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09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包括装夹座,所述装夹座的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连接杆,所述装夹座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贯穿装夹座设有气缸连接杆,所述气缸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成型压爪,所述装夹座的上端左侧设有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销的设置,将腔体正面工件定位安装于装夹座,通过垫块的设置,起到支撑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的作用,防止变形,气缸使得气缸连接杆向下移动,气缸连接杆通过转动轴杆带动成型压爪移动,使得成型压爪沿着固定连接杆的上端为轴心做下压运动,此时,成型压爪便可压住腔体正面工件,实现腔体正面工件的装夹。

Clamp for machining cavity front f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cavity machining fixture comprises a clamping seat, the clamp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two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the clamp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clamp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a rotating shaft,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molding press claw,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clamp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ocating pin,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positioning pin set, will be installed in the front cavity workpiece positioning clamping seat, the cushion block set,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av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to prevent deformation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the connecting rod moves downwards, the cylinder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forming pressure claw, makes the molding pressing claw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long the axes of the down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ing pressure claw can press the front part of the cavity to realize the clamping of the front part of th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具体为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对腔体正面工件进行加工的设备转速快,精确度高,但是空间小,切屑量小,由于腔体正面工件材料质软,易变形,普通夹具不能满足加工需求,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包括装夹座,所述装夹座的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连接杆,所述装夹座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贯穿装夹座设有气缸连接杆,所述气缸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成型压爪,所述成型压爪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连接杆的上端,所述装夹座的上端左侧设有定位销。优选的,所述装夹座的上端两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装夹座的上端右侧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上端表面设有防护软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定位销的设置,将腔体正面工件定位安装于装夹座,通过定位块的设置,便于腔体正面工件的安装定位,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垫块的设置,在腔体正面工件安装定位后,垫块起到支撑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的作用,防止变形,同时,通过防护软垫的设置,防止垫块与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直接接触,通过气缸使得气缸连接杆向下移动,气缸连接杆通过转动轴杆带动成型压爪移动,使得成型压爪沿着固定连接杆的上端为轴心做下压运动,此时,成型压爪便可压住腔体正面工件,实现腔体正面工件的装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固定连接杆、3气缸连接杆、4转动轴杆、5成型压爪、6垫块、7定位销、8定位块、9装夹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包括装夹座9,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连接杆2,所述装夹座9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气缸1,所述气缸1的上端贯穿装夹座9设有气缸连接杆3,所述气缸连接杆3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轴杆4,所述转动轴杆4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成型压爪5,所述成型压爪5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连接杆2的上端,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左侧设有定位销7。进一步的,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两侧设有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为对称设置,通过定位块8的设置,便于腔体正面工件的安装定位,提高定位精度。进一步的,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右侧设有垫块6,所述垫块6的上端表面设有防护软垫,通过垫块6的设置,在腔体正面工件安装定位后,垫块6起到支撑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的作用,防止变形,同时,通过防护软垫的设置,防止垫块6与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直接接触。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定位销7的设置,将腔体正面工件定位安装于装夹座9,通过定位块8的设置,便于腔体正面工件的安装定位,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垫块6的设置,在腔体正面工件安装定位后,垫块6起到支撑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的作用,同时,通过防护软垫的设置,防止垫块6与腔体正面工件底部直接接触,通过气缸1使得气缸连接杆3向下移动,气缸连接杆3通过转动轴杆4带动成型压爪5移动,使得成型压爪5沿着固定连接杆2的上端为轴心做下压运动,此时,成型压爪5便可压住腔体正面工件,实现腔体正面工件的装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包括装夹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连接杆(2),所述装夹座(9)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气缸(1),所述气缸(1)的上端贯穿装夹座(9)设有气缸连接杆(3),所述气缸连接杆(3)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轴杆(4),所述转动轴杆(4)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成型压爪(5),所述成型压爪(5)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连接杆(2)的上端,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左侧设有定位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正面加工夹具,包括装夹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座(9)的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连接杆(2),所述装夹座(9)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气缸(1),所述气缸(1)的上端贯穿装夹座(9)设有气缸连接杆(3),所述气缸连接杆(3)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轴杆(4),所述转动轴杆(4)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成型压爪(5),所述成型压爪(5)的一端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扬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东之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