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13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可针对不同场合,对实训台进行各种形状的拼接,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同时,拆分后,单个实训台可单独摆放,节省空间。其包括实训台柜体,俯视状态下的所述实训台柜体为梯形形状,所述实训台柜体的上端面的长边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机器人安装底座,机器人固装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的外围布置有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由若干块扇形单元底板拼合形成,每块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固装有对应的实训模块,所述实训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A ladder type combination robot training platfor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pezoidal combined robot training platform, it ca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ccasions, stitching various shapes on the training table, to meet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after the split, the individual training platform can separate them, save space. It includes training table cabinet, under the state of overlooking training table cabinet as the trapezoid shape,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long side of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cabin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training robot robot mounting base, fixed on the robot mounting base, arranged the mounting base robot with fan-shaped plate, the fan-shaped the floor is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an-shaped unit bottom plate, the training module of each of the fan unit is fixedly mounted on the bottom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training table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with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的
,具体为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
技术介绍
目前实训台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训领域,通常在教学时为了提交教学质量,方便教学,有时会选择把实训台拼在一起教学,增加教学模式,但方形实训台拼在一起后占地面积大,不利于老师统一指导教学,并且在组合时组合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可针对不同场合,对实训台进行各种形状的拼接,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同时,拆分后,单个实训台可单独摆放,节省空间。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实训台柜体,俯视状态下的所述实训台柜体为梯形形状,所述实训台柜体的上端面的长边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机器人安装底座,机器人固装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的外围布置有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由若干块扇形单元底板拼合形成,每块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固装有对应的实训模块,所述实训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俯视状态下的所述实训台柜体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扇形底板具体为由三块相同的扇形单元底板拼合形成,居中的扇形单元底板对应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座的位置间设置有位置标定板,所述位置标定板、机器人安装底座、居中的扇形单元底板配合确保机器人在实训台柜体上居中布置;三块所述扇形单元底板分别对应独立的三个实训模块,每个模块独立布置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每个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仅布置一个实训模块;优选地,三个实训模块分别为基础模块、激光雕刻模块、工件焊接模块;所述基础模块用于工具坐标系标定、工件坐标系标定、直线示教、圆弧示教、不规则线条轨迹示教;所述激光雕刻模块用于模拟激光雕刻的动作示教;所述工件焊接模块用于模拟焊接动作示教;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各相邻螺纹孔等距,故实训台柜体上安装的模块可根据要求替换为指定模块;多张梯形实训台的腰边对应环绕拼接、且长边均朝外布置,组合形成类似六边形的实训台;将第一个梯形实训台的腰边与第二张梯形实训台的腰边拼接,且梯形实训台的长边朝外,根据空间和人数依次累加布置;将第一个梯形实训台的腰边与第二张梯形实训台的腰边的拼接、且梯形实训台的长边不在同侧、可形成需要长度的直线排布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实训台柜体俯视状态下为梯形形状,两个相邻的梯形实训台在万向轮的作用下方便腰边贴合布置组合,可长边不同侧形成直线排布,也可长边同侧形成环绕结构的一段,使得使用所形成的教学用实训台由最小单元为梯形的实训台柜体组合而成,使用时,针对不同场合,对实训台柜体进行各种形状的拼接,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同时,拆分后,单个实训台柜体可单独摆放,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方式一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方式二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方式三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实训台柜体1、机器人安装底座2、机器人3、扇形单元底板4、万向轮5、位置标定板6、基础模块7、激光雕刻模块8、工件焊接模块9。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见图1:其包括实训台柜体1,俯视状态下的实训台柜体1为梯形形状,实训台柜体1的上端面的长边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机器人安装底座2,机器人3固装于机器人安装底座2,机器人安装底座2的外围布置有扇形底板,扇形底板由若干块扇形单元底板4拼合形成,每块扇形单元底板4上固装有对应的实训模块,实训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5。俯视状态下的实训台柜体为等腰梯形形状;扇形底板具体为由三块相同的扇形单元底板4拼合形成,居中的扇形单元底板4对应于机器人安装座2的位置间设置有位置标定板6,位置标定板6、机器人安装底座2、居中的扇形单元底板4配合确保机器人3在实训台柜体上居中布置;三块扇形单元底板4分别对应独立的三个实训模块,每个模块独立布置于其中任意一个扇形单元底板4上,每个扇形单元底板4上仅布置一个实训模块;三个实训模块分别为基础模块7、激光雕刻模块8、工件焊接模块9;基础模块7用于工具坐标系标定、工件坐标系标定、直线示教、圆弧示教、不规则线条轨迹示教;激光雕刻模块8用于模拟激光雕刻的动作示教;工件焊接模块9用于模拟焊接动作示教;扇形单元底板4上各相邻螺纹孔等距,故实训台柜体上安装的模块可根据要求替换为指定模块。组合方式一:五张梯形实训台的腰边对应环绕拼接、且长边均朝外布置,组合形成类似六边形的实训台。组合方式二:将第一个梯形实训台的腰边与第二张梯形实训台的腰边的拼接,且梯形实训台的长边朝外,根据空间和人数依次累加布置。组合方式三:将第一个梯形实训台的腰边与第二张梯形实训台的腰边的拼接、且梯形实训台的长边不在同侧、可形成需要长度的直线排布结构。使用时,针对不同场合,对梯形实训台进行各种形状的拼接,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同时,拆分后,单个梯形实训台可单独摆放,节省空间。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实训台柜体,俯视状态下的所述实训台柜体为梯形形状,所述实训台柜体的上端面的长边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机器人安装底座,机器人固装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的外围布置有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由若干块扇形单元底板拼合形成,每块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固装有对应的实训模块,所述实训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实训台柜体,俯视状态下的所述实训台柜体为梯形形状,所述实训台柜体的上端面的长边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机器人安装底座,机器人固装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的外围布置有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由若干块扇形单元底板拼合形成,每块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固装有对应的实训模块,所述实训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俯视状态下的所述实训台柜体为等腰梯形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底板具体为由三块相同的扇形单元底板拼合形成,居中的扇形单元底板对应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座的位置间设置有位置标定板,所述位置标定板、机器人安装底座、居中的扇形单元底板配合确保机器人在实训台柜体上居中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形可组合机器人实训台,其特征在于:三块所述扇形单元底板分别对应独立的三个实训模块,每个模块独立布置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每个所述扇形单元底板上仅布置一个实训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