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44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27
一种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包括设定及控制模块,用以输入并储存装贴数据;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分别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影像模块及第二影像模块,分别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第一影像数据及第二影像数据;第一装贴模块及第二装贴模块,分别用以依据装贴数据以及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及第二及部分上;以及运输带模块,设置在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上,用以运输透光导电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尤指一种在透光导电基板上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制造具有发光二极管的透光建材(例如发光二极管玻璃)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阶段是在透光导电基板上装贴发光二极管。在现有技术中,因为市场上常用的透光导电基板尺寸并不适用于现有的机台,所以此阶段通常是由人工将发光二极管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上。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体积小以及透光导电基板难以分辨线路等因素影响,人工装贴的方式极为困难且效率低下,良率方面也不尽理想,并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此种现象在应用在建筑结构的大尺寸具有发光二极管的透光建材,更为明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有效率地装贴发光二极管,并能避免误差造成良率下降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即为各家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率地装贴发光二极管,并能避免误差造成良率下降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技术遂提供一种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上,设备包括设定及控制模块,用以输入并储存装贴数据;第一平台,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第二平台,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第一影像模块,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模块,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影像数据;第一装贴模块,用以依据装贴数据以及第一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一平台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上;第二装贴模块,用以依据装贴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二平台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及运输带模块,设置在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上,用以运输透光导电基板。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导电基板为覆有氧化铟锡薄膜的透光玻璃或透光塑料。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影像模块或第二影像模块还包括用以获取影像数据的感光耦合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影像模块或第二影像模块还用以侦测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的位置数据。在一实施例中,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还包括警示模块,用以在位置数据不符合装贴数据时,发出警示信号或记录位置数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装贴模块或第二装贴模块还包括机械臂以及吸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还包括X轴运动机构及Y轴运动机构,分别用以纵向及横向移动透光导电基板。在一实施例中,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还包括第三平台、第三影像模块以及第三装贴模块,第三平台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三部分,第三影像模块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三部分的第三影像数据,第三装贴模块用以依据装贴数据,第三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三平台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三部分上,且运输带模块设置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影像模块还包括用以获取影像数据的感光耦合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影像模块还用以侦测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的位置数据。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装贴模块还包括机械臂以及吸嘴。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平台还包括X轴运动机构及Y轴运动机构,分别用以纵向及横向移动透光导电基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以设定及控制模块设定装贴数据,以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承载透光导电基板,以第一影像模块及第二影像模块获取影像数据,再由第一装贴模块及第二装贴模块依据装贴数据及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由于同时在两个平台上进行装贴,因此可应用在较大的透光导电基板尺寸,且极具效率又可避免人工装贴所造成的误差,充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失。此外,还可附加警示模块,用以在发光二极管的位置数据不符合装贴数据时,发出警示信号或记录位置数据,以改善装贴时产生的错误;或是附加第三平台、第三影像模块以及第三装贴模块,进一步增进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的架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10设定及控制模块11第一平台12第二平台13第三平台14第一影像模块15第二影像模块16第三影像模块17第一装贴模块18第二装贴模块19第三装贴模块20运输带模块21警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1,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上,设备1包括设定及控制模块10、第一平台11、第二平台12、第一影像模块14、第二影像模块15、第一装贴模块17、第二装贴模块18以及运输带模块20。设定及控制模块10用以输入并储存装贴数据;第一平台11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第二平台12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第一影像模块14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模块15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影像数据;第一装贴模块17用以依据装贴数据以及第一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一平台11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上;第二装贴模块18用以依据装贴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二平台12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及运输带模块20设置在第一平台11以及第二平台12上,用以运输透光导电基板。在一实施例中,设定及控制模块10用以输入并储存装贴数据,举例来说,设定及控制模块10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器以及人机接口等等的装置,且设定及控制模块10与其它模块连接,可与其它模块互相交换数据。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导电基板分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并分别由第一平台11以及第二平台12承载,而第一影像模块14、第二影像模块15、第一装贴模块17以及第二装贴模块18对应于第一平台11以及第二平台12,可同时运作以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相较于现有机台仅能处理较小尺寸的透光导电基板,本技术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1将透光导电基板分为两个较小的部分同时进行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工作,因此将可处理较大尺寸的透光导电基板,且能维持很高的效率。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1还可包括第三平台13、第三影像模块16以及第三装贴模块19,第三平台13用以承载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三部分,第三影像模块16用以获取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三部分的第三影像数据,第三装贴模块19用以依据装贴数据以及第三影像数据,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第三平台13所承载的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三部分上,且运输带模块20设置在第一平台11、第二平台12以及第三平台13上。在一实施例中,以图1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1作为基础,再附加第三平台13、第三影像模块16以及第三装贴模块19,使原本分为两个部分同时进行的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工作,变成由三个部分同时进行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工作,可进一步的增进效率,并能处理更大尺寸的透光导电基板。在一实施例中,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设定及控制模块,用以输入并储存装贴数据;第一平台,用以承载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第二平台,用以承载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第一影像模块,用以获取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模块,用以获取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影像数据;第一装贴模块,用以依据所述装贴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所述第一平台所承载的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上;第二装贴模块,用以依据所述装贴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所述第二平台所承载的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及运输带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以及所述第二平台上,用以运输所述透光导电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透光导电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设定及控制模块,用以输入并储存装贴数据;第一平台,用以承载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第二平台,用以承载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第一影像模块,用以获取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模块,用以获取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影像数据;第一装贴模块,用以依据所述装贴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所述第一平台所承载的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一部分上;第二装贴模块,用以依据所述装贴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所述第二平台所承载的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及运输带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以及所述第二平台上,用以运输所述透光导电基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电基板为覆有氧化铟锡薄膜的透光玻璃或透光塑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影像模块或所述第二影像模块还包括用以获取影像数据的感光耦合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影像模块或所述第二影像模块还用以侦测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装贴在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的位置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贴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模块,用以在所述位置数据不符合所述装贴数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金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腾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