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i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a special tea Huangya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chemical method, extraction of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Huangya tea,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Huangya tea raw material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The use of beta cyclodextrin Tim to encapsulate the tea bitter taste, enhance palatability; and the tea polyphenol with saturation, adsorption, enhance its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色黄芽茶饮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特色黄芽茶饮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成分种类繁多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等。其中,茶多酚含有多个活性羟基,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类化合物过氧化。此外,茶多酚还具有抑菌和杀菌、延缓衰老、助消化、抗辐射等多种药理功效,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已经在食品、医药、日化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黄酮类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品或药品中获得,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均与茶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关。近年来,我国己经开发出了很多茶产品,如:茶饮料、茶保健品、含茶食品等。但我国茶资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特别是低值茶和茶叶加工中的下脚料的利用率更低。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绿色环保的适合工业生产的茶叶提取分离技术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用于茶叶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沉淀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生物酶解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但这几种方法都有其利弊,且大多方法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比较消耗人力物力,提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的有机溶剂,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冯欢欢在《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茶末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以茶叶加工厂的下脚料—茶末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茶多酚和总黄酮,简化了提取工艺,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茶叶原料利用率,为制茶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出了一条新思路。黄酮类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远远低于儿茶素类,所以以往有关茶叶苦涩味的研究多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色黄芽茶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1)、选取一芽三叶的鲜茶,于45‑55℃杀青至水份含量至40‑45%,平铺至6‑7cm厚,覆上1‑2层湿棉沙布,于湿度为70‑75%rh、30‑33℃温室闷至5‑5.5小时,至茶体微黄,干燥,粉碎过40‑60目筛;2)取步骤1所得茶粉与β‑环糊精混合,超微粉碎至颗粒直径为40‑45μm,加入55‑60倍量的蒸溜水,于45‑50℃下拨拌13‑15分钟,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将沉淀物再重复提取1‑2次,合并上清液,旋转蒸发3.5‑5小时,得浸膏;3)、将步骤2所得茶浸膏加入50‑55倍量软水,于35‑38℃进行搅拌溶解,调节溶液pH,加入5‑5.5%葡萄糖、1‑1.2%红枣多糖、0.05‑0.06%番茄红素,混合均匀;4)、将步骤3所得物经高速均质,精滤后分装成瓶,并经UHT瞬间短时灭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色黄芽茶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1)、选取一芽三叶的鲜茶,于45-55℃杀青至水份含量至40-45%,平铺至6-7cm厚,覆上1-2层湿棉沙布,于湿度为70-75%rh、30-33℃温室闷至5-5.5小时,至茶体微黄,干燥,粉碎过40-60目筛;2)取步骤1所得茶粉与β-环糊精混合,超微粉碎至颗粒直径为40-45μm,加入55-60倍量的蒸溜水,于45-50℃下拨拌13-15分钟,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将沉淀物再重复提取1-2次,合并上清液,旋转蒸发3.5-5小时,得浸膏;3)、将步骤2所得茶浸膏加入50-55倍量软水,于35-38℃进行搅拌溶解,调节溶液pH,加入5-5.5%葡萄糖、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