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信文专利>正文

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06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包括底座、主架、绕线轮、主轴和摇把几大部分,底座和主架由圆柱体与圆孔相连,圆柱体上套有转向扭转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一端固定在主架上,圆柱体上设有定位销子,在主架下端面的扇形凹槽内起到转向定位的作用,主架上设置有主轴,其上安装有泄力调钮、摩擦片、绕线轮、齿形摩擦片、轴承、制动轮、摇把等,大部分部件均安装在绕线轮空腔内,结构紧凑,其中齿形摩擦片为齿形边缘,与响片相接触碰,底座上设置有转向开关和转向开关弹簧,控制主架转向,主架上的逆止开关经逆止开关弹簧与制动轮相接触,控制绕线轮的转动。

Winch type automatic steering r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ch type automatic steering ree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ain frame, a reel, spindle and crank several parts, the base and the main frame is composed of a cylinder and a circular cylinder sleeve is connected to a torsion spring,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base, one end is fixed on the main frame and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pin, fan-shaped groove face in the main frame of the play to the role of positioning, the main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shaf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knob, a friction plate, a reel, tooth friction piece, bearing, brake wheel, crank, large parts are installed around the line wheel cavity, compact structure, the tooth friction piece tooth edge, and the marker is touch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switch and a steering control switch spring, main frame steering, main frame check switch through check switch The spring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rake wheel to control the rotation of the wind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垂钓设备,具体说就是钓鱼所用的渔线轮。
技术介绍
现有被广泛使用的渔线轮技术均来自国外,主要有两种,即:纺车式渔线轮(以下简称纺车轮)和鼓式渔线轮(包括水滴轮、飞蝇轮、筏轮等,以下简称鼓式轮)。就此两种渔线轮而论,各有其缺陷。目前,纺车轮的使用相对较多,其明显缺陷是:1.收线阻力大,钓大鱼时尤其明显,只适合钓取较小鱼只。收线时,转动摇把,经过齿轮变速后,带动绕线转塔,将被线档弯成90度的鱼线缠绕在线槽上。在这一过程中,线槽不能旋转,不能直接收线,而是经转塔缠绕被动收线。收线时,鱼线进出方向与排线方向成直角,只能经线档将鱼线弯折90度,这样就造成鱼线的张力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收线的阻力,降低了搏鱼的力量,加大了转动摇把所用力度;2.由于线档的存在,鱼线在被拖曳滑动时会产生摩擦损耗,加之收线阻力大,从而影响了鱼线的使用寿命。3.放线时操作麻烦,尤其是远投放线。首先要用一只手扳开线档,同时为了避免鱼线在坠子的作用下自动垂落,还需要用手指压住鱼线,然后再甩竿抛线。整个放线过程两只手都要参与,一只手操作不了甩竿抛线。相对于纺车轮而言,鼓式轮的使用相对较少,其缺点也很明显,表现在:1.放线时阻力大,只能短距离抛投,不宜做远投放线。鼓式轮放线过程是:打开开关,甩动鱼竿,坠子抛出,带动绕线轮(或称线轴)逆转而放线。由于绕线轮是被拉动而旋转放线,不可避免地对坠子和鱼线产生牵制作用,形成明显的阻力,从而大大影响了抛投的距离。2.乱线几率多。放线过程中,绕线轮受坠子及鱼线的牵引飞速旋转放线,当坠子落地或减速时,绕线轮由于惯性作用继续旋转,造成放线过剩,鱼线就会集结混乱而影响正常的垂钓效果和心情。3.由于1.2.所述原因,鼓式轮对鱼线的强度、粗细、材质等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增加了垂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纺车轮适合远投但收线阻力大、鼓式轮收线力量大但不能远投的实际问题,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放线畅通无阻,收线快速省力以及短距离放线随心所欲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技术,通过设置转向装置,使渔线轮的主架及绕线轮可转向改变角度,使鱼线的排线方向适应收线和放线的需要来达到目的。收线时,绕线轮的轴线与鱼竿成90度,绕线轮在手摇力的作用下,旋转主动收线,除了鱼竿上的导眼外,不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不存在多余的摩擦和阻力;放线时,尤其是远投放线时,只有拉动开关,绕线轮就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前调整角度,其绕线轮轴线和鱼竿平行,绕线轮不需要旋转,鱼线便可在没有任何障碍的自由状态下,由坠子牵引,顺利向前抛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包括底座、主架、绕线轮、主轴和摇臂五大部分。底座和主架之间通过圆柱体和圆孔相连,圆柱体上套有转向扭转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一端固定在主架上;圆柱体上设有定位销子,顶部由垫片和螺栓加以固定;主架下端面与底座结合处设置有一个90度的扇形凹槽,供定位销子在其内转向定位;主架上设置有主轴,用于安装不同功能的部件,其上安装有泄力调钮、摩擦片、绕线轮、齿形摩擦片、轴承、制动轮、摇臂;其中绕线轮为中空形式设计,主轴及安装在主轴上的部件全在绕线轮空腔内,结构紧凑;其中齿形摩擦片为齿形边缘,与响片相接触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向开关和转向开关弹簧;逆止开关与逆止开关弹簧相连,逆止开关弹簧与制动轮相接触。上述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所述转向扭转弹簧套在底座圆柱体上,上下端分别与底座和主架固定,以产生扭力;所述定位销子固定在圆柱体上,所述主架下端面设置有90度扇形凹槽,与定位销子相对应,供定位销子在其内转向定位;底座另一侧安装有转向开关,与转向扭转弹簧共同作用,使主架转动或固定不动;所述转向扭转弹簧、定位销子和转向开关共同构成了本渔线轮的转向系统。上述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所述逆止开关弹簧一端固定于主架上,一端弯折成80度角后与逆止开关相连,逆止开关弹簧弯角处与制动轮相接触,作用于制动轮上的凹槽时,会产生制动作用;所述逆止开关、逆止开关弹簧和制动轮构成了本渔线轮的逆止制动装置。上述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所述绕线轮采用常见的绞车滚筒形状,线槽底部呈弧形,该形状能有效地减小抛投放线时对鱼线的阻碍,又有利于收线时鱼线的聚集缠绕,绕线轮内部主轴上安装有泄力调钮、俩个摩擦片。所述泄力调钮拧得松与紧,决定着两个摩擦片和绕线轮的轮辐中心部位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上述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所述摇臂由两个不同长度的动力臂组成,长度不同,但质量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渔线轮采用了设置转向系统使绕线轮转向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纺车轮适合远投但收线阻力大、鼓式轮收线力量大但不宜远投的缺陷,达到了收线无阻省力,放线也无阻顺利、且操作方便的多重有益效果;同时从结构上看,本技术简单精巧,省工省料,可节约大量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及外形示意图;图2为图1的K向,去后盖、摇把后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Y向侧视图;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5为绕线轮转向位置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标号1.底座,2.主架,3.绕线轮,4.泄力调钮,5.摩擦片,6.齿形摩擦片,7.响片,8.主轴,9.轴承,10.制动轮,11.转向扭转弹簧,12.转向开关,13.定位销子,14.转向开关弹簧,15.逆止开关,16.逆止开关弹簧,17.后盖,18.摇臂,19.摇把,20.鱼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包括底座1、主架2、绕线轮3、主轴8和摇臂18五大部分。底座1和主架2之间通过圆柱体和圆孔相连,圆柱体上套有转向扭转弹簧11,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一端固定在主架2上;圆柱体上设有定位销子13,顶部由垫片和螺栓加以固定;主架2下端面与底座1结合处设置有一个90度的扇形凹槽,供定位销子13在其内转向定位;主架2上设置有主轴8,用于安装不同功能的部件,其上安装有泄力调钮4、摩擦片5、绕线轮3、齿形摩擦片6、轴承9、制动轮10、摇臂18;其中绕线轮3为中空形式设计,主轴8及安装在主轴8上的部件全在绕线轮3空腔内,结构紧凑;其中齿形摩擦片6为齿形边缘,与响片7相接触碰。底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向开关12和转向开关弹簧14;逆止开关15与逆止开关弹簧16相连,逆止开关弹簧16与制动轮10相接触。底座1主要起连接鱼竿20的作用,主架2是渔线轮的主体,担负着承载安装各功能部件的作用,绕线轮3的作用是绕线缠线储线,泄力调钮4调节摩擦力,摩擦片5、齿形摩擦片6与绕线轮3摩擦产生绕线轮的逆转拉力,主轴8一轴贯穿绕线轮3、泄力调钮4、摩擦片5、齿形摩擦片6、制动轮10、轴承9,制动轮10的作用是逆止制动,控制绕线轮3逆转,逆止开关15通过制动轮10控制绕线轮3的逆转,转向开关12通过转向扭转弹簧11使绕线轮3转向,转向90度后由定位销子13固定其位置;如图4所示,转向扭转弹簧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架2和底座1上,定位销子13与90度扇形凹槽相配合,起到转向定位的作用,转向开关12、定位销子13和转向扭转弹簧11构成了本渔线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包括底座(1)、主架(2)、绕线轮(3)、主轴(8)和摇臂(18)五大部分,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主架(2)之间通过圆柱体和圆孔相连,圆柱体上套有转向扭转弹簧(11),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一端固定在主架(2)上,圆柱体上设有定位销子(13),顶部由垫片和螺栓加以固定;主架(2)下端面与底座(1)结合处设置有一个90度的扇形凹槽,供定位销子(13)在其内转向定位,主架(2)上设置有主轴(8),用于安装不同功能的部件,其上安装有泄力调钮(4)、摩擦片(5)、绕线轮(3)、齿形摩擦片(6)、轴承(9)、制动轮(10)、摇臂(18),其中绕线轮(3)为中空形式设计,主轴(8)及安装在主轴(8)上的部件全在绕线轮(3)空腔内,结构紧凑;其中齿形摩擦片(6)为齿形边缘,与响片(7)相接触碰,底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向开关(12)和转向开关弹簧(14),逆止开关(15)与逆止开关弹簧(16)相连,逆止开关弹簧(16)与制动轮(10)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包括底座(1)、主架(2)、绕线轮(3)、主轴(8)和摇臂(18)五大部分,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主架(2)之间通过圆柱体和圆孔相连,圆柱体上套有转向扭转弹簧(11),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一端固定在主架(2)上,圆柱体上设有定位销子(13),顶部由垫片和螺栓加以固定;主架(2)下端面与底座(1)结合处设置有一个90度的扇形凹槽,供定位销子(13)在其内转向定位,主架(2)上设置有主轴(8),用于安装不同功能的部件,其上安装有泄力调钮(4)、摩擦片(5)、绕线轮(3)、齿形摩擦片(6)、轴承(9)、制动轮(10)、摇臂(18),其中绕线轮(3)为中空形式设计,主轴(8)及安装在主轴(8)上的部件全在绕线轮(3)空腔内,结构紧凑;其中齿形摩擦片(6)为齿形边缘,与响片(7)相接触碰,底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向开关(12)和转向开关弹簧(14),逆止开关(15)与逆止开关弹簧(16)相连,逆止开关弹簧(16)与制动轮(10)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转向扭转弹簧(11)套在底座(1)圆柱体上,上下端分别与底座(1)和主架(2)固定,以产生扭力;所述定位销子(13)固定在圆柱体上,所述主架(2)下端面设置有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信文崔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信文崔华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