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357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试剂盒领域,公开了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试剂盒包括一个或多个由固相溶剂、赋形物和气味香精组成的固体气味块;所述固相溶剂为常温下为固体,加热后为液体的能够溶解香精的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试剂盒采用固体材料作为气味载体并适配特定香精成分,避免了类似Sniffin’s Sticks和五味试嗅液方法的液体试剂,可以减少液体的遗撒、容器破损、污染环境和挥发的风险,同时保证固体气味块具备较佳的嗅觉测试效果,相比同类的B‑SIT方法具有更优秀的性能指标,特别适合中国人群,可应用于帕金森病的辅助诊断中以及相关检测产品的制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试剂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的其临床特点为以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为主,在运动症状出现前、后伴有大量的非运动症状(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和后期的并发症状(如平衡障碍、跌倒、冻结现象、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主要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在该疾病早期阶段,即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阶段也可出现与认知功能减退相关的嗅觉障碍的临床表现。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速,PD与AD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数十年所面临的重大健康、经济和社会问题。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中PD的患病率约为1.7~2%,AD的患病率约为3-7%,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全世界接近50%的PD及AD患者在中国。仅以帕金森病为例:研究推测在2030年中国将有500万以上的PD患者,约占全世界总患者数的57%。由于PD的病程长,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没有有效的遏制疾病进展的方法,而且致残率高、中晚期病人多,治疗效果差,治疗费用昂贵,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众多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发病前4年即可出现显著的嗅觉减退,并且存在嗅觉减退的正常老年人在4年内患帕金森病风险增加约5倍,其中有10%的存在嗅觉减退的老年人群可在2年内发展为帕金森病患者。因此,嗅觉减退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临床前期的重要症状。国际运动障碍病协会(MovementDisordersSociety;MDS)从2015年开始将嗅觉减退列入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中,并且也在帕金森病前驱期研究标准中明确指出嗅觉减退对于帕金森病的预警价值,所以嗅觉检查不仅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准确诊断很重要,同时可以有助于在健康老年人中筛查早期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一种临床表现,是介于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是AD的早期阶段。MCI患者以每年10%~l5%的速度发展为AD,是正常老人发生AD概率的10倍。迄今为止,由于对AD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而对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有助于辨别痴呆的高危人群,为老年期痴呆寻找最佳的干预时间。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嗅觉障碍与AD密切相关,而且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嗅觉中枢位于颞叶、杏仁核及梨状区皮质(包括海马旁回前部、钩及其附近的皮质),这正是AD早期病理改变所在区域。有学者提出,嗅觉障碍是早期诊断MCI及AD的指标之一。国内外普遍研究认为嗅觉障碍不仅在AD的早期即已存在,而且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嗅觉障碍的程度与痴呆严重度成正比,而且部分研究认为嗅觉通路有可能成为有效控制和治疗AD/MCI的给药通路。所以嗅觉检查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即MCI阶段具有重要的诊断和筛查价值。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嗅觉检测方法比较有限,国外的方法主要有UPSIT法和Sniffin’Sticks嗅棒法。前者主要采用气味纳米涂层,通过铅笔划擦涂层释放气味,可以用于嗅觉识别能力的测试。该方法基本做到操作简便易行,患者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和社区人群的嗅觉检查。UPSIT共有40种气味,其简化版本B-SIT则有12种气味。但是UPSIT这种方法尚缺乏中国人群中的研究报道,宣武医院曹明团队曾使用该方法进行中国人群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测试,其中部分气味并不为中国老年人群所熟悉,如:比萨味,巧克力味等,并且该方法的敏感性指标也不够理想。Sniffin’Sticks嗅棒法包含嗅觉识别阈、嗅觉察觉阈和嗅觉辨别阈三种测试,可以较完整的对嗅觉功能进行评估,在中国少数的嗅觉测试研究中,该方法曾被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筛查,研究结果显示此种方法能够较有效的作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检查工具。但是,该方法的测试工具体积较大,测试采用液体试剂形式,不利于携带和储存。并且,测试过程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受试者使用,不能进行受试者自我评估,因此不利于广泛的筛查工作。我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五味试嗅液”法,曾经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以用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嗅觉检查,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嗅觉测试液采用玻璃瓶装,容易破损、不易携带;气味有一定的挥发性,存放不便;测试所选气味仅5种,并且选择之初均没有通过人群熟悉度调查;正常值范围的确定仅针对18-25岁青年人群的研究数据确定,没有对正常老年人嗅觉功能进行设定等问题。因此,国内尚缺乏气味能够被中国人群熟悉,操作简便,存放方便,容易携带的针对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种嗅觉检测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诊断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使得所述试剂盒操作简便、容易携带,不易挥发变质,并且具备较佳的嗅觉测试效果,例如气味的释放效果、检测敏感性、检测特异性、保存期限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包括一个或多个由固相溶剂、赋形物和气味香精组成的固体气味块;所述固相溶剂为常温下为固体,加热后为液体的能够溶解香精的溶剂。其中,所述固相溶剂优选为常温为固体,80℃加热变为液体;而非固相溶剂指常温为液体,或者加热(如80℃)后仍为固体的溶剂均不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要求,无法达到本专利技术的预期目的。针对目前用于辅助诊断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嗅觉障碍检测产品均为液体形式产品,本专利技术采用固体形式,由固相溶剂、赋形物和气味香精组成的固体气味块作为检测试剂盒中关键组分-气味释放物,使得所述试剂盒操作简便、容易携带,不易挥发变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嗅觉测试效果。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固相溶剂为脂溶性溶剂,其常温为固体,80℃加热变为液体,在该类溶剂下,试剂盒中的固体气味块能够达到较佳的气味释放效果和保存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脂溶性溶剂选自棕榈酸、硬脂酸、蜂蜡、微晶蜡、石蜡、油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赋形物除了用于对固相溶剂的力学支撑外,对于气味的释放效果也具备影响,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赋形物选自棉片(如聚丙烯棉片、聚苯乙烯棉片或聚氨酯棉片)、滤纸、吸油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优选,所述固相溶剂和气味香精的质量比为10:1-1000:1。为了能够将赋形物的支撑作用以及与固相溶剂配合释放气味效果达到最佳,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赋形物被固相溶剂和气味香精的混合物包裹,形成固体气味块。现有相关的检测产品对于气味的选择缺乏合理性,致使不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受试者嗅觉功能,特别是老年人的嗅觉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味人群调查,挑选出12种人群熟悉度高、便于分辨的气味,香蕉味,苹果味,大料(八角茴香),玫瑰味,菠萝味,柠檬味,牛奶味,薄荷味,树脂(松香)味,樟脑味,木头味,大蒜味;为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能够将这些气味释放效果发挥至最佳,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些气味选择了与固体气味块更匹配的香精物质,选自乙酸叶醇酯、苹果酯、大茴香醛、玫瑰醇、丁酸乙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由固相溶剂、赋形物和气味香精组成的固体气味块;所述固相溶剂为常温下为固体,加热后为液体的能够溶解香精的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嗅觉障碍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由固相溶剂、赋形物和气味香精组成的固体气味块;所述固相溶剂为常温下为固体,加热后为液体的能够溶解香精的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溶剂为脂溶性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溶剂选自棕榈酸、硬脂酸、石蜡、蜂蜡、微晶蜡、油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物选自棉片、滤纸、吸油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溶剂和气味香精的质量比为10:1-100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物被固相溶剂和气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生方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