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449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包括:底座、电机、传动组件、电磁继电器、齿板组件和扇门组件;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底部与底座轴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传动组件,从而带动驱动臂绕底部转动;所述齿板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扇门组件设置在齿板组件上;所述电磁继电器连接扇门组件与驱动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设计巧妙,通过齿式传动来传动翼门,减小传动的噪音和冲击,延长闸门使用年限;通过在大扇门中增加小扇门的方式,在可实现同步开合的情形下,拓宽闸门宽度;通过使用电磁继电器作为传动部件,实现断电情形下闸门开合,保持过道畅通,消除安全隐患。

A barrier free g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rrier free access gat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otor,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electromagnetic relay, tooth plate assembly and the door assembly; th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is connected; the drive assembly includes a driving arm,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base bottom the connecting arm, the motor drive module, so as to drive the driving arm to rotate around the bottom; the toothed plat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door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toothed plate assembly; the electromagnetic relay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assembly and the driving ar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to drive through the wing door gear transmission, reduce noise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impact of the gate; by increasing the small door in the door way, the synchronization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ing and closing, widening the gate width; by using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o achieve pow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maintain smooth passage to eliminate safety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
本技术涉及闸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公共交通无障碍通行的闸门。
技术介绍
在国内很多公共场所,特别是地铁、BRT等公共交通场所,门禁装置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它能让具备通过条件的人安全通过;将不具备通过条件的人隔离在外,然而,现有的门禁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门禁装置体积庞大,且闸门通道狭小,阻塞过路要道,当人流量大,人流速度缓慢时很容易造成拥堵,影响路人通行。在重要交通枢纽站,尤其是当行人携带大件行李物品时,难以通过现有的闸门通道,往往需要通过将笨重的行李举起的方式来过关卡,十分费时费力。其次,由于公共交通枢纽中心的人口密集,为防止意外发生,保证人流畅通无阻,现有的门禁装置内部都设有蓄电池作为断电时的备用电源。然而,蓄电池具有保质期限,容易因受潮等原因而发生损坏。当蓄电池损坏时,门禁装置在断电的情形将会一直保持闭合状态,严重影响行人通行,造成公共交通安全隐患。此外,由于现有的门禁装置体积庞大,并且都是通过金属外壳固定在地面上,门禁装置内的蓄电池易损坏,且不易维修,由此导致门禁装置报废,从而造成浪费。最后,现有的门禁装置制动力差,传动十分不平稳。闸门下放时冲击力巨大,日积月累会对闸门自身结构造成巨大破环,产生形变和裂缝,降低产品实用年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包括:底座、电机、传动组件、电磁继电器、齿板组件和扇门组件;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底部与底座轴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传动组件,从而带动驱动臂绕底部转动;所述齿板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扇门组件设置在齿板组件上;所述电磁继电器连接扇门组件与驱动臂。进一步地,所述扇门组件包括大扇门和小扇门;所述大扇门还包括设置在一端的摇臂,所述摇臂底部转动固定在底座上,摇臂可自由转动的方向与驱动臂可自由转动的方向一致;所述大扇门呈中空状,大扇门未设摇臂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小扇门设置在大扇门内,并可从大扇门的开口处伸出。进一步地,所述齿板组件包括下齿板,以及和下齿板啮合的上齿板;所述下齿板固定在底座上;上齿板的顶部固定在小扇门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摇臂的底部设有两耳,所述齿板组件设置在摇臂的两耳之间,所述小扇门的底部与上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继电器设置摇臂上,并靠近驱动臂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扇门组件通过弹簧与底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设在小扇门靠近摇臂一侧的上端;所述弹簧从摇臂上方绕过,并连接至底座。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根连杆和一根驱动臂;所述两根连杆首尾相连,而后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臂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靠近大扇门摇臂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传感器,用于探测闸门的开合状态。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结构精简,设计巧妙,通过齿式传动来传动翼门,可使闸门运行更为平稳,减小传动的噪音和冲击,延长闸门使用年限。其次,本技术通过在大扇门中增加小扇门的方式,在可实现同步开合的情形下,拓宽了闸门的宽度,省时省力。避免了因为闸门通道狭小,阻塞过路要道。当人流量大,人流速度缓慢时不会造成拥堵,便于行人携带大件行李物品过关卡。最后,本技术使用电磁继电器作为传动连接部件,当闸门断电后,电磁继电器失去磁性,并松开摇臂,此时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扇门组件收拢,实现断电情形下,闸门开合,保持过道畅通,消除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关闭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包括:底座1、电机2、传动组件3、电磁继电器4、齿板组件5和扇门组件6。所述电机2设置在底座1上,电机2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3连接。具体而言,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两根连杆和一根驱动臂31;所述两根连杆首尾相连,相连后的两连杆一端连接着电机2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着驱动臂31的中部。所述驱动臂31的底部与底座1轴连接。所述扇门组件6包括大扇门61和小扇门62;所述大扇门61圆面方向一侧设有一摇臂611,所述摇臂611的底部设有两耳,所述摇臂611底部轴连接在底座1上,摇臂611可自由转动的方向与驱动臂31可自由转动的方向一致。摇臂611上设有可吸附驱动臂31顶部的电磁继电器4。所述大扇门61呈中空状,大扇门61未设摇臂61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小扇门62可嵌套于大扇门61内,并可从大扇门61的开口处伸出。值得一体的是,所述小扇门62靠近摇臂611一侧的上端还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从摇臂611上方绕过,并连接至底座1。所述齿板组件5设置在底座1上,并设置在摇臂611底部的两耳之间。所述齿板组件5包括下齿板51,以及和下齿板51啮合的上齿板52;所述下齿板5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上齿板52的顶部固定在小扇门62的底部,从而实现小扇门62在大扇门61内的左右滑动。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一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靠近大扇门61摇臂611的一侧,可限制扇门组件6转动幅度,并协助大扇门61收拢小扇门6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一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扇门组件6一侧,用于检测闸门的开合状态。本技术工作原理:当闸门通电后,扇门组件上的电磁继电器4吸住驱动臂31的顶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两根连杆带动传动组件3中的驱动臂31转动。由于电磁继电器4吸力的作用,摇臂611随着驱动臂31的转动而转动,此时,扇门组件6实现闸门的开合。值得注意的是,扇门组件6中包括大扇门61和小扇门62,可在实现同步开合的情形下,加宽人行过道宽度。具体而言,当扇门组件6向右转动时,大扇门61带动小扇门62转动,大扇门61中的小扇门62的重心向右偏离,小扇门62重力大于弹簧7拉力,小扇门6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右下倒,并伸出大扇门61,实现闸门的关闭。当扇门组件6向左转动到限位块8位置时,大扇门61带动小扇门62转动,小扇门62的重心向左偏离,小扇门62在自身重力和弹簧7拉力的作用下向左下倒,并在扇门组件6到达限位8块时停止,实现扇门组件6收拢,此时闸门打开。当闸门断电后,电磁继电器4失去磁性,电磁继电器4松开驱动臂31,此时在弹簧7拉力的作用下,扇门组件6倒向有限位块的一边,实现断电情形下,闸门打开,保持过道畅通,消除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精简,设计巧妙,通过齿式传动来传动翼门,可使闸门运行更为平稳,减小传动的噪音和冲击,延长闸门使用年限。本技术通过在大扇门中增加小扇门的方式,在可实现同步开合的情形下,拓宽了闸门的宽度,省时省力。本技术使用电磁继电器作为传动连接部件,实现断电情形下,闸门开合,保持过道畅通,消除安全隐患。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传动组件、电磁继电器、齿板组件和扇门组件;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底部与底座轴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传动组件,从而带动驱动臂绕底部转动;所述齿板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扇门组件设置在齿板组件上;所述电磁继电器连接扇门组件与驱动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传动组件、电磁继电器、齿板组件和扇门组件;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底部与底座轴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传动组件,从而带动驱动臂绕底部转动;所述齿板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扇门组件设置在齿板组件上;所述电磁继电器连接扇门组件与驱动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门组件包括大扇门和小扇门;所述大扇门还包括设置在一端的摇臂,所述摇臂底部转动固定在底座上,摇臂可自由转动的方向与驱动臂可自由转动的方向一致;所述大扇门呈中空状,大扇门未设摇臂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小扇门设置在大扇门内,并可从大扇门的开口处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通行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组件包括下齿板,以及和下齿板啮合的上齿板;所述下齿板固定在底座上;上齿板的顶部固定在小扇门的底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坤兰俊梁虞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成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