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品晶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49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包括多根方管立柱,方管立柱上端的相邻两侧分别安装有C型位卡,两个方管立柱之间通过C型主梁连接,C型主梁包括第一板部、平板部以及第二板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分别连接平板部的两侧,且与平板部垂直设置,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平行设置;C型位卡包括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以及第三卡位部,第一卡位部和第三卡位部分别连接第二卡位部的两侧,且均与第二卡位部垂直设置,第一卡位部和第三卡位部平行设置;C型主梁的两端分别与C型位卡固定,且位于述C型位卡内侧,方管立柱的底部均设有固定部;还包括多块矩形墙板。所述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安装快捷、施工方法简单。

A new type of assembled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quare columns, the adjacent square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upright pos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 card, two square columns connected by C beam, C beam includes a first plate and a second plate part of the Department,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art on both sides of plate don't connect the flat portion, and a flat portion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late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type C card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part, second clamping part and the third clamping part, a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third clamping par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ard, an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third clamping part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both ends of the C type and C type main beam are respectively fixed clamping, and is located in the C type a card inside, square column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part also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ctangular wallboard. The new assembly type building has quick installation and simple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国家鼓励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即工厂标准化生产,模块化安装,绿色无污染,施工速度快,抗震强度高。现在的轻龙骨结构房屋需要将无数条C型钢通过无数颗螺丝连接成为房屋的钢结构主体,虽然C型钢比较轻便易于施工,但连接点太多,需要严格对照图纸,否则容易出错,需要专门的熟练技术工人才能安装。安装好轻钢龙骨以后需要在龙骨内填充隔热棉,内外封板装修,整个施工工序太多,速度慢成本高。另外以远大住工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在工厂浇筑成建筑的墙体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大型吊装设备模块化安装。此种工艺仍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依然无法克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诸多弊端,施工必须使用大型设备,很多道路不畅的地方无法施工,成本高。现有的技术施工复杂,施工速度慢,成本高,难以产业化大面积推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安装快捷、施工方法简单、可以快速推广、成本低、完全干法施工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抗震抗风级别高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包括多根方管立柱,所述方管立柱上端的两侧或四侧分别安装有C型位卡,两个方管立柱之间通过C型主梁连接,所述C型主梁包括第一板部、平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连接所述平板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平板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位卡包括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以及第三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三卡位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卡位部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卡位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三卡位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位卡固定,且位于所述C型位卡内侧,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紧靠所述第一卡位部设置,所述平板部紧靠所述第二卡位部设置,所述第二板部紧靠所述第三卡位部设置;所述方管立柱的底部均设有平板状的固定部,多根所述方管立柱通过固定部固定于一基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其中,还包括多块矩形墙板,每一块矩形墙板的四侧分别与一根C型主梁固定,并卡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C型主梁与所述C型位卡通过螺丝或螺栓或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C型位卡的水平长度为8-15cm。进一步地,所述C型位卡焊接于所述方管立柱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C型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位卡固定,且位于所述C型位卡内侧,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紧靠所述第一卡位部设置,所述平板部紧靠所述第二卡位部设置,所述第二板部紧靠所述第三卡位部设置;还包括多块矩形墙板,每一块矩形墙板的四侧分别与一根C型主梁固定,并卡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通过上述固定方式,使得C型主梁的安装固定较为方便,所述新型装配式建筑通过上述安装固定方式,使得其具有安装快捷、施工方法简单、可以快速推广、成本低、完全干法施工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抗震抗风级别高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搭配房屋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包括多根方管立柱1,所述方管立柱1上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C型位卡3,所述C型位卡3由钢板焊接而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C型位3卡焊接于所述方管立柱1上。另外,可选择的,在一些方管立柱1上端的四侧均安装有C型位卡3,可以根据装配建筑的需求进行设计,用于共同来搭造建筑用。其中,图3为通过新型装配式建筑搭造好的房屋。如图1、图2和图3,其中,所述C型位卡3包括第一卡位部31、第二卡位部32以及第三卡位部33,所述第一卡位部31和所述第三卡位部3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卡位部32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卡位部3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位部31和所述第三卡位部33平行设置,第一卡位部31、第二卡位部32以及第三卡位部33共同组成一C型凹口。如图1、图2和图3,两个方管立柱1之间通过C型主梁2连接,所述C型主梁2包括第一板部、平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连接所述平板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平板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主梁2同样由由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以及所述平板部共同形成一C型凸部。如图1、图2和图3,所述C型主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位卡3固定,且位于所述C型位卡3内侧,即所述C型凸部卡设于所述C型凹口。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紧靠所述第一卡位部31设置,所述平板部紧靠所述第二卡位部32设置,所述第二板部紧靠所述第三卡位部33设置。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C型主梁2与所述C型位卡3通过螺丝或螺栓或焊接固定,进一步保证了两者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C型位卡3的水平长度为8-15cm。其中,还包括多块矩形墙板4,每一块矩形墙板4的四侧分别与一根C型主梁2固定,并卡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使得所述矩形墙板4的固定非常稳固。从而构成整体房屋建筑。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方管立柱1的底部均设有平板状的固定部11,多根所述方管立柱通过固定部11固定于一基座10,所述固定部11与所述基座10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用于搭建房屋建筑,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安装简单快捷,只需要简单培训的工人就可以加工安装。2、施工速度快,是传统钢筋混凝土及砖混结构的数倍。3、可以机械设备安装也可以人工安装,灵活方便。4、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成成型散件材料,方便运输到农村及景区道路不畅的地方施工,方便外贸出口装船,实现房屋(大件商品)流通化。5、方便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6、产品全部工厂生产,生产及施工过程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7、规模化、产业化、机械设备化,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及施工成本。8、将房屋整体轻量化,加上连接点多采用柔性连接,抗震强度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方管立柱,所述方管立柱上端的两侧或四侧分别安装有C型位卡,两个方管立柱之间通过C型主梁连接,所述C型主梁包括第一板部、平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连接所述平板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平板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位卡包括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以及第三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三卡位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卡位部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卡位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三卡位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位卡固定,且位于所述C型位卡内侧,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紧靠所述第一卡位部设置,所述平板部紧靠所述第二卡位部设置,所述第二板部紧靠所述第三卡位部设置;所述方管立柱的底部均设有平板状的固定部,多根所述方管立柱通过固定部固定于一基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其中,还包括多块矩形墙板,每一块矩形墙板的四侧分别与一根C型主梁固定,并卡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方管立柱,所述方管立柱上端的两侧或四侧分别安装有C型位卡,两个方管立柱之间通过C型主梁连接,所述C型主梁包括第一板部、平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连接所述平板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平板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位卡包括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以及第三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三卡位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卡位部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卡位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三卡位部平行设置;所述C型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位卡固定,且位于所述C型位卡内侧,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紧靠所述第一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品晶
申请(专利权)人:程品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