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191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平行设置在壳体中,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第一桨叶、第二桨叶交错平行设置,第一桨叶与第一搅拌轴成40度角,第二桨叶与第二搅拌轴成40度角,支架包括弧形架、支架腿、下层面板,壳体设置在弧形架上,支架腿设置在弧形架下,下层面板设置在各支架腿下部之间,下层面板下设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位于下层面板上,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与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壳体底部设有卸料口,卸料口上设有盖。

A full mixing plastic mix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xture of full plastic mixing machine, the stirring shaft, second stirring shaft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in the shell, the first blade and second blade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first second stirring shaft, a stirring shaft, the first blade, second blades staggered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first blade and the stirring shaft 40 second and second degree angle, blade stirring shaft of a 40 degree angle bracket comprises an arc frame and support legs, lower panel, shell is arranged in an arc frame, support legs arranged in an arc-shaped frame, the lower pa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part of the leg bracket, the lower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nel on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output shaft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elt belt and the first stirring shaft and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through the wire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and the discharge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
本技术涉及混料机
,尤其涉及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出现在工厂中,为塑料生产提高了效率。然而,现有塑料混料机,结构复杂、混料不充分、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塑料混料器结构复杂、混料不充分、效率低下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混料充分、高效率的塑料混料机。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包括壳体、电机、皮带、支架、桨叶、搅拌轴,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皮带包括第一皮带、第二皮带,桨叶包括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搅拌轴包括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且二者平行设置在壳体中,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第一桨叶、第二桨叶交错平行设置,第一桨叶与第一搅拌轴成40度角,第二桨叶与第二搅拌轴成40度角,支架包括弧形架、支架腿、下层面板,壳体设置在弧形架上,支架腿设置在弧形架下,下层面板设置在各支架腿下部之间,下层面板下设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位于下层面板上,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与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壳体底部设有卸料口,卸料口上设有盖。支架腿下还设有减震底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还可通过齿轮传动方式与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卧式双搅拌轴逆向运转,且桨叶与搅拌轴成40°角,从而在一定大的壳体内,混料效率更高、更充分;通过设置控制器可控制两台电机转向、转速,从而设备操作更灵活,混料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中:1-第一搅拌轴;2-第一桨叶;3-第二搅拌轴;4-第二桨叶;5-壳体;6-弧形架;7-支架腿;8-第二电机;9-下层面板;10-控制器;11-第一电机;12-减震底座;13-第一皮带;14-卸料口;15-第二皮带。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包括壳体5、电机、皮带、支架、桨叶、搅拌轴,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皮带包括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5,桨叶包括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搅拌轴包括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且二者平行设置在壳体5中,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上,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交错平行设置,第一桨叶2与第一搅拌轴1成40度角,第二桨叶4与第二搅拌轴3成40度角,支架包括弧形架6、支架腿7、下层面板9,壳体设置在弧形架6上,支架腿7设置在弧形架6下,下层面板9设置在各支架腿7下部之间,下层面板9下设有控制器10,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位于下层面板9上,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5与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连接,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0连接,壳体5底部设有卸料口14,卸料口14上设有盖。支架腿7下还设有减震底座12。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输出轴还可通过齿轮传动方式与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连接。实施例:操作控制器10,启动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分别通过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5带动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转动,由于第一桨叶2与第一搅拌轴1成40度角,第二桨叶4与第二搅拌轴3成40度角,因此相当于在一定容积的壳体5内增大了桨叶与塑料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搅拌比例,控制器10可控制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逆向旋转,从而两搅拌轴可逆向旋转,二者之间形成逆流,混料更充分,且控制器10可控制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在转向相反的前提下不断同步改变各自转向,从而混料更充分,待混料完成操作控制器10,关停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打开卸料口14上的盖卸料。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包括壳体(5)、电机、皮带、支架、桨叶、搅拌轴,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皮带包括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5),桨叶包括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搅拌轴包括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且二者平行设置在壳体(5)中,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上,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交错平行设置,第一桨叶(2)与第一搅拌轴(1)成40度角,第二桨叶(4)与第二搅拌轴(3)成40度角,支架包括弧形架(6)、支架腿(7)、下层面板(9),壳体设置在弧形架(6)上,支架腿(7)设置在弧形架(6)下,下层面板(9)设置在各支架腿(7)下部之间,下层面板(9)下设有控制器(10),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位于下层面板(9)上,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5)与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连接,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0)连接,壳体(5)底部设有卸料口(14),卸料口(14)上设有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充分的塑料混料机,包括壳体(5)、电机、皮带、支架、桨叶、搅拌轴,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皮带包括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5),桨叶包括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搅拌轴包括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且二者平行设置在壳体(5)中,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搅拌轴(1)、第二搅拌轴(3)上,第一桨叶(2)、第二桨叶(4)交错平行设置,第一桨叶(2)与第一搅拌轴(1)成40度角,第二桨叶(4)与第二搅拌轴(3)成40度角,支架包括弧形架(6)、支架腿(7)、下层面板(9),壳体设置在弧形架(6)上,支架腿(7)设置在弧形架(6)下,下层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波吴昱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庆百胜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