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及其脱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7058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包括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第二炼厂气脱硫塔、富液闪蒸罐以及溶剂再生塔,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底部入口分别用于通入催化干气和催化液化气,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塔釜均通过管路与富液闪蒸罐的入口连接以对富液进行闪蒸,富液闪蒸罐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溶剂再生塔的第一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溶剂再生塔的第二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第二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高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及其脱硫方法,降低了再生塔的负荷,提高了其再生效率。

Refinery amine liqui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nd desulfuriz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qui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f refinery amines, including the first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second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rich liquid flash tank and solvent regeneration tower, the bottom entrance first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and second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were used to pass into the catalytic dry gas and liquefied gas catalytic reactor, the first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and second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are entrance and the rich liquid flash tank pipeline to connect to flash on the rich liquid through the rich liquid flash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through the entrance and solvent regeneration tower pipe, the first solvent regeneration regeneration tower connected by lean liquid outlet entrance desulfurizer and the first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pipeline, solvent regeneration tower second of the regenerated lean liquid outle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entrance of desulfurizer and second refinery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regeneration pipeline, depth of second regeneration outlet is higher than the first regeneration of lean solution Regeneration depth of lean liquid outlet. The amine liqui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nd the desulfuriz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e invention reduce the load of the regeneration tower and improve the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及其脱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炼化
,尤其涉及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及其脱硫方法。
技术介绍
在炼化生产过程中,原料油经过一次和二次加工,原料油中部分硫化物转化为H2S,H2S最终进入到干气、汽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中。如果这些含硫产品脱硫不达标,作为石油化工原料或燃料使用时将会导致设备、管路的腐蚀,最终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国内炼厂对高硫原油和劣质原油的加工量不断增大,在生产中副产大量的含硫产品,增加了脱硫的负荷。另一方面,为减少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对燃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常用的脱硫剂通常为一种可再生的含水吸收剂,目前,炼厂胺液脱硫的流程结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脱硫吸收部分分散在各配套装置,溶剂再生在各装置进行分散再生。另一类是将脱硫吸收部分分散在各配套装置,将富溶剂集中到同一再生塔中集中再生。将富溶剂集中到同一再生塔中集中再生的方法虽然可以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但是,再生塔的负荷太大,使其寿命降低,另外还容易使胺液受到污染,一旦胺液系统出现诸如带油带烃、胺液发泡等问题查找起来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及其脱硫方法,旨在降低再生塔的负荷,同时提高其再生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包括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第二炼厂气脱硫塔、富液闪蒸罐以及溶剂再生塔,其中,所述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底部入口分别用于通入催化干气和催化液化气,所述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塔釜均通过管路与富液闪蒸罐的入口连接以对富液进行闪蒸,所述富液闪蒸罐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的第一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的第二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高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优选地,所述富液闪蒸罐出口处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对富液进行升压的再生塔进料泵,富液在富液闪蒸罐闪蒸脱除部分轻烃后由再生塔进料泵升压,所述富液闪蒸罐入口处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对富液进行混合的富液混合器。优选地,所述炼厂胺液脱硫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该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互相换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入口与富液闪蒸罐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流道入口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流道出口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炼厂胺液脱硫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互相换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二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入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流道入口与第二再生贫液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流道出口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二流道出口处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第一冷却器。优选地,所述溶剂再生塔塔底还设有用于维持搭底温度的再沸器。优选地,所述炼厂胺液脱硫系统还包括与溶剂再生塔依次连接的第二冷却器和酸性气分液罐,酸性气分液罐分离出的酸性水返回溶剂再生塔上部作回流,酸性气分液罐分离出的酸性气送至硫磺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的脱硫方法,包括以下歩骤:催化干气进入第一炼厂气脱硫塔下部,与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上部来的可再生的脱硫剂逆流接触,得到净化第一炼厂气物流和高H2S负荷的富液,同时催化液化气进入第二炼厂气脱硫塔下部,与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上部来的可再生的脱硫剂逆流接触,得到净化第二炼厂气物流和低H2S负荷的富液;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塔釜富液混合后经富液闪蒸罐脱气后进入溶剂再生塔,溶剂再生塔第一再生贫液出口流出的贫液送至第一炼厂气脱硫塔作为脱硫剂循环使用,溶剂再生塔第二再生贫液出口流出的贫液送至第二炼厂气脱硫塔作为脱硫剂循环使用。优选地,控制催化干气进入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进料温度为15℃~50℃,控制催化液化气进入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进料温度为15℃~50℃,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操作温度均为20℃~65℃,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操作压力为0.1MPa~10MPa。优选地,富液经闪蒸罐脱气后由经再生塔进料泵升压,压力为0.1MPa~6MPa,升压后的富液经第一换热器换热后温度控制为75℃~115℃;溶剂再生塔塔底温度维持在90℃~15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将溶剂再生塔分为两条线产出,这样将溶剂再生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贫液采用低深度再生,下部分贫液采用完全再生,通过减小贫液的再生深度这种方法来达到降低再沸器负荷的目的。同时,利用富液闪蒸罐进行高温低压闪蒸,降低再生酸性气烃含量,减少有效资源的浪费。另外,通过对同一H2S负荷的富吸收剂进行集中再生,其再生效率高,同时减少设备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炼厂胺液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C101-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2-第二炼厂气脱硫塔,C103-溶剂再生塔,D101-除液罐,D102-富液混合器,D103-富液闪蒸罐,D104-酸性气分液罐,D105-溶剂储罐,D106-凝结器,E101-第二换热器,E102-第一冷却器,E103-第二冷却器,E104-再沸器,E105-第一换热器,P101-再生塔进料泵,P102-酸液回流泵,P103-第二进料泵,P104-第一进料泵。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参照图1,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包括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1、第二炼厂气脱硫塔C102、富液闪蒸罐D103以及溶剂再生塔C103,其中,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1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C102的底部入口分别用于通入催化干气和催化液化气,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1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C102的塔釜均通过管路与富液闪蒸罐D103的入口连接以对富液进行闪蒸,富液闪蒸罐D10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溶剂再生塔C103的入口连接,溶剂再生塔C103的第一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1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溶剂再生塔C103的第二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C102的脱硫剂入口连接,第二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高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1的底部入口处还设有除液罐D101。催化干气进入第一炼厂气脱硫塔C101下部的任意位置。催化液化气进入第二炼厂气脱硫塔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及其脱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第二炼厂气脱硫塔、富液闪蒸罐以及溶剂再生塔,其中,所述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底部入口分别用于通入催化干气和催化液化气,所述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塔釜均通过管路与富液闪蒸罐的入口连接以对富液进行闪蒸,所述富液闪蒸罐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的第一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的第二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高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第二炼厂气脱硫塔、富液闪蒸罐以及溶剂再生塔,其中,所述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底部入口分别用于通入催化干气和催化液化气,所述第一炼厂气脱硫塔和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塔釜均通过管路与富液闪蒸罐的入口连接以对富液进行闪蒸,所述富液闪蒸罐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的第一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的第二再生贫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高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的再生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闪蒸罐出口处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对富液进行升压的再生塔进料泵,富液在富液闪蒸罐闪蒸脱除部分轻烃后由再生塔进料泵升压,所述富液闪蒸罐入口处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对富液进行混合的富液混合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器,该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互相换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入口与富液闪蒸罐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流道入口与第一再生贫液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流道出口与第一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互相换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二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入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溶剂再生塔的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流道入口与第二再生贫液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流道出口与第二炼厂气脱硫塔的脱硫剂入口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炼厂胺液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烈祥王佩史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