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897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3C1B体系能够形成均涂性、图像清晰度和耐水性优异的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在涂覆物体上连续涂覆第一有色漆、水基第二有色漆和透明漆,并通过同时焙烘如此形成的第一有色涂层、第二有色涂层和透明涂层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3-涂覆-l-焙烘体系形成具有优异外观的多层涂膜 的方法,包括在需要涂覆的物体上连续涂覆第一有色漆、水基第二有色漆和透明漆(clear paint),并同时热固化得到的三层多层涂膜。技术背景作为在汽车车体上的涂膜形成方法,已经广泛采用了一种通过3-涂覆-2-焙烘(3C2B)体系来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其包括在物体上形成电 泳涂膜(electrocoated film)后,涂覆中间涂层—通过焙烘硬化—涂覆底涂层—涂覆透明涂层—通过焙烘硬化。然而,近来基于节约能源的目的, 省略了中间涂层涂覆后的焙烘硬化步骤,采用通过3-涂覆-l-焙烘(3ClB)体系来形成多层涂膜,所述体系包括在物体上形成电泳涂膜后,涂覆中 间涂层—涂覆底涂层—涂覆透明涂层—通过焙烘硬化。然而采用上述3C1B体系涂覆易于导致第一有色涂层和第二有色涂 层之间的层混合,从而得到的涂膜与所述3C2B体系相比,趋于表现出 下降的均)、余寸生(levelling property)或4兌度(sharpness) 。 jt匕夕卜,当4吏用 包含效果颜料(effect pigment)的涂层组合物作为第二有色涂层时,由 于易于引发金属痕迹(metallic marks )或翻转性(flip-flop property)变差, 产生难于得到充分的增亮效果的问题。例如,JP 2002-3S677A公开了可通过涂膜形成方法得到具有优异最 终外观的涂膜,所述涂膜形成方法包括在电泳涂覆基材上连续涂覆中间 漆、底漆和透明漆,并同时通过焙烘硬化该形成的三层的步骤,在该方 法中使用这样的漆组合物作为中间漆基于总固体树脂,以固含量比表 示,该漆组合物由10-70质量%的含羟基树脂、10-70质量%的可与羟基 反应的固化剂和18-50质量%的非水分散体树脂形成,该组合物进一步 包含颜料并当涂覆后在14(TC硬化30分钟时,表现出不高于45%的体 积收缩。然而,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涂膜有时表现出较差的均涂性、耐水 性和翻转性,或者留下金属痕迹。具体地说,当使用水基漆作为底漆时, 产生了不能得到足够的均涂性、耐水性和翻转性的问题。 JP 2004-298836 A/厶开了抗石击性(chipping resistance)和光泽优 异的多层涂层可通过采用3-涂覆-l-焙烘体系的涂膜形成方法得到,其采 用水基中间漆、水基底漆和透明漆;其中使用含丙烯酸系树脂乳液、硬 化剂和有机物质处理的二氧化钛颜料的漆组合物作为水基中间漆。然 而,通过该涂膜形成方法得到的涂膜存在均涂性、耐水性和翻转性较差 的问题或趋于形成金属痕迹。此外,日本专利特开昭61(1986)-141969 A公开了具有优异的均勻 金属效果、光泽和图像清晰度(distinctness of image )的多层涂膜可通 过采用3-涂覆-l-焙烘体系的涂膜形成方法得到,其使用有机溶剂基或非 水分散体型热固性漆、热固性水基金属漆和透明热固性漆;其中使用包 含具有5-100mg KOH/g酸值的多价羧酸树脂和氨基树脂的中和产物作 为必要组分,并具有调节为在涂覆后至少为10泊(2CTC)的粘度的漆组合 物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基或非水分散体型热固性树脂;并在该涂膜上涂覆 热固性水基金属漆。然而,通过该涂膜形成方法得到的涂膜有时存在均 涂性和耐水性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采用3C1B体系的, 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均涂性、图像清晰度和耐水性的涂膜的方 法,其包括在涂覆物体上连续涂覆第一有色漆、水基第二有色漆和透明 漆,并同时热固化得到的三层多层涂膜;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当第二有 色漆包含效果颜料时,能够形成由于高翻转性和低金属痕迹而具有优异 外观的涂膜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已经进行了潜心研究,现在发现在采用 3C1B体系的中,当使用包含含羟基树脂、硬化剂和 特定精细聚合物颗粒的漆组合物作为第 一有色漆时,甚至当使用水基漆 作为第二有色漆时,可形成均涂性、图像清晰度和耐水性优异的多层涂 膜;具体地说,当第二有色漆包含效果颜料时,可形成具有高翻转性、 低金属痕迹和优异外观的多层涂膜。从而我们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在涂覆物体上连续涂覆第一有色漆(X)、水基第 二有色漆(Y)和透明漆(Z),并同时通过焙烘硬化如此形成的第一有色涂 层、第二有色涂层和透明漆层,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色漆(X)包含含羟基树脂(A)、硬化剂(B)和精细聚合物颗 粒(C),所述精细聚合物颗粒(C)通过在聚酯树脂(a)的存在下在有机溶剂 中可聚合不饱和单体(b)的聚合得到,所述有机溶剂可溶解该聚酯树脂(a) 和可聚合不饱和单体(b),但基本不能溶解由该可聚合不饱和单体(b)形成 的聚合物,和所述聚酯树脂(a)由酸组分(a-l)和醇组分(a-2)的反应获得,所述酸组 分(a-l)和醇组分(a-2)基于所述酸组分(a-l)和醇组分(a-2)的总量包含总计 至少5moiy。的脂环族多元酸(a-l-l)和脂环族多羟基醇(a-2-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均涂性、图像清晰度和耐水性优 异的涂膜可通过其中连续涂覆第一有色漆、水基第二有色漆和透明漆的 3C1B体系得到。具体地说,在使用包含效果颜料的水基漆作为水基第 二有色漆的情况下,可形成具有高翻转性、低金属痕迹从而外观优异的 多层涂膜。以下,将按照各步骤顺序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膜形成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有色漆OO的涂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膜形成方法,首先在涂覆物体上涂覆第一有色漆(X)涂覆物体对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涂覆物体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其包括例如 金属材料如铁、铝、黄铜、铜、不锈钢、锡板、镀锌钢、镀有锌合金(如 Zn-Al、 Zn-Ni、 Zn-Fe)的钢等;塑料材料例如树脂,如聚乙烯树脂、聚 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系树 脂、偏二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和各种 FRP;无机材料如玻璃、水泥、混凝土等;木材;纤维材料(纸、布等)。 其中优选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对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涂覆物体同样没有特别限制,其例子包括汽 车如轿车、卡车、摩托车、客车等的外部面板;汽车零件;和家用电器如移动电话和音频设备的外部面板。其中,优选汽车车体的外部面板和汽车零件。 所述涂覆物体可以是上述金属材料或由其成型的车体的表面,所述 表面预先进行表面处理如磷化处理、铬酸盐处理或复合氧化物处理(complex oxide treatment)。此外,所述涂覆物体可以是在其上形成了 底涂层如各种电沉积漆的底涂层的金属材料或车体。具体地说,优选在 其上使用阳离子电沉积漆形成底涂层的车体。第一有色漆(X)作为将在上述涂覆物体上涂覆的第一有色漆(X),可使用包含含羟 基树脂(A)、硬化剂(B)和精细聚合物颗粒(C)的有机溶剂基或水基漆。含羟基树脂(A)含羟基树脂(A)是一种每分子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树脂。基于由其 形成的涂膜的耐水性的观点,优选羟值通常在2-300mg KOH/g范围内, 特别是在15-250mg KOH/g范围内,尤其是在10-180mg KOH/g范围内的树脂。所述含羟基树脂(A)在其分子中还可具有酸基。作为所述酸基,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包括连续在涂覆物体上涂覆第一有色漆(X)、水基第二有色漆(Y)和透明漆(Z),并通过焙烘同时硬化如此形成的第一有色涂层、第二有色涂层和透明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有色漆(X)包含含羟基树脂(A)、硬化剂(B)和精细聚合物颗粒(C),该精细聚合物颗粒(C)通过在聚酯树脂(a)的存在下,在有机溶剂中聚合可聚合不饱和单体(b)得到,所述有机溶剂可溶解聚酯树脂(a)和可聚合不饱和单体(b),但基本不溶解由该可聚合不饱和单体(b)形成的聚合物,和    所述聚酯树脂(a)通过酸组分(a-1)与醇组分(a-2)反应得到,基于酸组分(a-1)和醇组分(a-2)的总量,该酸组分(a-1)和醇组分(a-2)总计包含至少5mol%的脂环族多元酸(a-1-1)和脂环族多元醇(a-2-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川嘉之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