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16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包括机架、U型夹、播种单体。所述机架包括横梁、三点悬挂装置,其中,三点悬挂装置固定连接在横梁前部。所述播种单体为一组以上,依次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播种单体包括仿形四连杆、播种单体机架、种箱、气吸轴、一室双行排种器、输种管a、输种管b、带种槽的开沟器a、带种槽的开沟器b、镇压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进行工作时,每个播种单体的一个密闭气室播两行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种子随开沟器的种槽落入种沟内,降低落种高度,提高了种子分布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是针对农业机械精量播种的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密切关注农业发展,其中精量播种是目前农业装备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播种机采用的排种器主要是外槽轮式排种器,传统的外槽轮式排种器排种时易伤种,且播量大,脉动现象严重,虽然现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螺旋槽排种器,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伤种和脉动的问题。气力式播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精量播种装置时常采用的方案。气力式播种主要有气吸式和气吹式排种,由于气吸式排种器具有更好的精密播种性能,气吸式播种机被广泛的应用于目前的精量播种。目前国内采用的气吸式排种器多为单圆盘排种器,这类排种器相对于机械的排种器有效的解决了排种脉动的问题,排种精度和数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这种单圆盘排种器需要较高的气密性,对整体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该种排种器每个播种装置单体只能播一行种子,造成了播种机整体行间播种装置单体数量多,尤其不适用于目前一些作物如玉米、小麦的宽窄行播种方式,也极易造成在免耕播种时的农机具的堵塞。近年来,也有人设计了一种将两个单圆盘气吸式排种器组合成一个排种器的气吸式排种器,但这种组合式排种器的组合部位气密性较差,而且装置幅宽较大,整机笨重,通用性不强,易造成播种机的行间堵塞。目前,播种机播种时,种子多是从排种器排出后再经由输种管直接从高位落入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内,由于种子从高处落下,种子落入土壤时具有较高的速度从而造成种子在种沟内弹跳,导致种子在种沟内分布的均匀度较差。传统的开沟器多只起到了开沟作用,目前也有一些开沟器具有沟底成型功能,开沟同时创造出平整的种床,但仍未能解决种子从高位落下的弹跳及分布不均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气密性良好,具有精量播种的功能使种子在种沟内分布均匀的播种机以满足目前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考虑到目前的新农艺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所述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的每个播种单体能一个气室播两行种子,结构简单紧凑,气密性良好,同时该播种机的开沟器带有种槽,具有精量播种的功能使种子在种沟内分布均匀。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包括机架1、U型夹4和播种单体5;所述机架1包括横梁2和三点悬挂装置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3固定连接在横梁2的前部上方;所述播种单体5为一组以上,依次与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播种单体5包括仿形四连杆6、播种单体机架7、种箱8、气吸轴9、一室双行排种器10、输种管a11、输种管b12、带种槽的开沟器a13、带种槽的开沟器b14、镇压装置15和动力传动装置16;其中,所述仿形四连杆6的前端通过U型夹4与横梁2固定连接,播种单体机架7的前端与仿形四连杆6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前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上部,种箱8固定在一室双行排种器10上方;带种槽的开沟器a13与带种槽的开沟器b14并排布置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下部,镇压装置15活动安装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后端下部;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包括排种器传动轴29、左排种器壳30、限位环31、主动吸种盘33、从动吸种盘34、右排种器壳36、气吸轴9、气吸轴定位环38、轴承与气吸轴密封环39、密封轴承40、轴承与吸种盘密封环41、轴承座42和挡气块43;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6包括传动轴24、中间动力传动链轮25、链条26、排种器链轮27和中间动力传动轴2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动吸种盘33的左侧中心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的中心设有非通孔的内螺纹孔;排种器传动轴29的右端设有与圆柱凸台中心内螺纹孔连接的外螺纹,排种器传动轴29的左端活动安装于播种单体机架7的左侧上横梁,左排种器壳30活动安装于排种器传动轴29上;限位环31活动安装在排种器传动轴29的表面,限位环31的左端与左排种器壳30接触,右端与主动吸种盘33的圆柱凸台接触;主动吸种盘33的右侧圆周边缘上设有非通内螺纹孔,从动吸种盘34的圆周边缘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从动吸种盘34与主动吸种盘33之间设有吸种盘密封圈44,吸种盘密封圈44上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主动吸种盘33、吸种盘密封圈44和从动吸种盘3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动吸种盘33与从动吸种盘34之间形成密闭气室,挡气块43位于密闭气室内并与气吸轴9固定连接;气吸轴9的右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右侧上横梁,气吸轴9的左端依次穿过右排种器壳36和从动吸种盘34的中心;气吸轴9上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40,密封轴承40的右侧安装有气吸轴密封环39,工作时气吸轴9不转动,从动吸种盘34转动;从动吸种盘34的中心设有轴承座42,密封轴承40的左侧部分通过轴承与吸种盘密封环41与轴承座42固定连接,右排种器壳36的右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气吸轴定位环38;左排种器壳30的右侧与主动吸种盘33的左侧以及右排种器壳36的左侧与从动吸种盘34的右侧分别构成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两个充种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动吸种盘33与从动吸种盘34的周向均布吸种孔45;所述气吸轴9为圆柱形通孔轴,气吸轴9的右端设有负压进气孔3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还包括左清种块32和右清种块35;左清种块32固定安装在左排种器壳30的内壁上端,右清种块35固定安装在右排种器壳36的内壁上端;所述左清种块32和右清种块35为锯齿形结构,用于使吸附在吸种孔45上的多余的种子掉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下方设有落种口a和落种口b,落种口a通过输种管a11与带种槽的开沟器a13连接,落种口b通过输种管b12与带种槽的开沟器b14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种槽的开沟器a13和带种槽的开沟器b14的结构相对称;带种槽的开沟器a13包括带种槽的圆盘单体46、种槽47、护种板48、圆盘单体49、开沟器轴承限位环50、开沟器轴51和圆盘凸起52;开沟器轴51的右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右侧下横梁,带种槽的开沟器b14的开沟器轴的左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左侧下横梁;开沟器轴51依次穿过带种槽的圆盘单体46、种槽47和圆盘单体49的中心,并与带种槽的圆盘单体46、种槽47和圆盘单体49活动连接,开沟器轴51穿过开沟器轴承限位环50,将开沟器轴承限位环50固定在圆盘单体49的外侧;带种槽的圆盘单体46和圆盘单体49的结构相对称,带种槽的圆盘单体46和圆盘单体49的圆盘中心外表面有圆盘凸起52,种槽47焊接在带种槽的圆盘单体46的圆盘凸起52的圆周内表面,护种板48固定安装在与开沟器轴51上并紧贴种槽47;所述种槽47为沿圆周均布的隔板。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镇压装置15包括镇压轮22、镇压轮轴23、镇压装置支杆21和弹力弹簧20,镇压轮22活动安装在镇压轮轴23上,镇压轮轴23的两端通过镇压装置支杆21与中间动力传动轴28连接;所述镇压装置支杆21的中上部设有弹力弹簧安装杆,弹力弹簧20的一端与弹力弹簧安装杆连接,另一端与播种单体机架7的后部上横梁固定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轴24的后端与镇压轮轴23连接,传动轴24的前端与中间动力传动轴28连接,中间动力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U型夹(4)和播种单体(5);所述机架(1)包括横梁(2)和三点悬挂装置(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3)固定连接在横梁(2)的前部上方;所述播种单体(5)为一组以上,依次与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播种单体(5)包括仿形四连杆(6)、播种单体机架(7)、种箱(8)、气吸轴(9)、一室双行排种器(10)、输种管a(11)、输种管b(12)、带种槽的开沟器a(13)、带种槽的开沟器b(14)、镇压装置(15)和动力传动装置(16);其中,所述仿形四连杆(6)的前端通过U型夹(4)与横梁(2)固定连接,播种单体机架(7)的前端与仿形四连杆(6)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前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上部,种箱(8)固定在一室双行排种器(10)上方;带种槽的开沟器a(13)与带种槽的开沟器b(14)并排布置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下部,镇压装置(15)活动安装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后端下部;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包括排种器传动轴(29)、左排种器壳(30)、限位环(31)、主动吸种盘(33)、从动吸种盘(34)、右排种器壳(36)、气吸轴(9)、气吸轴定位环(38)、轴承与气吸轴密封环(39)、密封轴承(40)、轴承与吸种盘密封环(41)、轴承座(42)和挡气块(43);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6)包括传动轴(24)、中间动力传动链轮(25)、链条(26)、排种器链轮(27)和中间动力传动轴(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U型夹(4)和播种单体(5);所述机架(1)包括横梁(2)和三点悬挂装置(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3)固定连接在横梁(2)的前部上方;所述播种单体(5)为一组以上,依次与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播种单体(5)包括仿形四连杆(6)、播种单体机架(7)、种箱(8)、气吸轴(9)、一室双行排种器(10)、输种管a(11)、输种管b(12)、带种槽的开沟器a(13)、带种槽的开沟器b(14)、镇压装置(15)和动力传动装置(16);其中,所述仿形四连杆(6)的前端通过U型夹(4)与横梁(2)固定连接,播种单体机架(7)的前端与仿形四连杆(6)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前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上部,种箱(8)固定在一室双行排种器(10)上方;带种槽的开沟器a(13)与带种槽的开沟器b(14)并排布置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下部,镇压装置(15)活动安装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后端下部;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包括排种器传动轴(29)、左排种器壳(30)、限位环(31)、主动吸种盘(33)、从动吸种盘(34)、右排种器壳(36)、气吸轴(9)、气吸轴定位环(38)、轴承与气吸轴密封环(39)、密封轴承(40)、轴承与吸种盘密封环(41)、轴承座(42)和挡气块(43);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6)包括传动轴(24)、中间动力传动链轮(25)、链条(26)、排种器链轮(27)和中间动力传动轴(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吸种盘(33)的左侧中心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的中心设有非通孔的内螺纹孔;排种器传动轴(29)的右端设有与圆柱凸台中心内螺纹孔连接的外螺纹,排种器传动轴(29)的左端活动安装于播种单体机架(7)的左侧上横梁,左排种器壳(30)活动安装于排种器传动轴(29)上;限位环(31)活动安装在排种器传动轴(29)的表面,限位环(31)的左端与左排种器壳(30)接触,右端与主动吸种盘(33)的圆柱凸台接触;主动吸种盘(33)的右侧圆周边缘上设有非通内螺纹孔,从动吸种盘(34)的圆周边缘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从动吸种盘(34)与主动吸种盘(33)之间设有吸种盘密封圈(44),吸种盘密封圈(44)上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主动吸种盘(33)、吸种盘密封圈(44)和从动吸种盘(3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动吸种盘(33)与从动吸种盘(34)之间形成密闭气室,挡气块(43)位于密闭气室内并与气吸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气吸轴(9)的右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右侧上横梁,气吸轴(9)的左端依次穿过右排种器壳(36)和从动吸种盘(34)的中心;气吸轴(9)上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40),密封轴承(40)的右侧安装有气吸轴密封环(39),从动吸种盘(34)的中心设有轴承座(42),密封轴承(40)的左侧部分通过轴承与吸种盘密封环(41)与轴承座(42)固定连接,右排种器壳(36)的右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气吸轴定位环(38);左排种器壳(30)的右侧与主动吸种盘(33)的左侧以及右排种器壳(36)的左侧与从动吸种盘(34)的右侧分别构成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两个充种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吸种盘(33)与从动吸种盘(34)的周向均布吸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玲郑升祥宋建农魏丹王蒙蒙王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