚高峰大量机动车出城的潮汐交通现象。城市路网规划难以承受这种爆发式的交通流,因此城市潮汐交通拥堵在各个城市接连上演。已往将隔离护栏安装于公路中央平分路面的固定车道方式,无法缓解单方向车辆拥堵的情况,往往造成隔离护栏两侧交通秩序截然相反的现象,已经影响到车辆通行,成为当前城市交通治理的当务之急。护栏变位车可以利用车辆对公路隔离护栏进行变位,使公路两侧的宽度根据早晚高峰的交通流量变化而改变,形成潮汐车道。现有的护栏变位车存在着变位工作效率低、移动不灵活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护栏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于车体底部的S型轨道组件、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的辅助动力组件、位于车体内部的液压电气控制箱,所述S型轨道组件固定于所述车体底部并自所述车辆前端外侧延伸至车辆后端外侧且两端位于车辆的不同侧,S型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外罩、安装在轨道外罩内的变位轨道、安装在变位轨道上的若干相互连接的传送支架,所述传送支架包括一门字型挂钩支架、固定于所述门字型挂钩支架内侧的传动轮及导向轮;辅助动力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两侧的液压驱动装置和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底部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液压马达和驱动轮胎,液压马达通过管路与一液压油泵连接,所述驱动轮胎由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驱动,驱动轮胎与隔离护栏接触并辅助隔离护栏移动;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液压马达输出轴端的编码器、与车体变速箱连接的车辆速度传感器、安装于液压电气控制箱内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采取车辆速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油泵和液压马达进而控制驱动轮胎转速,实现驱动轮胎转速与车体速度相适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固定支架与车体底部采用销轴铰接连接,固定支架侧方设有支架摆动液压缸。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为双车头车体,车体前后两端均设有驾驶仓及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车体的前后车轮错位分布,即相对前端的安装有S型轨道组件的左侧车轮向内收缩,相对后端的安装有S型轨道组件的右侧车轮向内收缩,在车轮外侧预留出S型轨道组件安装空间,将S型轨道组件两端安装在车轮外侧的车体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型轨道组件由车体带动对隔离护栏进行支撑和推移动作,所述辅助动力组件利用自身液压马达带动驱动轮胎转动进而推动隔离护栏移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轮在门字型挂钩支架内竖直安装或倾斜安装,传动轮用于支撑隔离护栏,隔离护栏可以在传动轮上移动。本专利技术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采用S型轨道组件托举推送和辅助动力组件推送双动力推送的方式带动隔离护栏移位,利用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控制辅助动力组件的驱动轮胎转速,使其转动速度略大于车辆行驶速度,为隔离护栏的移动提供可靠地辅助动力,使原来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作业速度由原来的4km/h~5km/h增加到8km/h~10km/h,作业效率提高了1倍。车体采用双车头车体和前后轮错位安装的方式,使S型轨道组件两端安装在车轮外侧的车体下方,避免S型轨道组件探出车体,可有效降低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的车身宽度,避免其过多占用道路影响交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S型轨道组件和辅助动力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传送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离护栏移动轨迹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单车头、前后轮正对安装的正常车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1车体;2液压电气控制箱;3轨道外罩;4变位轨道;5门字型挂钩支架;6传动轮;7导向轮;8固定支架;9液压马达;10编码器;11驱动轮胎;12液压油泵;13车辆速度传感器;14可编程控制器;15支架摆动液压缸;16驾驶仓;17驱动装置;18车轮;100隔离护栏;101S型轨道组件;102辅助动力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包括车体1、安装于车体底部的S型轨道组件101、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的辅助动力组件102、位于车体内部的液压电气控制箱2,所述S型轨道组件固定于所述车体底部并自所述车辆前端外侧延伸至车辆后端外侧且两端位于车辆的不同侧,S型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外罩3、安装在轨道外罩内的变位轨道4、安装在变位轨道上的若干相互连接的传送支架,所述传送支架包括一门字型挂钩支架5、固定于所述门字型挂钩支架内侧的传动轮6及导向轮7;辅助动力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两侧的液压驱动装置和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底部的固定支架8、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液压马达9和驱动轮胎11,液压马达9通过管路与一液压油泵12连接,所述驱动轮胎由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驱动,驱动轮胎与隔离护栏100接触并辅助隔离护栏移动;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液压马达输出轴端的编码器10、与车体变速箱连接的车辆速度传感器13、安装于液压电气控制箱内的可编程控制器14,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采取车辆速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油泵和液压马达进而控制驱动轮胎转速,实现驱动轮胎转速与车体速度相适应。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固定支架8与车体底部采用销轴铰接连接,固定支架侧方设有支架摆动液压缸15。所述S型轨道组件由车体带动对隔离护栏进行支撑和推移动作,所述辅助动力组件利用自身液压马达带动驱动轮胎转动进而推动隔离护栏移动。所述传动轮在门字型挂钩支架内竖直安装或倾斜安装,传动轮用于支撑隔离护栏,隔离护栏可以在传动轮上移动。在具体实施时,隔离护栏使用上部两侧设有凸出卡槽的工字形移动护栏,移动护栏一定要采用链接的连接方式。车体1开始启动行驶,当遇到隔离护栏100时,所述S型轨道组件101的前端对准隔离护栏,从而使隔离护栏上部能进入S型轨道组件的门字型挂钩支架5内,并沿着S型轨道组件从车体的左前侧移至车体的右后侧,隔离护栏的移动轨迹如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于车体底部的S型轨道组件、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的辅助动力组件、位于车体内部的液压电气控制箱,所述S型轨道组件固定于所述车体底部并自所述车辆前端外侧延伸至车辆后端外侧且两端位于车辆的不同侧 ,S型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外罩、安装在轨道外罩内的变位轨道、安装在变位轨道上的若干相互连接的传送支架,所述传送支架包括一门字型挂钩支架、固定于所述门字型挂钩支架内侧的传动轮及导向轮;辅助动力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两侧的液压驱动装置和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底部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液压马达和驱动轮胎,液压马达通过管路与一液压油泵连接,所述驱动轮胎由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驱动,驱动轮胎与隔离护栏接触并辅助隔离护栏移动;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液压马达输出轴端的编码器、与车体变速箱连接的车辆速度传感器、安装于液压电气控制箱内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采取车辆速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油泵和液压马达进而控制驱动轮胎转速,实现驱动轮胎转速与车体速度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护栏智能变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于车体底部的S型轨道组件、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的辅助动力组件、位于车体内部的液压电气控制箱,所述S型轨道组件固定于所述车体底部并自所述车辆前端外侧延伸至车辆后端外侧且两端位于车辆的不同侧,S型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外罩、安装在轨道外罩内的变位轨道、安装在变位轨道上的若干相互连接的传送支架,所述传送支架包括一门字型挂钩支架、固定于所述门字型挂钩支架内侧的传动轮及导向轮;辅助动力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S型轨道组件中部两侧的液压驱动装置和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底部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液压马达和驱动轮胎,液压马达通过管路与一液压油泵连接,所述驱动轮胎由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驱动,驱动轮胎与隔离护栏接触并辅助隔离护栏移动;辅助动力转速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液压马达输出轴端的编码器、与车体变速箱连接的车辆速度传感器、安装于液压电气控制箱内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采取车辆速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刘要中张红卫谷永立白志欣陈建华赵文成魏少恒贾俊辉王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前进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