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369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包括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和辅助回流装置,其中所述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包括管头段、侧孔段、管身段、操作柄和用于连接外部配套设施的尾端连接部,所述管头段为圆锥形结构,且管头段端头外壁上设置有顶部显影点,所述侧孔段管身开有若干侧孔,所述侧孔段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上端显影点和下端显影点;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与尾端连接部连接的Y阀,所述Y阀后依次连接有回流管道和输血针头,所述回流管道上依次设置有三通阀、压力感受器、动力装置和血栓过滤网;所述三通阀上设置有药物入口。整个装置能有效抽吸颅内静脉血栓,并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颅内静脉介入治疗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危重患者经足量抗凝治疗无效且无颅内出血,尤其是昏迷和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时,可在导管室行颅内静脉接触溶栓、经导管机械取栓术或者手术取栓术治疗。但现有导管机械取栓术或者手术取栓术存在如下缺点:1、在行颅内静脉接触溶栓后,多数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甚至增加了出血风险。2、现有的取栓产品材料以用在动脉血栓取栓为主,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不同,以及血栓构造外形均不一样,虽然用现有的取栓材料可以取出部分血栓,但临床效果仍不是很好,静脉再通率较低。3、现临床使用的颅内静脉介入治疗耗材均来自国外受保护的专利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不能满足所需耗材的最佳规格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抽吸颅内静脉血栓,并加速静脉血液回流的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和辅助回流装置,其中所述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包括管头段(1)、侧孔段(2)、管身段(3)、操作柄(4)和用于连接外部配套设施的尾端连接部(5),所述管头段(1)为圆锥形结构,且管头段(1)端头外壁上设置有顶部显影点(6),所述侧孔段(2)管身开有若干侧孔(10),所述侧孔段(2)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上端显影点(7)和下端显影点(8);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与尾端连接部(5)连接的Y阀(11),所述Y阀后依次连接有回流管道(18)和输血针头(17),所述回流管道上(18)上依次设置有三通阀(12)、压力感受器(14)、动力装置(15)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和辅助回流装置,其中所述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包括管头段(1)、侧孔段(2)、管身段(3)、操作柄(4)和用于连接外部配套设施的尾端连接部(5),所述管头段(1)为圆锥形结构,且管头段(1)端头外壁上设置有顶部显影点(6),所述侧孔段(2)管身开有若干侧孔(10),所述侧孔段(2)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上端显影点(7)和下端显影点(8);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与尾端连接部(5)连接的Y阀(11),所述Y阀后依次连接有回流管道(18)和输血针头(17),所述回流管道上(18)上依次设置有三通阀(12)、压力感受器(14)、动力装置(15)和血栓过滤网(16);所述三通阀上设置有药物入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段(2)管壁内沿轴线均匀布置有多个支撑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内静脉血栓抽吸及静脉血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9)之间的管壁中部均设置有侧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斐刘煜敏梅斌孙冬王涛陈美桂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