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及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73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及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中,连接件包括基板、连杆、扣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基板用于与墙体连接,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扣件用于与脚手架连接,扣件上开设有导向孔。连杆的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于安装孔内,扣件能够沿连杆长度方向滑动。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扣件向远离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扣件向靠近基板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扣件向靠近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扣件向远离基板的方向运动。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改变连接件整体的长度,以适应脚手架与墙体间的不同的距离,使脚手架的搭建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nnecting piece, scaffold and wa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parts, scaffolds and wall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 fastener, a first drive part and a second drive part. The bas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and a moun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The fastener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scaffold, and the fasten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hol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hole, and the fastener can slid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drive is used to drive the fastener to move away from the substrate, and to limit the movement of the fastener toward the substrate. The second driving element is used to drive the fastener to move towards the substrate and limit the movement of the fastener to the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substrate. The whol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can be changed by the first drive part and the second driving part, so as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distance between the scaffold and the wall,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caffold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及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件及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必须与墙体存在有效拉结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在墙体内预埋钢管,再通过扣件将钢管与脚手架连接可使脚手架与墙体有效拉结,但这种结构使得脚手架在搭建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按照钢管伸出墙体的长度来布置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的距离,给脚手架的搭建过程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旨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的不同距离的连接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旨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在搭建过程中不受局限的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与脚手架,包括基板、连杆、扣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基板用于与墙体连接,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扣件用于与脚手架连接,扣件上开设有导向孔。连杆的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于安装孔内,扣件能够沿连杆长度方向滑动。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扣件向远离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扣件向靠近基板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扣件向靠近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扣件向远离基板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螺母,连杆设有与第一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一螺母螺接于连杆的外侧,第一螺母与扣件靠近基板的一端抵触。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包括限位板、第二螺母和传力件,限位板套于连杆的外侧,限位板位于基板与扣件之间,限位板与扣件通过传力件连接,第二螺母螺接于连杆的外侧,第二螺母与限位板远离基板的一端抵触。进一步地,传力件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对称分布于连杆半径方向上的两侧,第一拉绳的一端与限位板连接,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扣件连接,第二拉绳的一端与限位板连接,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扣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拉绳与限位板、第二拉绳与限位板均通过环头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扣件包括半圆基座、半圆压盖和锁紧螺栓,导向孔开设于半圆基座,半圆基座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半圆压盖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均通过锁紧螺栓连接。进一步地,限位板与锁紧螺栓通过传力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上均开设有供锁紧螺栓卡入的第一卡槽。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开设有供锁紧螺栓卡入的第二卡槽。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墙体、脚手架和上述连接件,脚手架包括多个横杆和多个竖杆,连接件的基板通过螺钉与墙体连接,连接件的扣件与脚手架的横杆或竖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件,扣件与连杆滑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改变连接件整体的长度,以适应脚手架与墙体间的不同的距离。本技术提供一种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上述连接件,由于连接件长度可调,脚手架在搭建过程中不会受到脚手架与墙体间距离的局限,使脚手架的搭建过程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半圆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半圆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标:100-连接件;10-基板;11-安装孔;20-连杆;30-扣件;31-半圆基座;311-第一对接部;3111-导向孔;312-第二对接部;3121-第一连接部;3122-第一圆弧部;3123-第二连接部;3124-第二卡槽;3125-第一圆弧缺口;32-半圆压盖;321-第三连接部;322-第二圆弧部;323-第四连接部;324-第一卡槽;325-第二圆弧缺口;33-锁紧螺栓;40-第一驱动件;50-第二驱动件;51-限位板;52-第二螺母;53-传力件;531-第一拉绳;532-第二拉绳;54-环头螺栓;200-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210-墙体;220-脚手架;2201-横杆;2202-竖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件100,用于连接墙体与脚手架,其包括基板10、连杆20、扣件30、第一驱动件40和第二驱动件50。连杆20与基板10固定连接,扣件30与连杆20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40用于驱动扣件30向远离基板10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扣件30向靠近基板10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件50用于驱动扣件30向靠近基板10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扣件30向远离基板10的方向运动。其中,基板10用于与墙体连接,基板10为矩形钢板,其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11。连杆20设有外螺纹,连杆20的一端固定在基板10上,连杆20垂直于基板10。扣件30用于与脚手架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扣件30包括半圆基座31、半圆压盖32和锁紧螺栓33,半圆基座31与半圆压盖32通过锁紧螺栓33连接。这种结构的扣件30可实现与脚手架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如图3所示,半圆基座31包括第一对接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接件及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与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连杆、扣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基板用于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扣件用于与所述脚手架连接,所述扣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扣件能够沿所述连杆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扣件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所述扣件向靠近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扣件向靠近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所述扣件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与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连杆、扣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基板用于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扣件用于与所述脚手架连接,所述扣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扣件能够沿所述连杆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扣件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所述扣件向靠近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扣件向靠近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并限制所述扣件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螺母,所述连杆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螺接于所述连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扣件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限位板、第二螺母和传力件,所述限位板套于所述连杆的外侧,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扣件之间,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扣件通过所述传力件连接,所述第二螺母螺接于所述连杆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和所述第二拉绳对称分布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星吴晶于飞宋春影武晨管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