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08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3:06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包括固定到靠背的支撑结构(1)、包括前壳(7)和后壳(6)的主体(8),所述前壳具有用于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的前表面(70),所述前表面在总行驶距离(CT)上,在标记为X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可移动,所述总行程距离由第一行程部分(C1)和第二行程部分(C2)形成,第一行程部分(C1)由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而提供,所述前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位置基本保持恒定;第二行程部分(C2)由所述前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

Adjustable head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adjustable headrest, backrest comprises a support structure fixed to (1), including the front shell (7) and (6) the main body of the shell (8), the front shell has a front surface for the user's head and seat contact (70), the front surface distance the total vehicle (CT), in marked direction before and after X, the support structure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total travel distance from the first stroke part (C1) and second (C2), the first travel itinerary part (C1) by the body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installation can realize the translational movement, the front shell and the rear shell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remained constant; second stroke part (C2) by the front shell relative to the shell after installation can be realized with translational 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头枕,其前表面的位置在纵向方向(标记为X)(靠近车辆纵向方向)可调节,并且在大致垂直方向(标记为Z)可选地可调节。
技术介绍
当使用单体积(“一件式”)头枕时,沿着X的调节行程受到内部机构和支撑结构的兼容性以及对头枕的风格约束的限制。为了增加沿着X的调节行程,趋向于朝向“双容量”解决方案,其中头枕的前垫可以相对于头枕的中部和后部区域中的基座结构移动。这样的头枕从源自本申请人的文献FR2979867中已知。在美国专利2010127541中公开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将前表面靠近用户的头部时,头枕后部的位置不变,并且沿着纵向方向(X)的厚度增加。然而,头枕在纵向方向上越厚,头枕的美学外观越恶化,并且车辆的其他乘客的可见度越受影响,在一些情况下,包括驾驶员(视野部分地被乘客头枕遮挡)。另一个问题是与碰撞时的安全有关:这需要正面的积极锁定以防止向后行程,以便在碰撞的情况下保护座椅乘客的颈部。在这种情况下,诸如涉及具有上铰链区域的连续变形的已知解决方案是不理想的。因此,仍然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纵向方向X上进行宽调整的头枕,同时限制其体积(并因此限制视线的遮挡)并且同时保持与负载电阻规格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至少包括:-支撑结构,其用于固定到所述座椅的靠背,-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主体,至少包括:-前壳,具有用于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的前表面,-后壳,与前壳互补地形成头枕主体的外壳,-前表面在总行程距离上,沿着标记为X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可移动,该总行程距离至少由以下形成:-第一行程部分,由主体相对于支撑结构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前壳相对于后壳的位置保持基本恒定,-第二行程部分,由前壳的相对于后壳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换句话说,在第一行程部分期间,沿着X的头枕的总厚度不变,而在第二行程部分期间,头枕沿X的总厚度增加。通过这些布置,头枕的主体的厚度对于第一行程序部分保持恒定和适度,并且头枕具有有吸引力的美学外观和狭窄的轮廓,这有助于在必要时允许额外行程的可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以下布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有利的是,总行程距离(CT)至少等于50mm;因此获得了适合于所有乘客形态和偏好的相当充裕的行程。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行程部分(C1、C2)各自具有接近总行程距离一半的长度,由此总行程距离包括两个平衡部分,第一行程部分和第二行程部分,例如每个具有至少25mm的行程距离。可选地,由可与空间重叠同心布置的引导元件提供引导,每个引导件对于至少30mm,优选约40mm的长度是有效的。根据一个实施例,头枕包括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引导板,优选地具有垂直滑动运动,后壳和前壳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该引导板;此外,在可选特征中,头枕的高度位置可以通过垂直滑动引导板来调节。根据一个实施例,后壳被安装成在引导板上滑动(沿X),形成第一行程部分,并且前壳安装成在后壳上滑动(沿着X),形成第二行程部分。这证明是一种特别简单和紧凑的组件。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以下引导元件:-两个第一引导套管31、32,牢固地固定至引导板,-两个第二套筒41、42,牢固地固定至后壳并且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套筒中,-两个杆51、52,刚性地固定到前壳并且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套筒中;这证明是特别紧凑的组件,因此有利地获得同轴、同心、坚固且紧凑的组件。根据一个实施例,还可以提供用于锁定头枕位置,特别是前壳,的元件,以及用于解锁锁定元件以使得能够改变调节位置的控制装置。这允许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调节头枕沿X的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还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复位弹簧,用于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且当未锁定时,向后偏压前壳,由此当控制按钮被致动且用户无任何特定操作时,头枕自然返回到最后面的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由头枕销延伸的头枕立柱,当座椅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它们基本对应于垂直方向延伸,以及可能滑动地安装有引导板的横向构件;这是一个非常机械坚固的组件,允许符合安全规范和要求。根据一个实施例,有利地,头枕主体的纵向厚度沿着第一行程部分保持小于95mm;因此存在相对窄的轮廓,其有助于车辆的乘客,特别是驾驶员的良好视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头枕的座椅。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图中:-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头枕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座椅的头枕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头枕的分解图,图4A、4B和4C分别示出了位于后部位置(4A)、中间位置(4B),指的是第一行程部分的末端和第二行程部分的开始处,以及最重要的位置(4C),指的是第二行程部分的末端,的头枕主体的剖视图,图5A、5B和5C分别对应于图4A、4B和4C的不同位置的引导元件的详细剖视图,-图6是示出锁定系统的更详细的局部透视图。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的座椅104,其具有用于容纳座椅的乘员101的座椅部分和通过两个平行销1a、1b支撑头枕10的靠背103,两个平行销1a、1b沿着销的纵向轴线延伸。在本申请中,销沿着或接近第一方向Z的方向延伸,在使用座椅的正常位置中相对靠近垂直方向。所述座椅可以是驾驶员座椅或前排乘客座椅;不排除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后排座椅或卡车、货车、多功能车或越野车辆的座椅。在所示的示例中,销1a、1b以相对常规的方式插入到靠背103的两个护套(未示出)中,所述销被沿着Z方向向上延伸的立柱11、12延伸,由通过也称为横梁的上连接部13连接。这形成了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头枕的支撑结构1。有利地,具有其销的头枕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从靠背中移除,并且随后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重新安装。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在这里给出的示例中,头枕10在标记为X的所谓纵向方向上可调整,为基本上对应于当座椅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的前后方向。更准确地说,头枕的前表面70可相对于座椅乘员101的头部102可调节或多或少地前进。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指的是在标记为Z的方向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头枕的整个主体可以垂直移动。如图2至图6所示,除了已经提到的支撑结构1之外,头枕还包括:-安装成在垂直方向Z上在支撑结构1上滑动的引导板2,-通过引导板连接到支撑结构的主体8,所述主体包括前壳7和后壳6,前壳7具有用于与座椅的使用者101的头部102接触的前表面70,后壳6与前壳7互补地形成头枕主体的外壳80,-锁定元件4和控制装置9,这些锁定元件使得可以使前壳7相对于引导板在纵向方向X上固定,并且使引导板2相对于支撑结构1在垂直方向Z上固定。应当注意,前壳7通常被填充物和/或覆盖物覆盖(为清楚起见,这里未示出)。同样适用于可覆盖有覆盖物(未示出)的后壳6。前壳7和后壳6由轻质但相对刚性的合成材料制成。由销1a、1b延伸的立柱11、12由金属管形成,优选地在头枕主体正下方稍微弯曲。横向构件13由包覆成型金属或由纤维增强的合成材料制成,并通过包覆成型连接到立柱上,或由具有加强肋的实心模制塑料制成。引导板2可以由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

【技术保护点】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至少包括:‑支撑结构(1),用于固定到所述座椅的靠背,‑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主体(8),至少包括:‑前壳(7),具有用于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的前表面(70),‑后壳(6),与前壳互补地形成头枕主体的外壳,‑前表面在总行程距离(CT)上,在标记为X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可移动,该总行程距离至少由以下部分形成:‑第一行程部分(C1),由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所述前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位置基本保持恒定,‑第二行程部分(C2),由所述前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8 FR 16530971.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可调节头枕,至少包括:-支撑结构(1),用于固定到所述座椅的靠背,-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主体(8),至少包括:-前壳(7),具有用于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的前表面(70),-后壳(6),与前壳互补地形成头枕主体的外壳,-前表面在总行程距离(CT)上,在标记为X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可移动,该总行程距离至少由以下部分形成:-第一行程部分(C1),由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所述前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位置基本保持恒定,-第二行程部分(C2),由所述前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安装所能实现的平移运动提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行程距离(CT)至少等于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行程部分(C1、C2)各自具有接近总行程距离一半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引导板(2),优选地具有垂直滑动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6)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引导板(2)上,形成所述第一行程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泰凡·索尔特纳弗朗索斯·莱利埃弗雷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