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241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葛根产品的加工制作领域,公开了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葛根35‑45份、葛花17‑20份、枇杷花13‑15份、茯苓11‑13份、茉莉花7‑9份、玉米须6‑8份、绿茶5‑7份、荷叶3‑5份、薄荷2.5‑3.5份、甘草2.5‑3.0份、山楂2.0‑2.5份、桑叶1.5‑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葛根、葛花和其余辅料成分复配,利用吸附原理以及吐香性能,将原料进行处理和拼配,弥补各自的缺陷,取长补短,清香浓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三萜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提高饮用品质和保健功效,为葛根的利用开辟了新的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
本专利技术属于葛根产品的加工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
技术介绍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药材多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长短不等,约长20厘米左右,直径5-10厘米,厚0.7-1.3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存的棕色外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硬而重,富粉性,并含大量纤维,横断面可见由纤维所形成的同心性环层,纵切片可见纤维性与粉质相间,形成纵纹。无臭,味甘,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纤维性多者质次,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目前,葛根产品的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就葛根饮品来说就有多种产品,但是都存在着加工不当的问题,葛根素以及黄酮类物质的损耗较大,并且单靠葛根的化学成分保健效果并不佳,且葛根的凉性大,对体寒人群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条件,能够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并且口感好,适用人群广,保健效果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葛根35-45份、葛花17-20份、枇杷花13-15份、茯苓11-13份、茉莉花7-9份、玉米须6-8份、绿茶5-7份、荷叶3-5份、薄荷2.5-3.5份、甘草2.5-3.0份、山楂2.0-2.5份、桑叶1.5-2.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清水冲洗掉葛根、茯苓表面附着的泥沙,削去表皮和表面根眼,切成厚度为0.3-0.5厘米的薄片,立即放入护色液中浸泡15-20分钟,护色后用水冲洗3-5遍,于100℃下蒸煮10-12分钟,自然降温后,放入竹筛中在通风处风干至含水量为15-20%,将风干后的葛根、茯苓片放入70-80℃的热锅中翻炒3-5分钟,在竹筛中平铺晾凉后粉碎至粒径为1-3毫米的颗粒即可;(2)将新采摘的葛花、枇杷花、绿茶、荷叶清洗后沥干水分混合均匀,平铺在竹筛中,按照原料配比量每铺一层均匀撒上一层茉莉花,堆置厚度为3-5厘米,当中心温度达到38-40℃后,将其扒开摊晾,2-3小时后收拢,在30-35℃下继续堆置3-5小时,立即烘干至含水量为3-5%,粉碎至60-80目;(3)将玉米须、薄荷、甘草、山楂、和桑叶清洗干净后,使用清水浸泡30-40分钟,料水比为1:10-15,采用二次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煎煮,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2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间为20-25分钟,将煎提液以300-35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15分钟,分离得到上澄清液,经过蒸发、浓缩、烘干,得到干燥粉末,与步骤(1)和(2)所得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封装成2-3克的小包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绿茶、荷叶、薄荷和桑叶均在上午的七八点钟采收,茉莉花在下午的二三点钟采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护色液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含有以下成分的物质:柠檬酸占0.35-0.45%、抗坏血酸占0.30-0.35%、氯化钙占0.45-0.55%,剩余为质量浓度为20-30ppm的叶酸水溶液。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保健葛根袋泡茶与热水的冲调比例最佳为1:20-25,最适冲调温度为95-100℃,冲泡时间为1.5-2分钟,可连续冲调2-3次。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葛根饮品加工中葛根素以及黄酮类物质的损耗较大,并且单靠葛根的化学成分保健效果并不佳,且葛根的凉性大,对体寒人群不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葛根、葛花和其余辅料成分复配,利用吸附原理以及吐香性能,将原料进行处理和拼配,弥补各自的缺陷,取长补短,清香浓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三萜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预防三高、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治疗伤风感冒、止咳、祛痰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提高饮用品质和保健功效,为葛根的利用开辟了新的市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葛根35份、葛花17份、枇杷花13份、茯苓11份、茉莉花7份、玉米须6份、绿茶5份、荷叶3份、薄荷2.5份、甘草2.5份、山楂2.0份、桑叶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清水冲洗掉葛根、茯苓表面附着的泥沙,削去表皮和表面根眼,切成厚度为0.3-0.5厘米的薄片,立即放入护色液中浸泡15分钟,护色后用水冲洗3遍,于100℃下蒸煮10分钟,自然降温后,放入竹筛中在通风处风干至含水量为15%,将风干后的葛根、茯苓片放入70℃的热锅中翻炒3分钟,在竹筛中平铺晾凉后粉碎至粒径为1-3毫米的颗粒即可;(2)将新采摘的葛花、枇杷花、绿茶、荷叶清洗后沥干水分混合均匀,平铺在竹筛中,按照原料配比量每铺一层均匀撒上一层茉莉花,堆置厚度为3厘米,当中心温度达到38℃后,将其扒开摊晾,2小时后收拢,在30℃下继续堆置3小时,立即烘干至含水量为3%,粉碎至60目;(3)将玉米须、薄荷、甘草、山楂、和桑叶清洗干净后,使用清水浸泡30分钟,料水比为1:10,采用二次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煎煮,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分钟,第二次煎煮时间为20分钟,将煎提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得到上澄清液,经过蒸发、浓缩、烘干,得到干燥粉末,与步骤(1)和(2)所得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封装成2克的小包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绿茶、荷叶、薄荷和桑叶均在上午的七八点钟采收,茉莉花在下午的二三点钟采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护色液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含有以下成分的物质:柠檬酸占0.35%、抗坏血酸占0.30%、氯化钙占0.45%,剩余为质量浓度为20ppm的叶酸水溶液。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保健葛根袋泡茶与热水的冲调比例最佳为1:20,最适冲调温度为95℃,冲泡时间为1.5分钟,可连续冲调2次。实施例2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葛根40份、葛花18份、枇杷花14份、茯苓12份、茉莉花8份、玉米须7份、绿茶6份、荷叶4份、薄荷3.0份、甘草2.8份、山楂2.2份、桑叶1.7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清水冲洗掉葛根、茯苓表面附着的泥沙,削去表皮和表面根眼,切成厚度为0.3-0.5厘米的薄片,立即放入护色液中浸泡17分钟,护色后用水冲洗4遍,于100℃下蒸煮11分钟,自然降温后,放入竹筛中在通风处风干至含水量为17%,将风干后的葛根、茯苓片放入75℃的热锅中翻炒4分钟,在竹筛中平铺晾凉后粉碎至粒径为1-3毫米的颗粒即可;(2)将新采摘的葛花、枇杷花、绿茶、荷叶清洗后沥干水分混合均匀,平铺在竹筛中,按照原料配比量每铺一层均匀撒上一层茉莉花,堆置厚度为4厘米,当中心温度达到39℃后,将其扒开摊晾,2.5小时后收拢,在32℃下继续堆置4小时,立即烘干至含水量为4%,粉碎至70目;(3)将玉米须、薄荷、甘草、山楂、和桑叶清洗干净后,使用清水浸泡35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葛根35‑45份、葛花17‑20份、枇杷花13‑15份、茯苓11‑13份、茉莉花7‑9份、玉米须6‑8份、绿茶5‑7份、荷叶3‑5份、薄荷2.5‑3.5份、甘草2.5‑3.0份、山楂2.0‑2.5份、桑叶1.5‑2.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清水冲洗掉葛根、茯苓表面附着的泥沙,削去表皮,切成厚度为0.3‑0.5厘米的薄片,立即放入护色液中浸泡15‑20分钟,护色后用水冲洗3‑5遍,于100℃下蒸煮10‑12分钟,自然降温后,放入竹筛中在通风处风干至含水量为15‑20%,将风干后的葛根、茯苓片放入70‑80℃的热锅中翻炒3‑5分钟,在竹筛中平铺晾凉后粉碎至粒径为1‑3毫米的颗粒即可;(2)将新采摘的葛花、枇杷花、绿茶、荷叶清洗后沥干水分混合均匀,平铺在竹筛中,按照原料配比量每铺一层均匀撒上一层茉莉花,堆置厚度为3‑5厘米,当中心温度达到38‑40℃后,将其扒开摊晾,2‑3小时后收拢,在30‑35℃下继续堆置3‑5小时,立即烘干至含水量为3‑5%,粉碎至60‑80目;(3)将玉米须、薄荷、甘草、山楂、和桑叶清洗干净后,使用清水浸泡30‑40分钟,料水比为1:10‑15,采用二次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煎煮,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2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间为20‑25分钟,将煎提液以300‑35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15分钟,分离得到上澄清液,经过蒸发、浓缩、烘干,得到干燥粉末,与步骤(1)和(2)所得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封装成2‑3克的小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健葛根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葛根35-45份、葛花17-20份、枇杷花13-15份、茯苓11-13份、茉莉花7-9份、玉米须6-8份、绿茶5-7份、荷叶3-5份、薄荷2.5-3.5份、甘草2.5-3.0份、山楂2.0-2.5份、桑叶1.5-2.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清水冲洗掉葛根、茯苓表面附着的泥沙,削去表皮,切成厚度为0.3-0.5厘米的薄片,立即放入护色液中浸泡15-20分钟,护色后用水冲洗3-5遍,于100℃下蒸煮10-12分钟,自然降温后,放入竹筛中在通风处风干至含水量为15-20%,将风干后的葛根、茯苓片放入70-80℃的热锅中翻炒3-5分钟,在竹筛中平铺晾凉后粉碎至粒径为1-3毫米的颗粒即可;(2)将新采摘的葛花、枇杷花、绿茶、荷叶清洗后沥干水分混合均匀,平铺在竹筛中,按照原料配比量每铺一层均匀撒上一层茉莉花,堆置厚度为3-5厘米,当中心温度达到38-40℃后,将其扒开摊晾,2-3小时后收拢,在30-35℃下继续堆置3-5小时,立即烘干至含水量为3-5%,粉碎至60-80目;(3)将玉米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光胜唐爱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