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90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温度传感器和蜂鸣报警器,逆变器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逆变器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液进口,冷凝液进口的一侧安装有冷凝液出口,逆变器本体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套板,套板的顶部安装有挡板,挡板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与套板的底部内壁连接,逆变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撑弹簧与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内壁连接,电路板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弹簧与逆变器本体的顶部内壁连接,电路板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蜂鸣报警器,逆变器本体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散热扇,该逆变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供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
技术介绍
电力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的装置。应急电源,一般是把直流电瓶逆变成220V交流的。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因为我们通常是将220伏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来使用,而逆变器的作用与此相反,因此而得名。我们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人们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现有的电力逆变器在使用时散热性不好,同时也存在使用安全性低的缺点,因此,设计一种便于散热且安全的电力逆变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控制按钮、冷凝液进口、套板、挡板、冷凝液出口、电动推杆、第一支撑弹簧、冷凝板、电路板、散热扇、控制箱、通风网、第二支撑弹簧、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蜂鸣报警器,所述逆变器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按钮,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冷凝液进口,所述冷凝液进口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冷凝液出口,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套板,所述套板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套板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与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电路板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与所述逆变器本体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蜂鸣报警器,所述逆变器本体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所述散热扇,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所述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液进口连接,所述冷凝板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液出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电动推杆、散热扇、温度传感器和蜂鸣报警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为一种AT89S51单片机。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推杆、滑座、弹簧、外壳、涡轮和微动控制开关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和第二支撑弹簧均与电路板通过螺栓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本体与散热扇通过卡扣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通过操控控制按钮使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运行,便于带动挡板向下运行,有利于将挡板回收到套板的内部,便于散热,同时便于形成热对流,提升散热效率;通风网设置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手指误碰到电力逆变器的内部,进而对使用者造成意外的伤害,有利于提升该逆变器的安全性;温度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控逆变器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将收集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当逆变器内部的温度高于单片机的预设值时,单片机控制蜂鸣报警器报警,提醒使用者注意,及时将冷凝液注入冷凝板中进行循环,有利于加快热量的传递,提升散热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逆变器本体;2-控制按钮;3-冷凝液进口;4-套板;5-挡板;6-冷凝液出口;7-电动推杆;8-第一支撑弹簧;9-冷凝板;10-电路板;11-散热扇;12-控制箱;13-通风网;14-第二支撑弹簧;15-单片机;16-温度传感器;17-蜂鸣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1、控制按钮2、冷凝液进口3、套板4、挡板5、冷凝液出口6、电动推杆7、第一支撑弹簧8、冷凝板9、电路板10、散热扇11、控制箱12、通风网13、第二支撑弹簧14、单片机15、温度传感器16和蜂鸣报警器17,逆变器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2,逆变器本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液进口3,冷凝液进口3的一侧安装有冷凝液出口6,逆变器本体1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套板4,套板4的顶部安装有挡板5,挡板5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7与套板4的底部内壁连接,逆变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电路板10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撑弹簧8与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连接,电路板10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弹簧14与逆变器本体1的顶部内壁连接,电路板10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5、温度传感器16和蜂鸣报警器17,逆变器本体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散热扇11,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所述冷凝板9,所述冷凝板9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液进口3连接,所述冷凝板9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液出口6连接。进一步的,控制按钮2、电动推杆7、散热扇11、温度传感器16和蜂鸣报警器17均与单片机15电性连接,便于信号的传输。进一步的,单片机15为一种AT89S51单片机,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进一步的,电动推杆7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推杆、滑座、弹簧、外壳、涡轮和微动控制开关组成,便于带动挡板5做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的,第一支撑弹簧8和第二支撑弹簧14均与电路板10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便于拆卸。进一步的,逆变器本体1与散热扇11通过卡扣活动连接,便于拆卸,有利于更换散热扇11。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操控控制按钮2使单片机15控制电动推杆7运行,便于带动挡板5向下运行,有利于将挡板5回收到套板4的内部,便于散热,同时便于形成热对流,提升散热效率;通风网13设置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手指误碰到电力逆变器的内部,进而对使用者造成意外的伤害,有利于提升该逆变器的安全性;温度传感器16便于实时监控逆变器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将收集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15,当逆变器内部的温度高于单片机15的预设值时,单片机15控制蜂鸣报警器17报警,提醒使用者注意,及时将冷凝液注入冷凝板9中进行循环,有利于加快热量的传递,提升散热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1)、控制按钮(2)、冷凝液进口(3)、套板(4)、挡板(5)、冷凝液出口(6)、电动推杆(7)、第一支撑弹簧(8)、冷凝板(9)、电路板(10)、散热扇(11)、控制箱(12)、通风网(13)、第二支撑弹簧(14)、单片机(15)、温度传感器(16)和蜂鸣报警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按钮(2),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冷凝液进口(3),所述冷凝液进口(3)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冷凝液出口(6),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套板(4),所述套板(4)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挡板(5),所述挡板(5)的底部通过所述电动推杆(7)与所述套板(4)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弹簧(8)与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电路板(10)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弹簧(14)与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电路板(10)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单片机(15)、所述温度传感器(16)和所述蜂鸣报警器(17),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所述散热扇(11),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所述冷凝板(9),所述冷凝板(9)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液进口(3)连接,所述冷凝板(9)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液出口(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1)、控制按钮(2)、冷凝液进口(3)、套板(4)、挡板(5)、冷凝液出口(6)、电动推杆(7)、第一支撑弹簧(8)、冷凝板(9)、电路板(10)、散热扇(11)、控制箱(12)、通风网(13)、第二支撑弹簧(14)、单片机(15)、温度传感器(16)和蜂鸣报警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按钮(2),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冷凝液进口(3),所述冷凝液进口(3)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冷凝液出口(6),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套板(4),所述套板(4)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挡板(5),所述挡板(5)的底部通过所述电动推杆(7)与所述套板(4)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弹簧(8)与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电路板(10)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弹簧(14)与所述逆变器本体(1)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电路板(10)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单片机(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梦白王振赵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