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晓专利>正文

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774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7:19
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1)以及从外壳(1)上引出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以及触点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点设置有多组,每一组包括一个常开触点和一个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均包括设置有控制端的可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或/和电路,还设置有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所述的触发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的控制端,在本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中,可直接插接在中间继电器底座上,由电子电路实现触点且触点中同时包括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
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属于继电器

技术介绍
中间继电器是工业现场常用的电气原件,其主要作用是在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容量以及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在现有技术中中间继电器一般均为常规的机械结构,主要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为:当在继电器线圈上加电压,且等于或大于动作电压时,衔铁就被电磁吸力吸靠在铁心上,而接触片在衔铁顶板的推动下,触点接通、断开或转换被控制电路,当继电器线圈被断电或电压降低到小于返回电压时,衔铁在接触片的作用下返回到原来位置,在现有技术中,机械结构的中间继电器直接插接在常规的中间继电器底座上进行使用,现场的工作人员根据机械结构的中间继电器的管脚定义从中间继电器底座上进行接线,将中间继电器相应的管脚接入控制回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中间继电器内部主要由机械结构实现其动作,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功率损耗,且线圈运行时,有噪音产生,并且衔铁有污物时噪音更大。在负载电流较大时容易将触点烧住以至于触点不能够及时释放。当主触点带载释放时,容易产生电弧打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包括外壳(1),从外壳(1)上引出触发信号输入端以及触点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点设置有多组,每一组包括一个常开触点和一个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均包括设置有控制端的可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或/和电路,还设置有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所述的触发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的控制端;在外壳(1)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中间继电器底座配合的多个插针(2),所述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以及触点的接线端与插针(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包括外壳(1),从外壳(1)上引出触发信号输入端以及触点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点设置有多组,每一组包括一个常开触点和一个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均包括设置有控制端的可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或/和电路,还设置有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所述的触发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的控制端;在外壳(1)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中间继电器底座配合的多个插针(2),所述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以及触点的接线端与插针(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闭触点控制模块采用输出端为闭合状态的常闭型光耦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开触点控制模块采用输出端为断开状态的常开型光耦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手动实现所述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复位的强制复位模块,强制复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的常开触点控制模块以及常闭触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插式电子式中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法军商晓
申请(专利权)人:商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