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9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该轮毂电机采用扁平型结构,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所述定子组件为同心的两个定子部件,所述转子组件为一侧表面为锥形结构的空心杯转子部件,两个定子部件为外定子部件和内定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与机壳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该轮毂电机还包括压缩弹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控制难度和机械难度,利用外定子部件主要输出力矩,内定子部件辅助输出部分力矩,实现轴向力的输出;转子部件与机壳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保证电机的轴向移动,设置压缩弹簧组件实现对轴向磁拉力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轮毂电机
,尤其是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车用轮毂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效率密度一直是设计人员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永磁电机的转矩由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组成,永磁体的磁链限制了永磁转矩的提升,为了保证必需的转矩,则磁阻转矩就应当被有效的利用。而锥形永磁电机自身即具有轴向力,通过调节交直轴电流有可能达到对轴向力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轴向移动,达到机械结构弱磁的效果。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由于转子锥角存在,双定子对转子有轴向磁拉力作用,转矩由两个定子共同产生,外定子能够输出较大转矩,而内定子输出转矩较小,过大的轴向力,将会造成轴向压力平衡困难,给轴向结构的刚度和控制带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该轮毂电机采用扁平型结构,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所述定子组件为同心的两个定子部件,所述转子组件为一侧表面为锥形结构的空心杯转子部件,两个定子部件为外定子部件和内定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与机壳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该轮毂电机还包括压缩弹簧组件,所述压缩弹簧组件由七个自由长度相同弹性刚度不同的弹簧及套筒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外定子部件包括机壳和外定子铁心,所述外定子铁心固定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进水孔。进一步地,所述内定子部件固定在后端盖上,且由内定子支撑、内定子密封圈和内定子铁心组成,所述内定子铁心固定在内定子密封圈上,且内定子铁心沿轴向呈锥形,所述内定子支撑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内圆柱滚子轴承。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部件包括转轴、转子支撑、内转子铁心、外转子铁心、隔磁套和转子挡板,所述内转子铁心和外转子铁心固定在隔磁套上,隔磁套连接转子支撑和转子挡板,转子支撑固定在转轴上,转子挡板、转子支撑和内、外转子铁心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一起。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设置在套筒和转子支撑之间,所述前端盖内侧设置有传感器压板,所述传感器压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承受轴向压力的推力球轴承。再更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压板与前端盖之间设置有测量弹簧受力的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控制难度和机械难度,利用外定子部件主要输出力矩,内定子部件辅助输出部分力矩,实现轴向力的输出;转子部件与机壳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保证电机的轴向移动,设置压缩弹簧组件实现对轴向磁拉力的平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轴,2.转子支撑,3.压力传感器,4.左端盖,5.机壳,6.弹簧,7.进水孔,8.外定子铁心,9.后端盖,10.外转子铁心,11.转子挡板,12.内定子密封圈,13.套筒,14.传感器压板,15.内圆柱滚子轴承,16.内定子支撑,17.外圆柱滚子轴承I,18.隔磁套,19.内定子铁心,20.内转子铁心,21.推力球轴承,22.外圆柱滚子轴承II。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该轮毂电机采用扁平型结构,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1、前端盖4、后端盖9和机壳5,定子组件为同心的两个定子部件,转子组件为一侧表面为锥形结构的空心杯转子部件,两个定子部件为外定子部件和内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与机壳5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17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22;该轮毂电机还包括压缩弹簧组件,压缩弹簧组件由七个自由长度相同弹性刚度不同的弹簧6及套筒13组成。转子部件与机壳5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17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22,保证电机的轴向移动,设置压缩弹簧组件实现对轴向磁拉力的平衡。其中,外定子部件包括机壳5和外定子铁心8,外定子铁心8固定在机壳5上,机壳5上开设有进水孔7。内定子部件固定在后端盖9上,且由内定子支撑16、内定子密封圈12和内定子铁心19组成,内定子铁心19固定在内定子密封圈12上,且内定子铁心19沿轴向呈锥形,内定子支撑16与转轴1之间设置有内圆柱滚子轴承15。转子部件包括转轴1、转子支撑2、内转子铁心20、外转子铁心10、隔磁套18和转子挡板11,内转子铁心20和外转子铁10心固定在隔磁套18上,隔磁套18连接转子支撑2和转子挡板11,转子支撑2固定在转轴1上,转子挡板11、转子支撑2和内、外转子铁心20、10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一起。弹簧6设置在套筒13和转子支撑2之间,左端盖4内侧设置有传感器压板14,传感器压板14与套筒13之间设置有承受轴向压力的推力球轴承21。传感器压板14与左端盖4之间设置有测量弹簧受力的压力传感器3。考虑到轴向力的存在,在套筒13和传感器压板14之间设置能够承受轴向压力的推力球轴承21,从而实现了轴向压力由转边静,将压力传递到传感器压板22,压力传感器3用来实时测量压力弹簧受力,将压力信号和位置信号传送回控制器,分析得出转子轴向位置。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该轮毂电机采用扁平型结构,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1)、前端盖(4)、后端盖(9)和机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为同心的两个定子部件,所述转子组件为一侧表面为锥形结构的空心杯转子部件,两个定子部件为外定子部件和内定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与机壳(5)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17)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22);该轮毂电机还包括压缩弹簧组件,所述压缩弹簧组件由七个自由长度相同弹性刚度不同的弹簧(6)及套筒(1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该轮毂电机采用扁平型结构,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1)、前端盖(4)、后端盖(9)和机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为同心的两个定子部件,所述转子组件为一侧表面为锥形结构的空心杯转子部件,两个定子部件为外定子部件和内定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与机壳(5)设置有外圆柱滚子轴承I(17)和外圆柱滚子轴承II(22);该轮毂电机还包括压缩弹簧组件,所述压缩弹簧组件由七个自由长度相同弹性刚度不同的弹簧(6)及套筒(1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部件包括机壳(5)和外定子铁心(8),所述外定子铁心(8)固定在机壳(5)上,所述机壳(5)上开设有进水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子部件固定在后端盖(9)上,且由内定子支撑(16)、内定子密封圈(12)和内定子铁心(19)组成,所述内定子铁心(19)固定在内定子密封圈(12)上,且内定子铁心(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俊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