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41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包括支撑轴和至少三个沿支撑轴周向均布的撑紧装置,撑紧装置包括一拉杆、一平行于拉杆的撑紧块、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的第一、二连杆,拉杆沿支撑轴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撑紧块位于支撑轴的外侧,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杆的一端和撑紧块的一端铰接,撑紧块的另一端开有一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的前端和滑块铰接,多根拉杆的另一端与一套设在支撑轴上的连接套连接,还包括一用于驱动连接套沿支撑轴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该结构的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结构简单,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只须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对钟形壳外径和端面的粗精车加工。

Clamp for inner support of constant speed universal bell hou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pporting fixture CVJ bell shell, comprising a support shaft support device, and at least three along the support shaft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d, a rod parallel to the clamping block, cross arranged and hinged with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pull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haft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shaft sliding, clamping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outside of the supporting shaf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with one end of the draw rod and one end of the bearing block is tight, hold the other end locking block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hute, chu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block, two ends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support and the front end and the slider the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pull rod and a plurality in the connecting sleeve supporting shaft connection, also includes a drive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connecting sleev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shaft sliding. This structur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bell shell can finish the rough finish machining of the outer diameter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bell shell after only on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等速万向节以其独特的等角速度力矩传递和优越的机械性能占据了汽车驱动轴行业的重要地位,而等速万向节加工制造质量的优劣更是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现有等速万向节制造工艺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进行钟形壳外径车加工时,主要还是采用常规三爪卡盘锁住钟形壳腔体的技术方案,来完成钟形壳外径粗精车加工,致使在进行钟形壳腔体端面切削加工时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装夹。上述现有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外径粗精车加工和腔体端面车加工定位方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满足钟形壳一般加工定位需求,但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1、三爪卡盘锁住钟形壳腔体部位进行定位,钟形壳端面被三爪卡盘罩住,一次装夹不能同时完成钟形壳外径和腔体端面的加工,还需要对钟形壳进行二次装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二次装夹存在精度误差;2、三爪卡盘自身跳动误差设计允许值已不能满足现行等速万向节高标准的生产制造要求,其装夹钟形壳加工的精度可靠性低;3、钟形壳加工定位基准不统一,其内腔深、杆长和总长制造精度有限。申请号为20131011228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该专利可同时完成对钟形壳外径和端面的粗精车加工,排除二次装夹误差风险和减少拆卸装夹工件的时间消耗,具有加工产品精度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优势。然而该内撑夹具将钟形壳撑紧时,其上的夹具主体与钟形壳不同轴,从而导致将其安装在车床上时,无法顺利地对钟形壳的外径和端面进行加工,而且整个内撑夹具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使得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只须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对钟形壳外径和端面的粗精车加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包括支撑轴和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轴周向均布的撑紧装置,所述撑紧装置包括一拉杆、一平行于所述拉杆的撑紧块、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拉杆沿支撑轴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撑紧块位于支撑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杆的一端和撑紧块的一端铰接,所述撑紧块的另一端开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的前端和所述滑块铰接,多根拉杆的另一端与一套设在支撑轴上的连接套连接,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套沿支撑轴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套设在支撑轴外且与支撑轴螺纹连接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与调节套连接的一端开有一环形凹槽,所述调节套的所述一端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包括支撑轴和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轴周向均布的撑紧装置,所述撑紧装置包括一拉杆、一平行于所述拉杆的撑紧块、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拉杆沿支撑轴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撑紧块位于支撑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杆的一端和撑紧块的一端铰接,所述撑紧块的另一端开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的前端和所述滑块铰接,多根拉杆的另一端与一套设在支撑轴上的连接套连接,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套沿支撑轴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该结构的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结构简单,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只须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对钟形壳外径和端面的粗精车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拉杆与连接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包括支撑轴1和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轴1周向均布的撑紧装置2,本实施例优选撑紧装置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撑紧装置2包括一拉杆21、一平行于所述拉杆21的撑紧块22、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的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所述拉杆21沿支撑轴1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1上,具体地,所述支撑轴1上设有沿径向凸起的滑座11,所述拉杆21与所述滑座11滑动连接,所述撑紧块22位于支撑轴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拉杆21的一端和撑紧块22的一端铰接,所述撑紧块22的另一端开有一滑槽221,所述滑槽221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25,所述第二连杆2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1的前端和所述滑块25铰接,多根拉杆21的另一端与一套设在支撑轴1上的连接套25连接,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套25沿支撑轴1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3。使用时,将支撑轴1的尾端安装在车床上的三爪卡盘上,然后在支撑轴1前端套上等速万向节钟形壳4,接着通过使驱动机构3工作来使拉杆21向支撑轴1的前端滑动,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将撑紧块顶起,由于滑块的存在,撑紧块在被顶起的过程中始终平行于与支撑轴1的轴线方向,直到三个撑紧块将钟形壳4撑紧。由于三个撑紧块22是沿支撑轴1径向同步等距移动的,所以钟形壳4被撑紧后,支撑轴1的轴线与钟形壳4的轴线共线。该结构的等速万向节钟形壳4内撑夹具,结构简单,等速万向节钟形壳4只须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对钟形壳4外径和端面的粗精车加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一套设在支撑轴1外且与支撑轴1螺纹连接的调节套31,所述调节套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25转动连接。由于支撑轴1被三爪卡盘夹紧,转动调节套31,调节套31沿支撑轴1轴向向支撑轴1前端移动,从而推动连接套25向支撑轴1前端移动,进而可实现对钟形壳4的撑紧,而且调节套31与支撑轴1的螺纹配合还具有止退功能,从而使得钟形壳4保持在被撑紧的状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25与调节套31连接的一端开有一环形凹槽251,所述调节套31的所述一端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251配合的环形凸起312。具体地,所述调节条的所述一端设有一台阶孔311,所述环形凸起312设置在所述台阶孔311的大孔径段,上述设置使得连接套25与调节套31的结构简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包括支撑轴和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轴周向均布的撑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装置包括一拉杆、一平行于所述拉杆的撑紧块、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拉杆沿支撑轴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撑紧块位于支撑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杆的一端和撑紧块的一端铰接,所述撑紧块的另一端开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的前端和所述滑块铰接,多根拉杆的另一端与一套设在支撑轴上的连接套连接,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套沿支撑轴轴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包括支撑轴和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轴周向均布的撑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装置包括一拉杆、一平行于所述拉杆的撑紧块、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拉杆沿支撑轴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撑紧块位于支撑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杆的一端和撑紧块的一端铰接,所述撑紧块的另一端开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的前端和所述滑块铰接,多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芝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川区邦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