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451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工装,包括:第一零件夹持组件,包括基座、两个第一夹块、设于两个第一夹块下方的第二夹块和第一支撑块、设于两个第一夹块上方的两个第三夹块和两个第二支撑块;第二零件夹持组件,包括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上的第三支撑块、设于第三支撑块上的第四支撑块、设于第四支撑块上的第四夹块、与第四夹块相对设置的第五夹块、与第五夹块连接的第五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基座、第二夹块与第一支撑块、第一夹块与基座、第三夹块与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与支撑座、第四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第四夹块与第四支撑块、第五夹块与第五支撑块之间均具有大小可调节的间隙。实现了零件在X、Y、Z三向上的位置调节。

Welding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elding, especially relates to welding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first part clamp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base, two of the first clamp block, in two the first clamp block below second clamping blocks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located in two of the first two clamping blocks at the top of the third clamping blocks and two a second supporting block; second parts clamp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eat, a supporting seat third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upporting block fourth is arranged on the fourth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upporting block fourth clamp block and the fourth clamp block arranged opposite fifth clamp block and the fifth clamp block connected with the fifth supporting block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clamp block and a first support block, the first clamp block and the base, third clamping blocks and second supporting blocks, third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fourth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third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fourth clamp block The four supporting blocks, the fifth clamping blocks and the fifth supporting blocks all have the size adjustable gap. The position adjustment of the parts on X, Y and Z three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在汽车结构设计中,仪表板支架端部的分支架上焊接装卸臂支架,装卸臂支架是连接车身的辅助基准,影响到仪表板支架车身连接的整体安装位置,属于重要结构件。装卸臂支架的孔位以及面尺寸直接影响方向盘的位置和稳定性,同时,装卸臂支架与仪表板支架端部的分支架两个零件之间的焊缝质量与装卸臂支架的强度和寿命密切相关。因此,控制装卸臂支架的焊接位置尺寸及焊缝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装卸臂支架与仪表板支架端部的分支架焊接的过程中,焊接热输入量较集中,如果装卸臂支架与分支架之间存在配合间隙不良的情况,将导致焊接变形量增大、焊缝质量变差,后期需要通过手工补焊来弥补,而手工补焊存在稳定性差、成本高的弊端,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案。因此,装卸臂支架与分支架焊接时的相互匹配至关重要。通常,装卸臂支架与仪表板支架端部的分支架通过焊接工装定位焊接。现有技术中的焊接工装在定位时只能对装卸臂支架与分支架在X向和Y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Z向上则自然贴合。实际上,这两个零件都是冲压成型的,不同的生产批次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尺寸公差变量,因此在焊接时仅通过调节X向和Y向的位置,并不能有效地调整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以保证两者配合良好,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待焊接零件在X向、Y向、Z向三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焊接工装,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工装,用于定位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包括:第一零件夹持组件,包括基座、沿X向相对设于基座上的两个第一夹块、设于两个第一夹块之间并位于两个第一夹块下方的第二夹块、设于基座上并与第二夹块连接的第一支撑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夹块上方的两个第三夹块、以及分别与两个第三夹块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基座之间具有沿Y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第二夹块与第一支撑块之间具有沿X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两个第一夹块与基座之间、两个第三夹块与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均具有沿Z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第一零件夹持于两个第一夹块和两个第三夹块之间,且第一零件的底部与第二夹块连接;第二零件夹持组件,包括设于基座上的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上的第三支撑块、设于第三支撑块上的第四支撑块、设于第四支撑块上的第四夹块、沿Y向与第四夹块相对设置的第五夹块、以及与第五夹块连接的第五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与支撑座之间具有沿X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第四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之间具有沿Z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第四夹块与第四支撑块之间、第五夹块与第五支撑块之间均具有沿Y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第二零件夹持于第四夹块和第五夹块之间且位于第一零件的上方。优选地,第一支撑块与基座之间的间隙、第二夹块与第一支撑块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一夹块与基座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三夹块与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第三支撑块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第四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第四夹块与第四支撑块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五夹块与第五支撑块之间的间隙中均填充有若干个调节垫片。优选地,第一支撑块与基座、第二夹块与第一支撑块,两个第一夹块与基座、两个第三夹块与两个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与支撑座、第四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第四夹块与第四支撑块以及第五夹块与第五支撑块均通过螺钉连接。优选地,第一零件夹持组件还包括可沿Z向上下滑动地设于基座上的第一滑板和驱动第一滑板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支撑块设于第一滑板上。优选地,第二零件夹持组件还包括可沿Y向来回滑动地设于基座上的第二滑板和驱动第二滑板滑动的第二驱动件,支撑座设于第二滑板上。优选地,第一驱动件或第二驱动件为伸缩杆或丝杆螺母传动件。优选地,第一零件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支座和分别设于两个支座上的两个第一伸缩杆,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块连接。优选地,第二零件夹持组件还包括设于支撑座上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第五支撑块连接。优选地,第二夹块上设有沿Z向贯通的销孔,第一零件的下表面设有插销,插销插设于销孔内。优选地,第四夹块朝向第五夹块的一面上设有定位销,第二零件上设有沿Y向贯通的通孔,定位销插设于通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通过各个夹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在X向、Y向、Z向三向上的位置调节,能够有效地调整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相对位置,较好地适应不同生产批次的零件存在的尺寸公差变量,使得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匹配良好,从而提高焊缝质量,减少人工补焊。在调整过程中,单件可调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对调整人员的技能要求,减少了调整所需的时间。对零件尺寸的依赖程度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工装定位后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相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的第一零件夹持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的第一零件夹持组件的左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的第二零件夹持组件的右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的第二零件夹持组件的后视示意图。图中:A、第一零件A1、插销B、第二零件B1、通孔1、基座2、第一夹块3、第一夹块4、第二夹块40、销孔5、第一支撑块6、第三夹块7、第三夹块8、第二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支撑座11、第三支撑块12、第四支撑块13、第四夹块130、定位销14、第五夹块15、第五支撑块16、支座17、支座18、第一伸缩杆19、第一伸缩杆20、第一滑板21、第一驱动件22、第二伸缩杆23、第二滑板24、第二驱动件H1、第一夹块与基座之间的间隙H2、第一夹块与基座之间的间隙H3、第三夹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H4、第三夹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H5、第二夹块与第一支撑块之间的间隙H6、第一支撑块与基座之间的间隙H7、第五夹块与第五支撑块之间的间隙H8、第四夹块与第四支撑块之间的间隙H9、第四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之间的间隙H10、第三支撑块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X向”、“Y向”、“Z向”、“前”、“后”、“左”、“右”、“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焊接工装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焊接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工装,用于定位第一零件(A)和第二零件(B),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零件夹持组件,包括基座(1)、沿X向相对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两个第一夹块(2,3)、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之间并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下方的第二夹块(4)、设于所述基座(1)上并与所述第二夹块(4)连接的第一支撑块(5)、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上方的两个第三夹块(6,7)、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块(8,9),所述第一支撑块(5)与所述基座(1)之间具有沿Y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6),所述第二夹块(4)与所述第一支撑块(5)之间具有沿X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5),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与所述基座(1)之间、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与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块(8,9)之间均具有沿Z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1,H2,H3,H4),所述第一零件(A)夹持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和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之间,且所述第一零件(A)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夹块(4)连接;第二零件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支撑座(10)、设于所述支撑座(10)上的第三支撑块(11)、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11)上的第四支撑块(12)、设于所述第四支撑块(12)上的第四夹块(13)、沿Y向与所述第四夹块(13)相对设置的第五夹块(14)、以及与所述第五夹块(14)连接的第五支撑块(15),所述第三支撑块(11)与所述支撑座(10)之间具有沿X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10),所述第四支撑块(12)与所述第三支撑块(11)之间具有沿Z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9),所述第四夹块(13)与所述第四支撑块(12)之间、所述第五夹块(14)与所述第五支撑块(15)之间均具有沿Y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8,H7),所述第二零件(B)夹持于所述第四夹块(13)和所述第五夹块(14)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零件(A)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工装,用于定位第一零件(A)和第二零件(B),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零件夹持组件,包括基座(1)、沿X向相对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两个第一夹块(2,3)、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之间并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下方的第二夹块(4)、设于所述基座(1)上并与所述第二夹块(4)连接的第一支撑块(5)、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上方的两个第三夹块(6,7)、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块(8,9),所述第一支撑块(5)与所述基座(1)之间具有沿Y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6),所述第二夹块(4)与所述第一支撑块(5)之间具有沿X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5),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与所述基座(1)之间、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与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块(8,9)之间均具有沿Z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1,H2,H3,H4),所述第一零件(A)夹持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和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之间,且所述第一零件(A)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夹块(4)连接;第二零件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支撑座(10)、设于所述支撑座(10)上的第三支撑块(11)、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11)上的第四支撑块(12)、设于所述第四支撑块(12)上的第四夹块(13)、沿Y向与所述第四夹块(13)相对设置的第五夹块(14)、以及与所述第五夹块(14)连接的第五支撑块(15),所述第三支撑块(11)与所述支撑座(10)之间具有沿X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10),所述第四支撑块(12)与所述第三支撑块(11)之间具有沿Z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9),所述第四夹块(13)与所述第四支撑块(12)之间、所述第五夹块(14)与所述第五支撑块(15)之间均具有沿Y向大小可调节的间隙(H8,H7),所述第二零件(B)夹持于所述第四夹块(13)和所述第五夹块(14)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零件(A)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5)与所述基座(1)之间的间隙(H6)、所述第二夹块(4)与所述第一支撑块(5)之间的间隙(H5)、所述两个第一夹块(2,3)与所述基座(1)之间的间隙(H1,H2)、所述两个第三夹块(6,7)与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块(8,9)之间的间隙(H3,H4)、所述第三支撑块(11)与所述支撑座(10)之间的间隙(H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穗李敏杰杨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