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787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直输送系统。所述垂直输送系统包括传送带、二个压紧架,所述压紧架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二个所述压紧架对称设于所述传送带两侧;所述压紧架包括平行梁、多个支腿、多个压紧轮,所述平行梁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且沿途依次通过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一侧,多个所述压紧轮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垂直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传送带提升角度小的技术问题。

Vertical conve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rtical conveying system. The vertical conveying system comprises a conveyor belt, two pressing frame, the pressing frame is parallel to the conveyor belt, two of the pressing fram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conveyor belt on both sides; the pressing frame includes parallel beams, a plurality of legs, a pressing wheel, the parallel beam parallel to the the conveyer belt is arranged, and along the way through the leg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a plurality of the pressing wheel are arranged on the parallel beam near the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The vertical convey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small lifting angle of the conveyor belt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采用的传送带式输送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连续运行、输送量大等特点。但由于输送物料是依靠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相对静止,实现运输,因而其提升角度较小,通常为20度左右,一般不超过30度。存在占用场地大,受地形限制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传送带提升角度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垂直提升的垂直输送系统。一种垂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二个压紧架,所述压紧架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二个所述压紧架对称设于所述传送带两侧;所述压紧架包括平行梁、多个支腿、多个压紧轮,所述平行梁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且沿途依次通过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一侧,多个所述压紧轮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架还包括多个压紧件,多个所述压紧件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所述压紧轮设于所述压紧件。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以一一相间的方式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连接板、安装板、三个安装槽,所述连接板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连接板末端,一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板中部,靠近所述平行梁一侧,另二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板末端,远离所述平行梁一侧,所述压紧轮设于所述安装槽。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紧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压紧件的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一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板中部,远离所述平行梁一侧,另二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板末端,靠近所述平行梁一侧。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轮的径向平面垂直于所述传送带所在平面,所述压紧轮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运行方向。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轮包括枢轴、轴承、包覆层,所述轴承通过所述枢轴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轴承外缘。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为柔性材料包覆层。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架还包括高度调节件,所述压紧件通过所述高度调节件设于所述平行梁。在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包括传送支架、主动轮、从动轮、多个承载辊、带体、限位槽,所述主动轮、多个所述承载辊、所述从动轮依次设于所述传送支架,且环绕铺设有所述带体,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带体表面;所述平行梁通过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传送支架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垂直输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垂直输送系统设有所述压紧轮、所述限位槽等结构。相较于其他压紧方式,所述压紧轮仅承担抵接物料的功能,无需对物料施加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来防止滑脱,输送时与物料同步转动,不损伤物料表面。二、所述垂直输送系统中所述包覆层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伸缩性,保护物料表面无损伤,且提高了适于输送的高度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的压紧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垂直输送系统1包括传送带2、二个压紧架3。所述传送带2包括传送支架21、主动轮22、从动轮23、多个承载辊24、带体25、限位槽26。所述传送支架21为“C”形传送支架21,所述主动轮22、多个所述承载辊24、所述从动轮23依次设于所述传送支架21,且环绕铺设有所述带体25,所述限位槽26设于所述带体25表面。所述压紧架3包括平行梁31、三个支腿32、十二个高度调节件33、十二个压紧件34、三十六个压紧轮35。对于一所述压紧架3,其所述平行梁31平行于所述传送支架21设置,沿途依次通过三个所述支腿32固定于所述传送支架21一侧。十二个所述压紧件34依次通过所述高度调节件33设于所述平行梁31靠近所述带体25一侧,且可通过所述高度调节件33调节与所述带体25之间的间隙。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1的压紧件34的结构示意图。十二个所述压紧件34中包括六个第一压紧件341和六个第二压紧件342。所述第一压紧件341包括连接板11、安装板12和三个安装槽13。所述连接板11平行于所述带体25,设于所述平行梁31靠近所述带体25一侧。所述安装板12垂直于所述带体25,设于所述连接板11末端。一所述安装槽13设于所述安装板12中部,靠近所述平行梁31一侧,另二所述安装槽13设于所述安装板12末端,远离所述平行梁31一侧。所述第二压紧件34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压紧件341的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一所述安装槽13设于所述安装板12中部,远离所述平行梁31一侧,另二所述安装槽13设于所述安装板12末端,靠近所述平行梁31一侧。所述第一压紧件341和所述第二压紧件342以一一相间的方式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31靠近所述带体25一侧。所述压紧轮35设于所述安装槽13,且其径向平面垂直于所述带体25所在平面,其轴向垂直于所述带体25的运行方向。另一所述压紧架3的结构一致,对称设于所述传送支架21的另一侧。请参阅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垂直输送系统1的压紧轮3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压紧轮35包括枢轴351、轴承352、包覆层353。所述轴承352通过所述枢轴351设于所述安装槽13,所述包覆层353包覆于所述轴承352外缘。特别的,所述包覆层353采用聚氨酯泡沫制成。具体实施时,根据待输送物料的高度,调节所述压紧轮35与所述带体25之间的间隙略小于该高度。待输送物料于所述带体5的摩擦力及所述限位槽26的抵接下,随所述传送带2的运行方向同步移动,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所述压紧轮35与物料顶部抵接,防止其掉落,且随物料的移动同步转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垂直输送系统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垂直输送系统1设有所述压紧轮35、所述限位槽26等结构。相较于其他压紧方式,所述压紧轮35仅承担抵接物料的功能,无需对物料施加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来防止滑脱,输送时与物料同步转动,不损伤物料表面。二、所述垂直输送系统1中所述包覆层35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伸缩性,保护物料表面无损伤,且提高了适于输送的高度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垂直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二个压紧架,所述压紧架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二个所述压紧架对称设于所述传送带两侧;所述压紧架包括平行梁、多个支腿、多个压紧轮,所述平行梁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且沿途依次通过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一侧,多个所述压紧轮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二个压紧架,所述压紧架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二个所述压紧架对称设于所述传送带两侧;所述压紧架包括平行梁、多个支腿、多个压紧轮,所述平行梁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且沿途依次通过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一侧,多个所述压紧轮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架还包括多个压紧件,多个所述压紧件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所述压紧轮设于所述压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以一一相间的方式依次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连接板、安装板、三个安装槽,所述连接板平行于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平行梁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连接板末端,一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板中部,靠近所述平行梁一侧,另二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板末端,远离所述平行梁一侧,所述压紧轮设于所述安装槽。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鹏飞王勇王锦强梁德英黄爱明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傲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