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笔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9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笔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粉笔夹包括空心壳体、端盖、锥形中空夹头、空心旋转体、粉笔座、内棘轮和拨块,其中空心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锥形中空夹头、后端连接端盖,空心壳体内还设有空心旋转体和内棘轮,空心旋转体的后端设有粉笔座,内棘轮与空心旋转体通过齿轮连接且通过传动杆连接拨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拨动拨块便能将粉笔从粉笔夹内推出,完全避免了手与粉笔的接触,使粉笔灰不会附着到手上。

Chalk cli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ching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chalk cl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lk clip comprises a hollow shell, an end cover, a conical hollow chuck, hollow rotary body, a chalk seat, the inner ratchet wheel and a shifting block, wherein the front end of the hollow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ollow conical chuck, rear end cover, a hollow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rotary body and the inner ratchet, the rear end of the hollow rotary body a chalk seat, the inner ratchet wheel and the hollow rotary body and connected through the gear through a transmissi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dialing block.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push the chalk out of the chalk clamp by poking the shifting block, thus completely avoiding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hand and the chalk, so that the chalk ash can not be attached to the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笔夹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粉笔夹。
技术介绍
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于在黑板上书写。但在使用粉笔时,会有粉笔灰附着在手上,而粉笔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钙,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粉笔会越用越短,当粉笔缩短到一定长度时,手指已不能很好地抓住粉笔,这时的粉笔就不能再使用,需要丢弃造成浪费。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粉笔夹来提高粉笔的利用率及使用过程的安全卫生性。现有技术的粉笔夹,大多是将粉笔的大头端插入在粉笔夹壳套内,使其小头端外露,依靠前端的锥形中空夹头对粉笔进行夹持固定。这种结构的粉笔夹存在以下缺陷:当粉笔使用一段时间缩短后,需要用手将壳套内的粉笔扯出一段,才能继续书写,使用不便且手指频繁与粉笔接触,安全卫生性仍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拔扯粉笔头、使用过程安全卫生性较好的粉笔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笔夹,包括空心壳体、用于盖住所述空心壳体后端的端盖、用于夹住粉笔的锥形中空夹头、设于所述空心壳体内的空心旋转体以及用于将粉笔从锥形中空夹头中推出的粉笔座,其中锥形中空夹头的后端固定连接至空心壳体的前端,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于空心壳体的后端,所述锥形中空夹头的前段沿其长度方向竖直间隔开设有多个条形缺口,从而在所述锥形中空夹头的前段形成依靠材料自身弹力来夹持粉笔的夹持部;所述空心旋转体的前、后端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空心壳体前、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缘间隙配合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凸缘插入环形槽中,所述空心壳体由其中心分割为对称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粉笔座包括粉笔座本体和用于防止粉笔座本体转动的导向杆,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往上穿入导向孔中,所述粉笔座本体的外周面及空心旋转体的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空心壳体与空心旋转体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内棘轮,所述内棘轮的轴心与空心旋转体的轴心平行且其外周面与空心旋转体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相互啮合的轮齿,所述内棘轮的内腔面设有棘齿,所述内棘轮的中心穿设有内棘轮轴,所述内棘轮轴上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内棘轮转动的棘爪,所述空心壳体上开设有条形窗口,所述传动杆从条形窗口中穿出至空心壳体外部并与一拨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粉笔座本体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卡住粉笔的圆槽。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壁面上嵌设有用于降低空心旋转体转动时环形凸缘与环形槽壁面之间摩擦力的滚珠,所述环形凸缘抵靠在滚珠上。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前端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空心旋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插入环形滑槽中,所述空心旋转体转动时,所述滑杆沿环形滑槽滑动。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长度为50毫米。优选的,所述空心旋转体的内径为15毫米。优选的,所述空心壳体的内径为20毫米。在本技术中,粉笔安装在空心旋转体中,其后端抵靠住粉笔座本体、前端被锥形中空夹头夹持固定住,当粉笔使用缩短后,拨动拨块即可推出位于空心旋转体内的粉笔。具体的,如图4所示,拨块通过滑杆与内棘轮相连接,而内棘轮又具有单向传动性,沿顺时针方向拨动拨块可使内棘轮转动,而沿逆时针方向拨动则无法使内棘轮转动,即拨块复位时,内棘轮不会转动;内棘轮与空心旋转体通过轮齿啮合,因此空心旋转体会随着内棘轮一同转动,而空心旋转体的后端连接有粉笔座,从而使得粉笔座具有一个转动的趋势;但由于粉笔座后端的导向杆设置在端盖的导向孔内,使得粉笔座无法转动只能沿竖直方向上移动(与丝杆螺母副的传动原理类似),进而将粉笔推出。本技术在安放粉笔时应先拆除掉端盖,再通过导向杆将粉笔座拧出,最后从粉笔夹的后端放入粉笔,并用锥形中空夹头夹持住粉笔的小头,待粉笔的小头被夹住后将粉笔座拧入空心旋转体的后端,并使粉笔座本体的前端抵靠住粉笔的大头,最后再盖上端盖。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拔扯粉笔头,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人手频繁接触粉笔的问题,安全卫生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空心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空心壳体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内棘轮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空心旋转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空心旋转体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端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端盖的局部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粉笔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粉笔座的局部剖面图;图11为本技术的锥形中空夹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心壳体;2-端盖;3-锥形中空夹头;4-空心旋转体;5-粉笔座;6-内棘轮;7-拨块;1a-环形槽;1b-条形窗口;2a-导向孔;2b-环形滑槽;4a-环形凸缘;4b-滑杆;5a-粉笔座本体;5b-导向杆;5c-圆槽;6a-内棘轮轴;6b-传动杆;6c-棘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粉笔夹,包括空心壳体1、用于盖住空心壳体1后端的端盖2、用于夹住粉笔的锥形中空夹头3、设于空心壳体1内的空心旋转体4以及用于将粉笔从锥形中空夹头3中推出的粉笔座5,其中锥形中空夹头3的后端固定连接至空心壳体1的前端,端盖2可拆卸连接于空心壳体1的后端,锥形中空夹头3的前段沿其长度方向竖直间隔开设有多个条形缺口,从而在锥形中空夹头3的前段形成依靠材料自身弹力来夹持粉笔的夹持部;空心旋转体4的前、后端设有环形凸缘4a,空心壳体1前、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环形凸缘4a间隙配合的环形槽1a,环形凸缘4a插入环形槽1a中,空心壳体1由其中心分割为对称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可拆卸连接,粉笔座5包括粉笔座本体5a和用于防止粉笔座本体5a转动的导向杆5b,端盖2上开设有与导向杆5b相配合的导向孔2a,导向杆5b往上穿入导向孔2a中,粉笔座本体5a的外周面及空心旋转体4的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空心壳体1与空心旋转体4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内棘轮6,内棘轮6的轴心与空心旋转体4的轴心平行且其外周面与空心旋转体4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相互啮合的轮齿,内棘轮6的内腔面设有棘齿,内棘轮6的中心穿设有内棘轮轴6a,内棘轮轴6a上活动连接有传动杆6b,传动杆6b上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内棘轮6转动的棘爪6c,空心壳体1上开设有条形窗口1b,传动杆6b从条形窗口1b中穿出至空心壳体1外部并与一拨块7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粉笔会产生粉尘,长期使用后粉尘会聚集到空心旋转体4的内壁上而堵塞住螺纹。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方案,如图9、1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粉笔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笔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壳体(1)、用于盖住所述空心壳体(1)后端的端盖(2)、用于夹住粉笔的锥形中空夹头(3)、设于所述空心壳体(1)内的空心旋转体(4)以及用于将粉笔从锥形中空夹头(3)中推出的粉笔座(5),所述锥形中空夹头(3)的后端固定连接至空心壳体(1)的前端,所述端盖(2)可拆卸连接于空心壳体(1)的后端,所述锥形中空夹头(3)的前段沿其长度方向竖直间隔开设有多个条形缺口,从而在所述锥形中空夹头(3)的前段形成依靠材料自身弹力来夹持粉笔的夹持部;所述空心旋转体(4)的前、后端设有环形凸缘(4a),所述空心壳体(1)前、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缘(4a)间隙配合的环形槽(1a),所述环形凸缘(4a)插入环形槽(1a)中,所述空心壳体(1)由其中心分割为对称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粉笔座(5)包括粉笔座本体(5a)和用于防止粉笔座本体(5a)转动的导向杆(5b),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与导向杆(5b)相配合的导向孔(2a),所述导向杆(5b)往上穿入导向孔(2a)中,所述粉笔座本体(5a)的外周面及空心旋转体(4)的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空心壳体(1)与空心旋转体(4)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内棘轮(6),所述内棘轮(6)的轴心与空心旋转体(4)的轴心平行且其外周面与空心旋转体(4)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相互啮合的轮齿,所述内棘轮(6)的内腔面设有棘齿,所述内棘轮(6)的中心穿设有内棘轮轴(6a),所述内棘轮轴(6a)上活动连接有传动杆(6b),所述传动杆(6b)上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内棘轮(6)转动的棘爪(6c),所述空心壳体(1)上开设有条形窗口(1b),所述传动杆(6b)从条形窗口(1b)中穿出至空心壳体(1)外部并与一拨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笔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壳体(1)、用于盖住所述空心壳体(1)后端的端盖(2)、用于夹住粉笔的锥形中空夹头(3)、设于所述空心壳体(1)内的空心旋转体(4)以及用于将粉笔从锥形中空夹头(3)中推出的粉笔座(5),所述锥形中空夹头(3)的后端固定连接至空心壳体(1)的前端,所述端盖(2)可拆卸连接于空心壳体(1)的后端,所述锥形中空夹头(3)的前段沿其长度方向竖直间隔开设有多个条形缺口,从而在所述锥形中空夹头(3)的前段形成依靠材料自身弹力来夹持粉笔的夹持部;所述空心旋转体(4)的前、后端设有环形凸缘(4a),所述空心壳体(1)前、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缘(4a)间隙配合的环形槽(1a),所述环形凸缘(4a)插入环形槽(1a)中,所述空心壳体(1)由其中心分割为对称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粉笔座(5)包括粉笔座本体(5a)和用于防止粉笔座本体(5a)转动的导向杆(5b),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与导向杆(5b)相配合的导向孔(2a),所述导向杆(5b)往上穿入导向孔(2a)中,所述粉笔座本体(5a)的外周面及空心旋转体(4)的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空心壳体(1)与空心旋转体(4)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内棘轮(6),所述内棘轮(6)的轴心与空心旋转体(4)的轴心平行且其外周面与空心旋转体(4)的外周面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戴小新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