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4029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组成为: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新鲜甘露子作为原料,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一方面具有特有的色泽和气味,口感好,香气回味长久,另一方面富含甘露子中的水苏糖、水苏碱等特有的功能成分及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胆碱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常压发酵,发酵微生物来自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等自然原料中的优选微生物,绿色安全,功效显著且针对性强,能够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抗衰老,并且对于风热感冒、便秘、肠胃亚健康以及食欲不振等都均有显著功效,有效增强新陈代谢,作为人体酵素补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甘露子产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技术介绍
酵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酵素进入肠胃后可以直接被身体吸收,因此不仅可以减少体内原有酵素的消耗,还可以减轻身体各个器官的负担。酵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酵素分为体外酵素和体内酵素两大类,人体内合成的酵素(酶)是有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污染,体内酵素合成慢慢减少,又由于酶在高温下会失活,现在人们的熟食习惯使得外源性酵素的摄入减少。由于食物中所含酵素有能力负担高达75%的消化任务,食物加热时酵素被破坏,消化任务完全落在消化器官上,因此食物中缺乏酵素容易使消化器官工作过度。当人体优先将体内酵素用于消化器官时,会从免疫系统中夺取酵素而忽略了维护健康的重要任务,最终会导致许多退化性疾病。人体内酵素的不足会导致亚健康、衰老加速、疾病产生。为了延缓衰老,维持健康,人体应该合理从体外补充酵素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抵抗疾病的侵扰。甘露子又名螺丝菜、宝塔菜等,是一种味美爽口、颇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食物。甘露子可生食、炒食、做酱菜和泡菜。《本草纲目》称其“功能近似冬虫草”、“既可为菜为药,又可充果”;《陆川本草》载有:“滋养强壮,清补肺金,功类冬虫草,治身体羸瘦,虚劳咳嗽,小儿疳积”;《贵州草药》记载:“清肺解表,全草治风热感冒”。能补中益气,故用以治神经衰弱,头晕目眩,病后体虚,气虚头痛,疳积等症。甘露子的茎、叶、根均可入药,长期食用甘露子,可健脑益智、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甘露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其在药学、临床应用、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申请人检索范围内,以甘露子为原料的甘露子酵素产品未见文献报道。现有的酵素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糖作为原料,如白砂糖、红糖等,如此多的糖一部分能作为发酵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剩余的大部分糖在让酵素口味因含糖量高而美味的同时,无形中却增加了人体内糖的摄入量,大大限制了酵素带来的优异性;进一步的,由于添加糖过多,对于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注意饮食含糖量的人群而言,这些现有的酵素均无法满足其要求;更严重的是,由于酵素在发酵过程中菌落的构成受起始条件影响很大,而在自然界中,不同的植物表面的微生物组成是十分多样的,除了发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等有益菌外,还有一些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微生物,另外发酵的微生物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来源于糖中的自然微生物,外源添加糖的量过大、种类过多,极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此复杂的发酵环境就导致了糖的选择对于酵素的生产极为重要。一旦选择不好,生产的酵素不仅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针对这种现状,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利用新鲜甘露子作为原料,选择甘露子自身提取的植物糖进行发酵,发酵工艺简单科学,酵素功能成分丰富,能够适应工业化生产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的制剂,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0~20天;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180~360天后,膜滤除菌,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制剂为所述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粉剂、液体制剂、冲剂、丸剂或糕剂。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在预防/辅助治疗肥胖症、急慢性肠胃炎、便秘、皮肤暗沉、风热感冒、游走性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气喘、肺结核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以新鲜甘露子作为原料,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一方面具有酵素特有的色泽和气味,口感好,香气回味长久,另一方面富含甘露子中的水苏糖、水苏碱等特有的功能成分及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胆碱等营养成分;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常压发酵,发酵微生物来自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等自然原料中的自然优选微生物,不需要外加菌种或/和酶等,绿色安全,功效显著且针对性强,能够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抗衰老,并且对于风热感冒、便秘、肠胃亚健康以及食欲不振都均有显著功效,有效增强新陈代谢,作为人体酵素补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甘露子酵素不含任何添加剂,仅以新鲜甘露子和糖经过长时间发酵获得酵素,而且创造性的使用从甘露子中提取的甘露子植物糖作为发酵用糖,能最大限度保留甘露子酵素营养保健成分;同时室温(常温)发酵保证了酵素的活性成分,获得的酵素含量高,利用甘露子的有益成分,可从酵素中获取对人体所需的药理功效,保健功效全面。3、本专利技术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二次发酵,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甘露子资源;发酵过程不添加水,仅仅添加糖进行自然发酵,将甘露子通过长时间微生物发酵作用后,无益物质会被微生物分解,大分子蛋白质分解、转化为多种必需氨基酸、核酸等,更易于人体转化、吸收。4、本专利技术使用从甘露子中直接提取的甘露子植物糖作为发酵用糖,整个过程为水提取,不加入任何有机溶剂,不改变其分子结构,绿色安全,味道纯正,无任何不良口感或异味;提取甘露子植物糖的过程仅保证最大程度的可溶性糖的溶出以及一次过滤去除无机盐,保证了最大的提取量。5、本专利技术的甘露子植物糖主要包括水苏糖以及甘露子多糖等成分,所提取的植物糖与甘露子同源,一方面由自身提取的植物糖作为酵素发酵的糖分,避免引入杂菌,而且成倍增强其功效,另一方面甘露子植物糖中的主要成分水苏糖能够有效强化有益菌,且仅能被有益菌利用,极大的压缩有可能存在的致病菌的生存空间,使得很多致病菌种不能在发酵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原料而无法生存,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被污染导致生产失败的问题,提高发酵效率,降低发酵风险;最重要的是水苏糖在体内不能消化吸收,食用后直入大肠,为大肠中有益细菌所利用,发酵产生有机酸,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吸收,因此即使酵素生产结束后有残留,也不会造成现有技术中因服用酵素反而增胖以及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的问题。6、本专利技术的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中含有的水苏糖不仅作为菌群的营养物质,同时水苏糖也是重要的功能因子,水苏糖不被消化酶水解,且代谢不依赖胰岛素,可满足患有糖尿病、肥胖病等特殊人群的需要;水苏糖富含水溶性纤维,有效润肠通便,治疗便秘;水苏糖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使得致病菌无法利用无法生存,还能降低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活性;水苏糖自身可分解出甘露三糖、蜜二糖等免疫功能因子,具有诸多优点。7、本专利技术的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中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鲜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Miq)的新鲜根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或添加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00~200kMz的频率下处理10~15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1~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30~6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0~100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在70%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银刘竞元赵声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